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弗兰肯斯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弗兰肯斯坦》

小说主角弗兰肯斯坦是个热衷于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他怀著犯罪心理用尸体各个部分拼凑成巨大怪物,他紧追不舍地向弗兰肯斯索要温暖和友情。

接踵而至的更是一系列诡异的悬疑和命案… 强烈地重塑了我们在无情的现代化中对生与死的理解。[1]

作者简介

玛丽 • 雪莱 Mary Shelley(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婚前姓戈德温,英国著名小说家、短篇作家、剧作家、随笔家、传记作家及旅游作家,因她在1818年创作哥德小说《弗兰肯斯坦》而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玛丽的父亲是政治哲学家威廉·戈德温,母亲是女性主义者和哲学家玛莉·吴尔史东克拉芙特。

玛丽·戈德温的母亲在她出生后11天逝世,她和她同母异父姊姊范妮·伊姆利由父亲抚养成人。在她四岁时,她的父亲与邻居玛莉·简·克莱尔蒙特结婚。父亲为她的女儿提供丰富但非正式的教育,鼓励她追随他的自由政治理论。

1814年,玛丽·戈德温与父亲的追随者-已婚的珀西·比希·雪莱开始发展关系。她们与玛丽的异父异母(仅法律上有亲缘关系)的妹妹克莱尔·克莱尔蒙特前往法国,然后在欧洲大陆旅游,最后返回英国,当时玛丽已身怀六甲。接下来的两年,他们面对放逐、负债和女儿夭折的困境。

1816年,雪莱的首任妻子自杀后,他们两人便正式结婚。

1822年,她丈夫在拉斯佩齐亚的海湾出海航行期间遇上风暴,珀西因船只沉没而淹死。

1823年,玛丽返回英国并从那时起成为一个专业作家,以抚养唯一存活的儿子。她的最后十年受尽疾病缠扰,这些疾病可能由脑肿瘤引起,而脑肿瘤终结了她的生命,终年53岁。

科幻小说的开山鼻祖

至今,《弗兰肯斯坦》(全名包括后缀”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仍被视为恐怖与哥特文学中无法绕过的经典,更是科幻小说的开山鼻祖,并在电影和后戏剧剧场愈发兴起的当下,不但未被遗忘,反倒在改编中不断新生。

创作《弗兰肯斯坦》

故事由雪莱和丈夫合写,不过珀西对这部小说的贡献程度,多年来一直受到记者和评论家争论。

1818年、1823年和1831年版存在差别,玛丽·雪莱写道:“我确实没有亏欠过对一个故事的提议,对我的丈夫也没有缺乏一列火车般的情感,但只是因为他的煽动,情感在向世人呈现时就不是这副模样了。”她写道,“据我所能回想起的”,第一版的前言是珀西的作品。

詹姆斯·里格(James Rieger)总结,珀西“在本书制作过程中没一点的帮助都非常的宽泛,人们很难想明白他是读者还是次要合作者”。而安妮·K·梅勒(Anne K. Mellor)后来认为珀西只“做了许多技术上的勘误,多次澄清文本的叙述和主题延续性。”《弗兰肯斯坦》手稿传真版编辑查尔斯·E·罗宾逊(Charles E. Robinson)表示,珀西对书的贡献“不过是大多数出版商编者找到了新的(或旧的)作者,或者说,事实上是同行们通读彼此的作品后想出来的”。

故事主题

故事主要描述一个科学家的疯狂计划,维多·法兰克斯坦计划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生命体,说是想打造一个完美的人。

于是,他从坟场精挑细选后挖出尸块,以专业知识判断还能使用哪部分,再将之拼成人型,通过电击赋予他生命。不久,法兰克斯坦便发现这是个严重的错误,他制造了一个怪物。

怪物先是杀死了法兰克斯坦的弟弟,然后又杀死了他亲爱的新娘伊莉莎白。于是,他开始追杀这个怪物,怪物也本能地逃亡,双方发生多次冲突。最后法兰克斯坦死去了,怪物也自焚而死。

