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慈乌夜啼》唐朝·白居易

《慈乌夜啼》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借鸟说事,以鸟喻人,告诫社会要以孝为先、以孝为大,表达了对亡母的思念之情,并用以赞叹母子的亲情和慈孝的美德。 该诗与社会所倡导的精神契合,具有现实意义。

《慈乌夜啼》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旧书网

[1] 作品名称 慈乌夜啼

作 者 白居易

创作年代 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目录

作品原文

慈乌夜啼⑴

慈乌失其母,哑哑⑵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⑶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⑷。

声中如告诉⑸,未尽反哺⑹心。

百鸟岂⑺无母,尔⑻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⑼。

昔有吴起⑽者,母殁丧不临⑾。

嗟哉斯徒辈⑿,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⒀慈乌,鸟中之曾参⒁。

注释译文

⑴慈乌:一种乌鸦。相传这种乌鸦能够反哺其母,故称慈乌。啼:啼叫。

⑵哑(yā)哑:禽鸟鸣叫的声音。

⑶经年:常年,整年。

⑷闻者:听到的人。沾襟:沾湿衣襟,指流泪。

⑸告:告诉。诉:诉说。

⑹反哺(bǔ):慈乌初生的时候,母亲喂养它,等它长大了,便捕取食物来喂养母亲,这称作反哺。哺,喂养。

⑺岂:难道。

⑻尔:你。

⑼不任(rèn):不能承受、受不了。

⑽吴起: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81年。战国名将,鲁国人。他曾为了追求功名,在母亲去世时,不回家料理丧事。

⑾殁(mò):死亡。丧不临:不丧临,没有奔丧。

⑿嗟(jiē)哉:表感叹。嗟,叹词。斯:这,这些。徒辈:……一类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唉,这样的人啊!

⒀复:无意义,为了加强语气。

⒁曾参(shēn):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是著名的孝子。

白话译文

乌鸦死了母亲,哑哑地吐出悲哀的声音。

白天和黑夜都不肯飞去,长年守着旧日的树林。

每夜半夜里悲切地啼叫,听见的人们都替它流泪。

啼声好像在沉痛地哭诉,没有尽到“反哺"的孝心。

难道其他的鸟儿没有母亲,为什么你的哀怨最深。

可能是你的母亲特别爱你,使你压不住悲痛的心情。

从前有个人名叫吴起,母亲死时也不肯回家奔丧。

唉,这样的人啊,他们的心肠还比不上飞禽。

乌鸦啊乌鸦,你真是鸟儿里面的曾参。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时诗人母亲病逝,诗人为母丁忧退居下邦,诗人与母亲陈氏感情深厚,母亲去世让诗人悲痛万分,遂作该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