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生的朋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绿岛小夜曲
来自7788收藏_的图片
lǜ dǎo xiǎo yè qǔ

中文名称: 《绿岛小夜曲》

歌曲原唱: 紫薇

歌曲语言:普通话

填词:潘英杰

谱曲: 周蓝萍

《绿岛小夜曲》,作曲:周蓝萍,作词:潘英杰,原唱:紫薇。歌词中的“绿岛”指的是台湾岛,并不是指台湾省的火烧岛(又称火烧屿、绿岛)。《绿岛小夜曲》有多种翻唱版本,包括粤语填词的《友谊之光》(香港电影《监狱风云》插曲,填词:南燕,原唱:黄宝欣)本曲于1954年,由在中国广播公司工作的周蓝萍(谱曲)、潘英杰(作词)二人创作,描写恋爱中的男女那种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最早由紫薇灌录,金钱唱片公司发行, 第一个灌录此曲的女歌手可能是司马音(1927 - 2001)。在EMI 出版的老歌合辑“流声岁月”Vol.1中,于第15首收录了司马音版本的“绿岛小夜曲”,此版的音色古旧,编曲完全依据紫薇版。“宝岛歌后”纪露霞也在台湾中广电台演唱过“绿岛小夜曲”, 当时还获得中广年度听众票选的第一名[3]。

歌词内容

  • 绿岛小夜曲
  • 作词:潘英杰
  • 作曲:周蓝萍
  • 绿岛小夜曲
  • 绿岛小夜曲
  • 原唱:紫薇
  • 这绿岛像一只船,
  • 在月夜里摇呀摇,
  • 姑娘哟,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
  •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
  • 吹开了你的窗帘,
  •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
  • 不断地向你倾诉。
  • 椰子树的长影,
  • 掩不住我的情意,
  •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 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 绿岛小夜曲 吉他谱


歌曲背景

歌曲诞生 歌曲诞生于1954年仲夏夜。

《绿岛小夜曲》作词潘英杰和作曲周蓝萍两人一起到台湾,进入“中广”电台工作,当年创作《绿岛小夜曲》的缘由很简单。1954年盛夏某夜,他们在单身宿舍聊天,谈到外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小夜曲,但华人尚缺。喜爱文学的潘英杰建议以“抒情优美取胜”的小夜曲来创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蓝萍的和声。 潘英杰趁着灵感,以一个晚上的时间,综合了他对台湾的印象以及对爱情的感受,写出歌词。潘英杰说,他当年一到台北,看到高大的椰子树,觉得很新鲜。此外,他觉得台湾是个绿油油的岛屿,因此歌词中的“绿岛”指的就是台湾,并不是指“火烧岛”。

第二天潘英杰就把交给周蓝萍,正处热恋的周蓝萍看了相当满意,有深获我意之感,在爱情甜如蜜的企盼下,立刻谱成《绿岛小夜曲》。这是一首以“绿意盎然”的台湾景观为背景,描写恋爱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并交由紫薇(本名胡以衡)在中广录音室灌录。歌曲首先在“中广”白茜如主持的综合节目中由紫薇主唱,一唱而红,至今流行不衰。词曲作者与原唱

潘英杰出身“中央音乐干训班”第一期,与周蓝萍是前后期校友,抗战时期知名的“千人大合唱”画面中,就有潘英杰、周蓝萍的身影。紫薇靠着《绿岛小夜曲》走红,周蓝萍也因此替电影《梁祝》配乐。《绿岛小夜曲》曾被评为二十世纪“百年金曲十大排行榜”的第三名。

周蓝萍过世时,潘英杰给他的挽联是:“低吟绿岛小夜曲,永怀家在山那边。”潘英杰对紫薇主唱也有绝佳的推崇,他说:“紫薇的音色婉丽,音质特佳,技巧熟练,以及情感适切的运用,擅长演唱抒情歌曲,她唱这首歌时,其中的词句及旋律,也如清澈溪水般地从歌声中流出,沁人心田。可惜伊人已逝!但是她的歌声,永留人间。” 歌曲流传