小说初版

最初出版于1818年,较为普及的版本是1831年印行的第三版,属于受到浪漫主义影响的哥特小说。

后世有部份学者认为这部小说可视为恐怖小说或科幻小说的始祖;不过,目前已知1764年出版的《奥特兰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方为第一部哥特小说或恐怖小说,所以称其为科幻小说较为适切,作品融入了启蒙时代科学幻想的成份,法兰克斯坦本人其实是故事中的疯狂医生,因为以科学的方式使死尸复活。

原著中书信体和第三人称叙事体的灵活转换令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

玛丽·雪莱对场景的描写非常灵动,最终弗兰肯斯坦被逐出人类生活的世界,被迫流放到人迹罕至的冰原上,和他一手创造的怪物展开了终身的追逐与彼此狩猎,让彼此死去的心成了唯一驱动他们活著的动力。

它作为一部年代久远的恐怖小说,可能并没有做到成功地惊吓到我(笑),昏厥和歇斯底里胜过了恐怖。反倒是会让读者更加喜欢后面的影视化和流行文化的二次创作,尤其是科幻电影和恐怖电影的二次改编。

话剧版《弗兰肯斯坦》

《弗兰肯斯坦》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合被风格化和影像化再次创造的文本,因为它的内核是永恒的,“亚当毁于他的肋骨”“人最终死在自己造物的手上”,这个设定想一想就非常本能地感到好磕。

之所以说它是科幻小说的鼻祖也是如此,尤其是在当代这样的赛博空间中,人类能动性的可能似乎永无止境,但每时每刻都在大爆炸的创造,似乎也在通往每时每刻的毁灭。我觉得人对“极盛必死”这一阴翳美学的敏感与忧患,是非常迷人的,而这种“物哀”,在澎湃的科技激情和冷峻的赛博现实中,最终升维一种异化的美学。但在当下,似乎时常只能通过这种扭曲去抵达人类的温度。

大部分美妙的科幻作品都源于这种“弗兰肯斯坦”情结。创造力通往自毁,这是它永恒的悖论,却也是美的核心。

这版话剧版《弗兰肯斯坦》其实还是跟想像的有点距离。不过这一版感觉在舞台视觉上更偏重于暗暖色,无论是开场中”从血色的、非自然的子宫“中诞生,还是结尾双方的对峙,亦或是始终悬于高空的那一片人造的心脏之海,都让人觉得这仿佛是一个”火的地狱“。[3]

这部剧的舞美非常独特,舞台非常大,布景很深(虽然我觉得并没有利用完全),延伸到观众席的顶灯设计融合了星光和电流的特征,其实也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像征吧,关于你信仰的神。

故事方面几乎没有差错,台词也相当亮眼。但是本尼饰演怪物版本整个速度偏快,而米勒的版本则显得更加有节奏。

电影《我,弗兰肯斯坦》

正如原名Frankenstein在英文词典中已成为“人终将被自己的造物所毁灭”的专属名词,《弗兰肯斯坦》中对科技与原罪之间的寓言式警醒,死亡与生育之间的孪生关系,“既创神也弑神”的英雄主义在现代工业的冲撞下形成的古典悲剧,仍旧能为当今的创作者带来源源不断的改编激情。

在影视改编版全面开花后,这部2011年上演的NTLIVE话剧版《弗兰肯斯坦》可能是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一次舞台改编。

它由《猜火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Danny Boyle执导,集结了两大“福尔摩斯”作为双男主,Benedict Cumberbatch与Jonny Lee Miller交替角色进行演出,两人在次年的奥利弗奖上同时拿下最佳男主角。

后世评价

《弗兰肯斯坦》出版之后评价两极化比较严重。

沃尔特·斯科特在《布莱克伍德杂志》上说他虽然不认为文中描绘的办法能够给予怪物智慧,但他确实看出作者有写作的天分。

约翰·威尔逊·克罗克在《季度评论》中匿名撰文称虽然作者的想法和语言都很有力量,但文章本身只是“一对恐怖而恶心的胡言乱语”

2020年,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的演讲《共产中国与自由世界的未来》中,他提到了理察·尼克森与中国接触的政策。讲话指,尼克森在他的一篇讲中美关系的文章中表示,“只有中国改革,世界才会安全”,而美国的目标“应该是促成变革”。蓬佩奥认为,尼克森曾经担心中共会变成“弗兰肯斯坦”,结果依然如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