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宗震撼的助念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8月2日 (一) 10:27 由 心平气和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一宗震撼的助念事件.jpg|thumb|350px|right|[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23420c59a554352abacb6056cc4ae2f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一宗震撼的助念事件,正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情形下,有一個念佛小團體有緣接觸到病者,經過十多天的開示與助念,使得病者與家屬都對助念產生了好感與信心,並認識到一定的佛法道理,在此殊勝的因緣下,助念的工作安排得越來越緊湊,觀察到病者將要不行的那幾天,小團體決定實行二十四小時助念,家屬也很願意把病者完全交給了小團體管理,可是苦於多是上班一族的學佛人,輪班的人員不夠,不得已就請來了某大團體助念,然而由於大團體死執某些不正確的知見,便發生了這一宗震撼的助念事件。

原文

   有一位患上癌症的病者,做了八次的化療以及一次大手術,然而癌細胞還是控制不住擴散了,反覆的病痛折磨了整整二年多,這二年多基本上都是在醫院內渡過的,病者本來還懷着一絲病癒的希望與眷戀人間的感情,慢慢地被殘酷的現實完全征服了,後來病重到難有稍許安祥的休息時間,一直強烈要求安樂死(此法例我國並沒有通過),

本來小團體是以隨順病者的心情為主而助念,處處為病者的實際情況着想、關心與幫助,使得病者很樂意、很愉快地跟隨着念佛,因剛剛接觸佛法與助念,病者不可能在短期內二十四小時都跟着不停念佛,中途還得稍暫停(用人來)助念,只開着念佛機小聲助念,讓病者休息一下,讓其對助念時間的增長慢慢地習慣,其實還有念佛機在,二十四小時佛號並沒有中斷。

由於大團體前來參與助念,很自然就把主持權力接管過來,不允許念小團體原先徵求過病者同意的音調,只能夠以他們安排的音調來念,而且跟病者的開示非常強制,恨不得病者儘快死掉往生極樂,病者對他們念的音調與開示都不能接受,而且病者在要求稍停休息時,他們就硬是說那是病者的冤親債主附體來擾亂助念,於是不管病者的種種要求,後來甚至不管病者身心衰弱無力而要求一些最基本的請求幫忙,由於他們一直罵說病者是冤親附體,所以病者累得滿頭大汗也沒有人去給毛巾或紙,病者有三次累倒鼻子被東西壓着呼吸困難也沒有人去幫忙扶起,甚至於連要求上廁所也幾乎不讓上,有幾位同修實在不忍心想去幫助病者,卻讓主持人強硬阻撓了,還說那樣會障礙病者的往生,病者被迫得走投無路,用其無力的嗓子大呼救命,見沒有人理睬的情況下,奮勇地掙扎着爬起來,剛要站起來的時候由於力氣不夠,啪的一聲摔倒在地上,(估計此時病者若有力氣早就跑出門外去呼叫救命了),見此,主持人連忙把病者抱回床上躺下,始終都把病者視作冤親附體,厲聲罵說讓其念佛。

病者此時是完全反抗的狀態,並用嗔恨、兇惡的目光盯着助念的眾人,最後一次大呼救命,然後把身體側卷着眼看牆壁而死亡,有好幾位同修看到病者是反白眼而死亡的,主持人還慶幸地說亡者身體柔軟,那是往生極樂的瑞象,當場就有一位(做護士工作剛學佛第一次參加助念的)同修反駁說,剛死亡肯定是柔軟的,主持人啞口無言、答不上話來。事後這幾位同修都極度後悔,後悔不該參加這樣的助念,想幫助病者卻讓主持人強硬制止,還說會由此而造罪影響病者的往生,所以他們始終都沒有幫上病者的忙,後來這幾位同修通宵懺悔念佛回向做了最大的補救工作。

悲哉!慘哉!殘忍哉!這樣的水準與知見是夠不上做助念主持工作的!這種案例絕不能讓其繼續再發生了!諸佛子們都有職責啊!

南無阿彌陀佛![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