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灵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灵感》是林薇因写的一首诗歌。

原文

   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

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

告诉日子重叠盘盘的山窝;

清泉潺潺流动转狂放的河;

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

细香常伴着圆月静天里挂;

且有神仙纷纭的浮出紫烟,

衫裾飘忽映影在山溪前;

给人的理想和理想上

铺香花,叫人心和心合着唱;

直到灵魂舒展成条银河,

长长流在天上一千首歌!

是你,是花,是梦,打这里儿过,

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

告诉日子是这样的不清醒;

当中偏响着想不到的一串铃。

树枝里轻声摇曳;金镶上翠,

低了头的斜阳,又一抹光辉。

难怪阶前人忘掉黄昏,脚下草,

高阁古松,望着天上点骄傲;

留下檀香,木鱼,合掌

在神龛前,在蒲团上,

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

凤凰栏杆,挂起了塔顶上灯!

二十四年十月徽因作于北平

赏析

形象富有美感林徽因的诗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感情,暗示着深刻的意象。《灵感》一诗,诗人的主观情感由花、山窝、河流、树林、小草等等形象作为载体表现出来,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诗歌“形象”。语言凝练含蓄《灵感》的语言特点,集中体现在诗歌语言凝练、含蓄、抒情、跳跃等方面。比如“细香常伴着圆月静天里挂”,就非常凝练;“当中偏响着想不到的一串铃”,就特别含蓄;“楼外又楼外,幻想彩霞却缀成”,显得十分抒情;时而是“人”、时而是“梦”、时而是“花”、时而是“楼外楼”……是“凤凰栏杆”、“灯塔上灯”,显得特别跳跃。写作技巧多元在修辞手法上,《灵感》诗词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很多,有象征、有寄寓等;在表达方式上,《灵感》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等;另外还有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多种写作技巧。思想感情丰富《灵感》主要反映作者本人的生活感受。“清泉潺潺流动转狂放的河;孤僻林里闲开着鲜妍花,细香常伴着圆月静天里挂;”和“难怪阶前人忘掉黄昏,脚下草,高阁古松,望着天上点骄傲;”等句子,都有寄情山水、移情田园的思想感情,也有从梦想到现实的一般忧思和从现实到梦想的美好期待。[1]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汉族。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