《绿岛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电影中,但是没有成功,想不到菲律宾的万国唱片看上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后引介到菲律宾,立刻在当地十分风行起来,甚至还流传到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成立)、印尼一带。马来亚的报纸还绘影绘形地描述,说这首歌原来是一名争风吃醋的杀人犯在狱中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情意感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首充满“凄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而且广为流传,大家都以为这个故事是真的。

1958年,台湾的凤鸣唱片发现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居然是台湾创作的,于是取得紫薇当年在“中广”的录音在台湾发行,歌迷才初次接触到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录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广播的播送,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大人小孩都会唱,各学校社团也纷纷采用此曲当做演唱的曲目。 70年代经我国著名歌唱家朱逢博演唱让《绿岛小夜曲》红遍大江南北。 “绿岛”是台湾岛

现年83岁高龄的潘英杰,在荣总医院病房中说,歌词就是写台湾,“绿岛”指的是台湾。他说:“我不想用宝岛,绿岛比较有诗意,不俗气。”潘英杰觉得台湾是个绿油油的岛屿,因此歌词中的“绿岛”指的就是台湾。“绿岛”的标题,只是一种想像的情境,毫无他意,更无关政治。

有人把歌词中的“绿岛”视为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专门关政治犯人的“绿岛”,潘英杰笑着说是曲解。他说:“那个绿岛有椰子树吗?”1958年“八二三炮战”爆发,由于《绿岛小夜曲》词中有“飘啊飘”、“摇啊摇”,台湾警总还曾约谈潘英杰等人,怀疑他们是影射风雨飘摇的台湾。

潘英杰说,类似的扭曲也曾发生,并不罕见,但我始终抱持置之不理的态度,我是阿Q型的,谣言不攻自破。潘英杰现年83岁,连同最近卷入话题的周蓝萍、高钰铛、王博文等人都已先后去世,他是唯一仍在世者。 作者风波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紫薇灌录的《绿岛小夜曲》,词曲创作都注明潘英杰、周蓝萍。在全球华人社会中,流行将近50年的名歌《绿岛小夜曲》,最近在台湾掀起风波。

台湾闹出的《绿岛小夜曲》风波,是由于台湾名作家柏杨,在绿岛的一席谈话,由于柏杨曾是台湾重要的政治犯,在绿岛待过很长一段时间。柏杨说《绿岛小夜曲》是监狱人犯为情所写的词。

“台湾音乐博物馆”筹备处执行长李坤城说,柏杨的说法有不少错误,说歌词是犯人为情所写的词,其实是陈年谣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紫薇灌录的《绿岛小夜曲》,词曲创作都注明潘英杰、周蓝萍。

最近两名当年被关绿岛的政治犯高钰铛与王博文,又被指称是“作词者”和“作曲者”,李坤城强调,当年绿岛管理森严,假设是高钰铛等人创作,但这些词曲如何流传出去?而且马上能在1954年发行唱片?令人难以想像,何况解禁多年,高钰铛等人为何不出面平反?这些都很不合情理。 真相大白

真相大白

媒体报道,《绿岛小夜曲》作曲人高钰铛辞世,高雄县长杨秋兴在高辞世前前往探视时,曾允诺协助高钰铛要帮忙寻找《绿岛小夜曲》的作词人王博文,要让这首歌得到正名。言下之意,流传已久的《绿岛小夜曲》是由高钰铛作曲、王博文填词。未料,媒体隔日连着两天以大篇幅报道《绿岛小夜曲》的作曲人是周蓝萍、作词人是潘英杰,推翻了高钰铛与王博文是《绿岛小夜曲》的原创人。报道中还访问了今年83岁,目前在荣总养病的潘英杰,及资深音乐工作者,由他们细说这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让事实还原,否则《绿岛小夜曲》还要永远争议下去,歌迷也永远难分真假。 ●

