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桐城(吴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个人去桐城》是中国当代作家吴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个人去桐城
我之所以喜欢汪曾祺,除了他的语言风格,豁达的人生观,还有就是他的很多散文都是60岁以后写的。而我的散文也是在60岁前发力,退休那年才加入中国散文学会。至少,汪曾祺为我在“烈士暮年”提振了写作信心,满足了我“读书可也,作诗且慢”的虚荣心。汪曾祺在《我的创作生涯》中写道:“桐城派古文,对我的文章的洗炼,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反复阅读桐城派古文之余,总想去桐城瞻拜一下桐城派的先贤。巧的是,5月中旬由《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原创版)组织的“2021海上仙都·太姥山”全国作家笔会到福建的福鼎采风,发现福鼎的别名就叫桐城。回来完成采风作业,打完2次新冠疫苗之后,就独自一人坐动车去安徽的桐城。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用支付宝扫健康码的系列程序,让我的每次出行都要提前几分钟,大脑的人脸识别系统显现滞缓,仿佛一天的24小时缩短了。肆虐全球的恶魔——新冠病毒好像连时间也不放过。
到桐城的高铁去年底才开通运营,我是赶上了好日子。前后不到4个小时就到了桐城东站。出站口“文都桐城欢迎您”的横幅格外醒目。文学的氛围仿佛从踏上这片热土就在逐渐上升。我打的直奔要观看的景点,没想到星期一闭馆。只好就近登记宾馆入住。在的士上经过龙眠河时,见不远处有一座廊桥很吸引眼球,趁时间不晚,就又出来打车去看廊桥。桐城市不大,人口也不多,新老城区建筑风格迥异。老城区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如身穿旗袍的淑女;新城区高楼大厦林立,像富有青春韵律的佳丽。城区周边有逶迤的青山环抱,清澈的龙眠河水从城中潺湲流过。河边有一尊巨大的唱片为背景严凤英演唱《天仙配》的雕塑,董永、七仙女翩翩起舞的身影定格成永久。廊桥的风格古香古色,赭红色仿木建筑更显底蕴。上桥有几级台阶,是限制机动车的标识,桥头有卖蔬果及娱乐用品的商贩,不少中老年市民在这里休闲娱乐。打牌聊天、吹拉弹唱甚是热闹。一群演唱黄梅戏的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女的边唱边舞,可谓有板有眼字正腔圆,颇具专业水准。“你耕田来我织布”用简单的劳作抒发人间的大爱与清欢。伴奏的键盘、管弦、打击乐器像一个乐团的规模。龙眠河在悠扬的歌声里汩汩地淌过,仿佛河里流淌的是传唱千年的音符。
夕阳快接近远山时,我寻一处小店解决晚餐。“面掌柜”的招牌有文化内涵有吸引力。一间店面,摆放七张小桌子,掌柜的是一个20多岁文静漂亮的姑娘。面点品种相对丰富(与一个掌柜的经营狭小的门店相比较而言)。我点了一碗类似方便面的酸菜面,价格12元。环顾四周,墙上贴满“面掌柜”的掌故和图片。原来是把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的“戏说”进行了再次演绎。把本地的小吃融入乐善好施接济穷人、勤奋好学经营有方的优美传说,传统美德和先进文化的弘扬仿佛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打造一方认领的优良氛围。“文都”可谓名副其实。
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和文庙都在桐城市区的公园路。景区前面的广场满是晨练的中老年人,这一带是老城区最繁华的地段,不仅人口密度大,临街的商铺也相对集中。桐城派文物陈列馆在文庙里面。文庙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一组礼制性建筑群。恢弘大气,庄重肃穆。建筑群的一侧是我要瞻拜的桐城派文物陈列馆。两层的木制小楼古朴沧桑,里面还有一个可以仰观星空的小天井,像是他们高谈阔论、叩问苍天的沙龙。与旁边的建筑群比较显得小家子气,不像他们影响中国文学几百年的古文宏阔大气,沧桑感倒像是一脉相承。馆内陈列的展品详实丰富;从创立桐城派、滥觞、兴盛到式微的过程清晰明了。在主要师承膺服关系图中,从戴名世、方苞到刘大櫆、姚鼐、梅曾亮等先贤的文章我都反复读过,受益匪浅,成为我写作中弥补“缺典”增加厚度的范本。
在文化博物馆,桐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从周朝设置桐国到现今的桐城市,从先民的筚路蓝缕到烈士的开疆守土,从桐城文派到敢为敬陈,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浩浩荡荡、积厚流光。开辟饮食文化新战场——“鸿门宴”的始作俑者范增也是桐城人。曹操的“煮酒论英雄”,周瑜的“群英会”,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谋略绝对师从范爷。饭局就是一把双刃剑,败也饭局,成也饭局。博物馆展示的是“范增谋略超群”,桐城派的开山之祖戴名世对他的同乡评价“彼范增者,项氏骨鲠之臣。”我暗自打趣:原来只需精心设计一个复杂的饭局便可青史留名。他别有用心的饭局差点改写大汉王朝的历史,颠覆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苏轼的评价一语中的——“增亦人杰也哉!”不以成王败寇论。
因为没有讲解员,不到半个小时就参观完毕。我问工作人员,“六尺巷”景点怎么走,参观需要多长时间?工作人员告诉我,不远处即到,只要几分钟。也就是说,我当天就可以回家。我一面抓紧时间赶往景点,一面通过手机改签第二天才返程的车票。“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要去重温,要去现场感受,亲身体味古人谦让、友好、和睦的美德,为子孙积攒一份美好的叙述。小巷深处,建有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着“六尺巷”,下面有四只石狮前后拱卫,里面的一面石墙镌刻着市政府的文告,旁边的一块大石雕镂着张英的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大石承载的重量远远超出石头本身。再往里穿过几十米长的林荫道,就是两堵墙夹着的三米多高的六尺小巷,迎面墙上挂着廉政教育基地的牌子。通透笔直的小巷给人无限启迪。这时才上午10点多钟。我本为文学而来,却接受了一场为人处世的熏陶。尽管行程只有短短的一天,我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我拦住一辆的士,踏上了回家的路……[1]
作者简介
吴斌,湖北潜江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