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一棵高粱忘记了归路(赵大磊)

一棵高粱忘记了归路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一棵高粱忘记了归路》中国当代作家赵大磊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一棵高粱忘记了归路

冬深了,草木摇落,昆虫蛰伏,大地辽阔宁静。一棵高粱还矗立在田野里,就像越走越远的时光,忘记了自己的归路。

一棵高粱的美好时光是秋季。那个季节的阳光稠密而浓烈,蝈蝈在草根下唱着民谣,玉米和大豆在风中交流着情话,田野里流淌着庄稼和土地的清香。高粱就站立在大地的边缘,站立在金黄和蔚蓝交界的地方,一齐将脸扭向太阳的方向,用潜藏不住的喜悦,将绯红的时光酿成丰收的颂词。

秋收,冬藏。成熟对于所有的庄稼来说,意味着生命的华丽回归。春天,它们在布谷鸟的鸣叫声中,沿着牛蹄印从村庄走向田野。秋天是一道分水岭,经历过风吹和霜染,它们带着时光赠与的丰厚品质,沿着原路返回粮仓。

庄稼和人一样,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鸟雀可以忘记归巢,而人无论走多远,都会在秋天的漫漫长路上归乡。可一棵孤零零的高粱,却在秋天的角落里忘记了归路,它一次次在秋风中转过身子,却始终找到故乡的方向。

站立在田野中的高粱一定是孤独的。大地日益凋敝和苍白,光阴一天天在缩短,高粱的内心也一天比一天荒凉。它失去了集体的包围,失去了雄壮有力的虫唱,失去了桀骜不驯的个性,孑然守望在季节的终点,陪伴它的只有衣衫褴褛的稻草人,和荒草之下矮矮的坟墓。

孤独是一名战士的优秀品质。这棵高粱一定曾经是一名勇士,他的身后,是通过浴血奋战打下的江山。他曾经无数次地冲向阵地,倒下,起身,杀死所有的白天和黑夜,流出的鲜血染红了太阳和天空。最终,他把红色的旗帜插在辽阔的土地上,像一个伟大而博爱的君王,俯视着自己的臣民。

在高粱的梦境中,它一定不想成为高高在上受万人膜拜的神祇,它现在应该站立在屋檐下,和它的兄弟们一起穿越人间烟火,把自己慢慢还原成尘世的佛身。每一棵高粱都仁慈而善良,它们斜靠在贴着窗花的花格木窗上,等待着人们在漫长的冬日里把它们扎成笤帚,编成围子,织成篦子……它们乐意俯下身子融入人间生活,用柔韧的肢体编织一篇温良恭俭让的文字,在摇曳的灯火下唱起集体主义的欢歌。

一棵高粱的孤独没有人能够理解,即使它脚下的野草,它身边走过的羊群,以及它头顶飞过的鸟雀,都不能体会他无法言说的寂寞。就像一个行走在光阴深处的人,他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但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想些什么,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从他身边流来的是光阴,流走的还是光阴。

一棵忘记归路的高粱其实并不需要人理解。它之所以错过季节,不是因为秸秆纤细,也不是因为籽粒干瘪,它站立在记忆之外,是因为它愿意把丰腴的身体交给时间来处置。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也需要风雪和黑暗,所有的经历都是历练和沉淀。能在光明和黑暗中行走者,才可以抵达圆满和成熟。

就如我们参悟了一辈子的幸福,到头来才发现,一半在俗世,一半在江湖。

一棵高粱的秘密,最终会被风读懂。风不言不语,原野空洞而苍茫,一棵高粱仿佛一个深刻的隐喻;风呐喊起来时,高粱就会写出大大小小的文字,一棵高粱便成为年成最形象而生动的注解。

忘记归路的高粱并不失意,它一直在借助秋风行走。它摇落干枯的叶子,把它们当成梦的马蹄。一只鸟衔起凋落的高粱籽,悠悠地朝天空飞去,仿佛向人间传经布道。

在高粱的背影里,尘世静悄悄的,村庄就像一条河流,永远不惊不喜。[1]

作者简介

赵大磊,西平高中语文教师,出版散文集三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