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陈陶》唐朝·杜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1] 《悲陈陶》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讲述的是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的情事。前四句渲染战败后肃穆沉重的氛围;后四句先写胡兵的骄横,后写长安人民对官军收复长安的渴望。全诗寓主观于客观,把对胡虏的仇恨、对官军的痛惜、对长安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等种种感情,都凝聚在特定的场面中,体现出一种悲壮的美。
作品名称 悲陈陶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品原文
悲陈陶⑴
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
孟冬十郡良家子⑵,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⑶,四万义军同日死⑷。
群胡归来血洗箭⑸,仍唱胡歌饮都市⑹。
都人回面向北啼⑺,日夜更望官军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⑵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⑶旷:一作“广”。清:一作“晴”。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⑷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⑸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血:一作“雪”。
⑹仍唱:一作“捻箭”。都市:指长安街市。
⑺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都人:长安的人民。回面:转过脸。
⑻“日夜”句:一作“前后官军苦如此”。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
白话译文
十月里西北十郡那些良家子弟,鲜血流成了陈陶斜的泽国水乡。
原野空旷苍天清远停息了战声,四万义军在同一天理慷慨阵亡。
那些胡寇归来时箭上还在滴血,仍然高唱胡歌狂饮在长安市上。
京都百姓转头往北方痛哭流涕,日夜盼望官军早来到退敌安邦。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当年十月,宰相房琯上疏唐肃宗,自请带兵收复两京。十月二十一日,唐军跟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房琯“高谈有余而不切事”,用兵以春秋车战之法,结果唐军大败,死伤四万余人。此诗题注:“陈涛斜,在咸阳县,一名陈陶泽。至德元年十月,房琯与安守忠战,败绩于此。”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非常惨烈。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目睹叛军的骄纵残暴,有感于陈陶之败的惨烈而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