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筆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色筆記》 1962年,首次出版。是當代英國作家多麗絲·萊辛創作的長篇小說,通過描寫安娜個人生活和追求,表現了20世紀中葉動盪不安的社會現狀和四分五裂的精神風貌,是對當代社會生活、人生信念以及審美形式的思考與探索。
小說在藝術形式上表現出大膽的改革與嘗試。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金色筆記》為「一部先鋒作品,是二十世紀審視男女關係的巔峰之作」。
作者簡介
多麗絲 • 萊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 2013年11月17日 )出生於伊朗,5歲時隨家人遷往南非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
1949年,萊辛攜帶她的第一部小說手稿初回英國。這部題為《青草在歌唱》的小說是她的處女作,於1950年在英國出版,一舉成功,並同時在美國及十個歐洲國家出版發行。她的國際聲譽亦由此建立,創作一發而不可收。
1979年,出版五卷本的小說系列《南船老人屋》的第一部《希卡斯塔》。
1981年,獲奧地利的歐洲文學國家獎,1982年獲得德意志莎士比亞文學獎,代表作有五卷本的《暴力的孩子》系列、《金色筆記》、《黑暗來臨前的夏季》、《倖存者的回憶錄》等。
1985年,獲得的W.H.史密斯文學獎。一生著作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作品超過50本,萊辛的著作所涉足的主題豐富,政治題材和科幻小說都有涉獵。[1]
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貝爾獎評委會稱其作品中充滿「懷疑、爆發力和視覺衝擊力」。
內容簡介
《金色筆記》的故事主要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倫敦。小說由一個名為《自由女性》的故事和五本筆記構成。《自由女性》講述了一個相對完整而連貫的故事,但是它被黑、紅、黃、藍四部筆記切割成五個部分。在最後一部分《自由女性》的故事之前,出現了該書的點題之作《金色筆記》。
《自由女性》描述了兩位女性好友在倫敦的生活。女作家安娜婚姻破裂,和小女兒珍妮生活在一起。她曾和男友邁克爾保持了5年的關係,但最終被他拋棄。安娜的女友莫莉也是一位離異的女性,有一個20歲的兒子湯米。這兩位女性都曾加入過英國共產黨,都因為精神疾病接受過同一位精神分析師的治療。 安娜寫了四本不同顏色的筆記,以便記錄個人經歷的各個階段和各種感受。在《自由女性》的敘事過程中,安娜與同住在套公寓裡的一對同性戀夫婦發生爭吵,要他們離開自己的公寓。在她女兒自己的要求下,女兒被送往了一所女子寄宿學校。現在,安娜獨自一人,她的心理開始崩潰,整個人都變得瘋狂起來。她和一位美國人索爾·格林產生了戀情,後來心理疾病得到康復,最終投身福利事業,成為了一位婚姻顧問。最後,莫莉也再婚了。在《金色筆記》的結尾處,我們才得知安娜寫作《自由女性》的素材來自她的日記中所記錄的個人生活。單獨看《自由女性》,讀者會覺得它略顯枯燥而乏味,但是它在《金色筆記》中起到了主線的作用。正是因為《自由女性》,五篇不同顏色的筆記才構成了一個整體。[2]
黑色筆記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題為「根源」,另一部分題為「金錢」。在黑色筆記中,安娜論及了她用來創作一部暢銷書的素材,這本書的題目是《戰爭的前沿》。她還寫到了自己後來在文學創作中取得的成功。我們可以讀到一個充滿代理人、電視改編和電影版權的世界,同時,萊辛還加入了一些非常好笑的戲仿成分。當安娜遇到創作障礙的時候,黑色筆記就變成了關於非洲暴力現象的剪報檔案。
紅色筆記記錄了安娜從1950到1957年參加英國共產黨的經歷。後來她逐漸對該組織產生不滿之情,並最終脫離了組織。和黑色筆記一樣,紅色筆記也充滿了關於暴力的剪報內容。
黃色筆記開始於安娜正在創作的一部小說《第三者的陰影》,然後她評論了自己的創作過程。這部小說是她本人生活經歷的小說翻版。該小說和《自由女性》並置在一起,這就使讀者發現,安娜為了寫小說的需要而選擇、塑造並重構了這些素材。黃色筆記包含了短篇小說、戲仿和諷刺雜燴等成分,而諷刺雜燴的出現則體現了安娜作為作家所遇到的創作障礙。
