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古城(史光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个人的古城》是中国当代作家史光荣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个人的古城
伏尽秋初,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周末,再一次驱车200余公里,来到了位于太行山麓、樊山岭下的皇城相府,再一次去探寻那古朴幽雅、文风鼎盛的古代村落,以求沾一点文气,陶冶下情操,升华下自已。
来到皇城相府这个5A级旅游景区时,正值中午,两个上万平方米的诺大停车场整齐有序地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小车辆,午门前的皇城广场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售票窗前更是人头攒动,后来的队伍还源源不断,跌踵而至,看来,清清静静地再次游览古城的计划又要跑汤了。
不过,距皇城相府一河之隔,南北相距不超过3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郭峪古城,名气虽不及皇城相府,但也是同期古城,一脉相承,古色古味,比邻而居,同忱樊山岭,共饮樊溪水,是古村姊妹、古城弟兄,遂存放好车辆,步行走向郭峪古城的东门。
东门是古城的主门,是进出古城的主要通道,也是东、西、北三个城门中破坏最为严重的地方,以至于在护城河边的东边城墙,南北两段在这里被人为撕开裂口,形成宽阔的城豁,建有杂乱的现代建筑物,只留下简洁古诎的木栅栏,上题“景阳”两字。
走过充当护城河的樊溪河水,走进东门,走向城内那唯一的一条东西向的主街,其余街道则都是围绕着这条主街,弯弯曲曲,蜿蜒伸出,走出这条仅有一二百米长的古街,却用了我整整一个中午时间。
不是这条街道有多难走,而是一种敬抑,一种沉重,一种曲折的绕回,进进出出,来来回回,就像在一片葱绿的荫凉中,怎样走也走不出枝繁叶茂的这棵大树。
进街左拐,信步走向残存的城墙,沿着窄窄的宅前古街,穿越过多道门坎,由于岁月磨砺,石英砂岩石条铺设的城墙台阶,早已风化得没有楞角,厚厚的残砖碎瓦,发出绛蓝色的幽光,透着古朴的韵味。
这段古城墙,古朴典雅,落落大气,创建于明崇祯八年即1635年,是在屡遭劫难之后为避乱自保,由东峪大户、在外作官的顺天巡抚张鹏云提议,由本村富商王重新带头出资7000两白银,集全村之力开始筹建,不到十个月,便修成浩大的城墙, 底宽12米,顶宽5米,平均高度12米,拥有450余个垛口,城墙内侧,则依地势建有一至三层的小开间窑洞,密密麻麻,数量达629.5间,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还可住人和存物,有了屯兵的营房,由于这些窑洞像蜂窝一样存在,又称“蜂窝城”,这既是郭峪古人聪明才智的表现,也是建城史上的创举。
秋日的太阳懒散散地照在古城墙上,我一个人孤寂地行走,行走在我们先民双手缔造的恢弘文明上,一座座雉堞牌楼耸立在高高的城墙之上,我信步走上魁星楼、菩萨阁等,这些在其它地方难得一上的城楼,在这里可以信马由僵行走,可以随心所欲地抵近、欣赏,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用手触摸,用心交流。
看着一块块发着幽光的古砖,看着一个个精致独到的下水石槽口,看着一间间腾空的蜂窝小屋,还有更多的保持着明清原状尚未保护开发的颓废墙段,我的心在滴血,我的泪在眼框里打转,多么厚重的城墙,多么伟大的古建啊,连古建学泰斗罗哲文都称赞是“中华民居之瑰宝,雉堞高城郭峪村”,同样是国家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同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又有“中国乡村第一城”之雅称,但与皇城村相比,旅游萧条,人气不足。
这是一个人的古街,一个人的穿越。太阳照在身上,在古老的街上留下长长的斑影,孤寂的影子伴随着我一路前行,不问方向,也不问去处,在窄窄的古道上,只留下踢踢踏踏的脚步声。
街头有座孤井,取名“双钱井”,虽己弃用,但古老的辘轳,粗粗的麻绳,铁制的筒絮,都还齐全,默默地诉说着昔日的盛景和沧桑,站在井边,细细看下去,是清一色用石条打磨铺砌的井壁,还泛着绿绿的苔藓,几百年了,仿佛井水还是那般清辙。
沿着曲里拐弯的古街道,把我送到一座又一座四合座院,见证着古老的山村曾经的辉煌和繁华,见证着昔日的荣耀和沧桑,在这里,各种院落新旧交替,各显春秋,一院连着一院,一墙挨着一墙,一门套着一门,规模恢宏,形制完备,官宦府邸林立,宅第民居鳞次栉比,门楼高耸,影壁各异,石柱玉栏,古朴雅致,尤如集北方民居之大成,揽四合座院之经典。