诞生于1954年仲夏夜事实上,《绿岛小夜曲》的确是周蓝萍与潘英杰共同创作出来的;那是1954年一个仲夏夜的晚上,同在中广音乐组共事,并住在中广仁爱路单身宿舍的周、潘二人,闲聊时谈到创作流行歌曲的话题,喜爱文学的潘英杰建议以“抒情优美取胜”的小夜曲来创作一首流行歌,得到周蓝萍的和声。 第二天潘英杰就把抵台数年的观感融于歌词中,交给周蓝萍,正处热恋的周蓝萍看了相当满意,有深获我意之感,在爱情甜如蜜的企盼下,立刻谱成《绿岛小夜曲》。这是一首以“绿意盎然”的台湾景观为背景,描写恋爱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并交由紫薇在中广录音室灌录。 ●盛传是杀人犯的狱中情书

《绿岛小夜曲》原本要用在一部电影中,但是没有成功,想不到菲律宾的万国唱片看上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后引介到菲律宾,立刻在当地十分风行起来,甚至还流传到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成立)、印尼一带。马来亚的报纸还绘影绘形地描述,说这首歌原来是一名争风吃醋的杀人犯在狱中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情意感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首充满“凄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而且广为流传,大家都以为这个故事是真的。

1958年,台湾的凤鸣唱片发现这首悦耳动听的歌曲,居然是台湾创作的,于是取得紫薇当年在中广的录音在台湾发行,歌迷才初次接触到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录此曲,仍由紫薇演唱,配合广播的播送,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大人小孩都会唱,各学校社团也纷纷采用此曲当做演唱的曲目。 ●60年代紫薇的招牌歌

《绿岛小夜曲》流行的范围并不限台湾,东南亚华人居住的地方同样争着传唱;紫薇在1966年当红时,曾到东南亚各地演唱,所到之处,华人热烈点唱《绿岛小夜曲》,而且跟着哼唱,场面相当热络;甚至当年海外台独异议人士也热烈传唱这首曲子,俨然成了“国歌”。不仅如此,连沿海一带的中国人,也知道这首曲子。1990年,中国大陆演唱家吴霜(剧作家吴祖光之女)到台湾开演唱会,即公开演唱此曲,她并表示,很早就听到这首歌曲而且经常演唱。 ●给作曲及作词人带来麻烦

《绿岛小夜曲》在台湾走红后,给作曲及作词人带来不小的困扰。周蓝萍、潘英杰经常被有关单位叫去查问。主要是当时台海情势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有心人士拿来大作文章,弄不好当事人就身陷囹圄,这是听歌者无法想像的事。所幸二人福人福相,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密谋,可说是有惊无险。 根据当年任职中国广播公司的作家王大空,在一篇《想念紫薇》的文章中透露:《绿岛小夜曲》是中广的招牌歌,每次演唱会都有歌星演唱此曲;作词的潘英杰、作曲的周蓝萍和首唱的紫薇都是他可敬的中广同事。这首歌刚出炉的时候,曾被安检单位认为不妥,原因是歌词里一开头这么几句:“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当时的危机意识,炽热又强烈,他们认为,歌中的“船”,指的就是“台湾”,“在月夜里摇呀摇”,不是暗示就快翻覆了吗? 《绿岛小夜曲》是一首百听不厌,荡气回肠的好歌。

48个年头过去了,周蓝萍过世也已31年,没有想到,由他作曲、潘英杰填词的《绿岛小夜曲》,居然被谣传是一名关在绿岛监狱之人所作,且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如今真相大白,谣传从此可以休矣。

相关新闻

《绿岛小夜曲》原来是成就了一段“师生恋”的情歌 在台湾流行歌曲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名曲《绿岛小夜曲》原来是首成就一段“师生恋”的情歌。 在台北市文化局举办的《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歌,口述历史特展》上,《绿岛小夜曲》作者周兰萍的女儿周扬明拍摄的纪录片《音乐家周兰萍》向人们揭开了这首歌曲的秘密。

当年在金瓯女中兼职音乐课的周兰萍,对在读高二的李慧伦一见钟情。李慧伦对“师生恋”一度拒绝,后来周兰萍用这首《绿岛小夜曲》诉说爱慕之情,终于打动了李慧伦,成就了他们的爱情,也留下了这首台湾最早灌制成唱片发行的华文歌曲。[1]

相关视频

费玉清演唱《绿岛小夜曲》等经典好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