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踢》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    两月以前,曾经说过“推”,这回却又来了“踢”。【由“推”引出“踢”,点出文章要说的主要内容,照应文章题目。】

本月九日《申报》载六日晚间,有漆匠刘明山,杨阿坤,顾洪生三人在法租界黄浦滩太古码头纳凉,适另有数人在左近聚赌,由巡逻警察上前驱逐,而刘,顾两人,竟被俄捕②弄到水里去,刘明山竟淹死了。由俄捕说,自然是“自行失足落水”③的。但据顾洪生供,却道:“我与刘,杨三人,同至太古码头乘凉,刘坐铁凳下地板上,……我立在旁边,……俄捕来先踢刘一脚,刘已立起要避开,又被踢一脚,以致跌入浦中,我要拉救,已经不及,乃转身拉住俄捕,亦被用手一推,我亦跌下浦中,经人救起的。”推事④问:“为什么要踢他?”答曰:“不知。”【此段叙述和“踢”有关事件的具体经过,后文全文即对此的议论和评价。】

目录

原文及解析

“推”还要抬一抬手,对付下等人是犯不着如此费事的,于是乎有“踢”【此处“踢”已经成为了掌握着强势和暴力的人群欺凌、压迫无权无势的人群的一种标志和符号】。而上海也真有“踢”的专家,有印度巡捕,有安南巡捕,现在还添了白俄巡捕,他们将沙皇时代对犹太人的手段,到我们这里来施展了【以上是对实施 “踢”的人群的类别范围进行了界定,原来只是国家内部上层阶级“踢”下层阶级,现在国家被列强入侵,加入“踢”的行列的也就不仅是国内的上等人了,还包括列强所雇佣的巡捕、打手等】。我们也真是善于“忍辱负重”的人民,只要不“落浦”,就大抵用一句滑稽化的话道:“吃了一只外国火腿”,一笑了之【以上针对下层民众被“踢”之后只会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甚至阿Q式的自欺欺人而发的感慨,后文对此进一步分析】。

苗民大败之后,都往山里跑,这是我们的先帝轩辕氏赶他的。南宋败残之余,就往海边跑,这据说也是我们的先帝成吉思汗赶他的,赶到临了,就是陆秀夫⑤背着小皇帝,跳进海里去。我们中国人,原是古来就要“自行失足落水”的。【此段作者列举中国历史上从民众到统治者被“踢”之后的种种反应,只会“跑”,甚至“跳进海里去”,背后揭示的是中国历史的思想和传统,即面对暴力的欺凌,毫无反抗精神,只会选择退让、容忍,甚至在民众面前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在面对比其更强势和残暴的入侵者时,往往也只会选择割地、赔款、纳贡、称臣、和亲这样屈辱的手段来换取苟且偷安。】

有些慷慨家说,世界上只有水和空气给与穷人。此说其实是不确的,穷人在实际上,那里能够得到和大家一样的水和空气。即使在码头上乘乘凉,也会无端被“踢”,送掉性命的:落浦。要救朋友,或拉住凶手罢,“也被用手一推”:也落浦。如果大家来相帮,那就有“反帝”的嫌疑了,“反帝”原未为中国所禁止的,然而要豫防“反动分子乘机捣乱”,所以结果还是免不了“踢”和“推”,也就是终于是落浦。【此段点明,在面对强势的暴力和欺压时,选择容忍退让并不能换来一时的苟安,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无法保障,还是会被“踢”而“落浦”。然而对实施“踢”的俄捕奋起反抗也最终免不了被“踢”,因为“当局”和“俄捕”都是一丘之貉,虽然明面上不反对“反帝”,却暗里地以“豫防反动分子乘机捣乱”为借口进行镇压,这是对当时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讽刺。】

时代在进步,轮船飞机,随处皆是,假使南宋末代皇帝而生在今日,是决不至于落海的了,他可以跑到外国去,而小百姓以“落浦”代之。【此段是对国民党政府的进一步讽刺,南宋朝廷被元所灭而跳海,其情状和当今何其相似,然而国民党政府官员如果真的到了亡国的最后关头,也不会有南宋朝廷的气节而选择跳海,而是乘飞机到国外“避难”了。】

这理由虽然简单,却也复杂,故漆匠顾洪生曰:“不知。”【此段总结前文,揭示主题,进一步深化其讽刺意味。】

八月十日

注释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十三日《申报·自由谈》。

② 俄捕:旧时帝国主义者在上海公共租界内雇佣白俄充当的警察。

③ “自行失足落水”:这是国民党当局为掩饰自己屠杀爱国学生的罪行时所说的话,参看本卷第10页注②。

④ 推事:旧法院中审理刑事、民事案件的官员。

⑤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盐城(今属江苏)人,南宋大臣。一二七八年拥立宋度宗八岁的儿子赵昺为帝,任左丞相。祥兴二年(1279),元兵破厓山(在广东新会县南大海中),他背负赵昺投海而死。[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