在这里,一扇扇厚重的院门随意地开放,一座座四合庭院都完完全全的在面前展开,你可随意的走动,随意的形象,有的院落还有后人住着,过着平静的柴米油盐生活,有的则办成农家乐,办成住店的旅馆,你可以随便般的问话,可以天高海阔般的聊天,在他们口里,可以告诉你古城的另一方面,让你知道古城的血、古城的泪、古城人的喜怒哀乐。
一座座庭院尤如一幅幅画卷,地位不同,则规格不等,喜好不同,则风格迥异。官宦府第中有顺天巡抚张鹏云、刑部侍郎张尔泰等张家院落,有陕西按察司副使陈天佑的陈宅及转到谭家的谭家院;为文的有清初富商王重新侄子王维时的恩进士院,三重两进院落,有专门的书院;经商的则有张好古弟兄的小狮子院;更有名望的则是丁字路口的清代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祖院,这是他成长的大院,南北两院相连,门庭上刻有七代九人的官职,门前是七级石条台阶,两对石雕大狮子护院,又名“大狮子院”,昭显它显赫的身份与地位,还有陈廷敬的大管家安三的宅院以及西院等等,现存明清官宅民居达40余座1100多间,总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
从这些院落就可以看出,东峪古城与皇城相府的历史渊源,看出两个邻村的诸多丝连,陈廷敬的根在这里,皇城的根也在这里,这是樊溪河旁两颗交相辉映的珍珠,在大山坳里熠熠闪烁着光芒。
在四合院落的中央地带,是众居拱辰的豫楼。豫楼建在一个四合院的后院,高大的台基上,青草己开始枯萎,几棵菜蔬毫无生机,还有一个戏台残迹尚存,没有游人,更没有导游,只有隔壁院里的农家乐人声嘈杂,锅碗瓢盆叮当作响,这就是堪与皇城相府河山楼比肩的豫楼,长15米,宽7.5米,高七层33.3米,比河山楼还要高出近10米,由村里首富王重新捐银修建。豫同预字,防患于未然的意思,尤其是一层作为半地下室形,均用2米长的石条砌筑,有瞭望口、通风口、炮口、烟道等防御功能,也有水井、石碾、石磨、灶台等生活设施,再往下走,还有两条砖石拱顶的地道直通城外。
东峪,既是一个坚固的城堡,更是个文化底蕴厚重的古村,民风淳朴,文风鼎盛,科甲冠盖如林,从明朝中叶到清末,这个几百户的小山村共走出15位进士、23位举人、50位贡生,文人济济,英才辈出,不少人通过科举走上了仕途,改变了人生命运,也改变了家族命运。
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个古朴的村落也曾风起云涌,这里有阳城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范月亭故居,又有抗日英雄郭钟秀古居,1939年“十二月事变”时,晋豫游击队司令部就长期驻扎在这里,成为晋城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地。
虽然在十年“文革”中,这里也曾防修斗私破四旧,在四合座院的墙上也曾刷写“学习毛著、突出政治”等历史性标语,在学大寨时也曾建有农机站等应时建筑,但由于古城堡内仍有大量村民,达官贵人的庭院仍有贫下中农居住,因此,虽历经岁月沧桑,但幸得保存,没有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失,这 也正是成也人居,败也人居。
皇城村一姓独大,人心齐,泰山移,说搬迁,就全部搬离古城,另择居所,古村则形成完善的旅游体系,使120元一张的旅游门票,有时还出现一票难求现象,诺大的停车场有时还一车难停,成为全省最具人气、最具赚钱效应的景区。而同样沧桑、城墙更长、豫楼更高、四合座院更多、古城面积更大的郭峪古城,由于门户繁多,思想不一,难以搬迁,古城内私建扩建屡禁不绝,难以遏制,到处是住户,家家搞农家乐,在城墙边上,还有小块自留地、菜地,有的房子盖得比城墙还高,难以整体开发利用,门票虽定制在35元,但游人稀少,门可罗雀,同样是古城,差别怎么这样大呢?
古城在叹息,我的心也在颤栗。
继续往西前行,古城西门地势较高,紧挨着始建于元朝的汤帝庙。
同样是我一个人孤寂地走进庙宇,寺内唯一的主持,见到我像久別的亲人,滔滔不绝地介绍道,庙门内侧的戏台,是距地4.5米高的戏台,正对着台阶上大庙里供放的汤帝神像,两侧茶楼供达官贵人品茶看戏,而老百姓只能站在戏台下,因看不着演员只能说是听戏,原来听戏就是这样来的,走上台阶,汤帝庙是全国少见的九大开间主殿,斗拱叠置,瑞兽环抱,精工细琢,栩栩如生,依次供放着汤帝、关公等诸位帝神。
在汤帝神像前,我双手合十,默默祝愿这座山环水绕的古城,人文荟萃的古城,早日腾飞,早日兴盛。
别了,东峪古城,今日旅游中,我一个人的古城,你已走进我的心里,我还会再来看你、读你、认识你。 [1]
作者简介
史光荣 ,男,1965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