藍色筆記可以說是安娜的日記,她故意不把所有事情都寫成小說,但是她試圖真實地寫出自己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在藍色筆記中,她記錄了自己的創作障礙、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與邁克爾戀愛關係的結束、在共產黨組織中的工作以及與莫莉和自己女兒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它詳細描述了她自己心理的崩潰以及她與美國人索爾·格林的戀愛關係。
這些日記內容有時是簡短並記述事實的,有時又是篇幅較長而且充滿思考的。藍色筆記最為詳細地記述了安娜的生活,事實上,這也是讀者為了了解安娜而必須依賴的內容。
最後,在金色筆記中,安娜綜合了散見存其他筆記中的各種經歷,因此,它們幾乎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圖景。因為安娜有了這種整體感,所以她可以重新開始寫作。當安娜有能力拋棄那些分散的筆記,金色筆記就變成了記錄她思想的唯一媒介。因為安娜允許自己心理崩潰並允許發生混亂的情況,所以她才可以獲得最終的心理整合。
書中人物
安娜
安娜是作家、莫莉是演員。安娜和莫莉都是離了婚的單親家長,各自有工作。在各節「自由女性」中她們每每在莫莉的廚房會面,討論生活中和思想上的難題。她們一直在苦苦探求,不願盲從,也不肯隨遇而安。然而她們這樣的女性並不「自由」,相反卻陷在重重困境之中。首當其衝的是思想危機。安娜們曾熱忱介入謀求變革的政治活動,後來卻因種種原因而感到困惑,被深重的失望和疑慮所折磨。但另一方面她們對資本主義現狀仍多有批評,不能無視世間的剝削壓迫、衝突動亂而心安理得地吃一份中產階級的黃油麵包;對世界大同的理想,對左派事業仍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聯繫。由於思想上的惶惑,她們對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的信心也幾乎消磨殆盡,這尤其體現在安挪的「寫作心理障礙」中。
莫莉
莫莉準備和一名「進步的」生意人結婚;她的兒子決定繼承資本家父親的產業,以財產為手段做些有益的事;安娜擬去夜校為少年犯人授課,並參加工黨。
賞析
《金色筆記》並非一本平易近人的文學作品。 (一)在於敘事結構並非線性前進。 (二)在於言之有物的長篇大論深入探討各種議題困境。 (三)在於內容主軸跳躍交錯,必須理解作者亂中有序的鋪陳模式,方能順利進入書中情境。
攤在桌上的五本筆記,黑色、紅色、黃色、藍色,與最後一本金色,是她將人生拆解過後粗略區分的幾大區塊,黑色回顧昔日的非洲生活,紅色著重於共產主義的憧憬與幻滅,黃色投射在愛情的跌宕與自我,藍色如實紀錄著安娜的精神軌跡,金色則是必然的四色合一,因為實則只有一段人生。人心不是物品,無法真正清楚切割各自獨立,而是環環相扣錯綜複雜,到最後只看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自己,處處緊綑世俗桎梏、時時承受現實扭曲。[3]
「人們不反對傷風敗俗的內容,也不反對未謀殺、凶殘、為性而性背書的藝術作品。他們喜歡這樣的東西,只要內容稍加包裝就行。同時他們也喜歡說謀殺壞、凶殘壞、愛就是愛的東西。但要是有人說這一切都無所謂,那才是他們不能容忍的。他們不能容忍沒有形式。」
金色筆記》於形式突破更具代表性,藝術源自於生命痛苦的美麗與意義,太精雕細琢反倒失去關於人的故事之真實生命。問題的關鍵是,一切都開始瀕臨崩潰,正是這種日記所象徵的內在四分五裂,面對四面襲來的衝擊,自我不會條理分明,不會井然有序,泰半呈現矛盾掙扎、持續衝突的反反覆覆之中,萊辛細細梳理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自由女性身兼單親母親,如何於悲劇和不幸過後思考千絲萬縷的情緒、心態、愛慾等諸多無法違背的自然反應,又如何在為崇高理想與自身命運奮鬥時尋找到生而為人的重心、尊嚴與立足於混亂世界的勇氣和力量。
評價
珍·皮克婷:「安娜就像西西弗斯一樣,總是在不停地努力來解決面前意識和外在總是互相拉扯而不是相互妥協的困境。」
瑞典文學院:「一部先鋒作品,是二十世紀審視男女關係的巔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