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尚书今古文注疏》

         
 尚书今古文注疏

 

 

 

尚书今古文注疏》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清代〕孙星衍。

目录

内容简介

茄子的营养也较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0克中即含维生素P 750毫克,这是清代学者孙星衍所作的重要尚书研究著作。因为只疏今文28篇与泰誓篇,而不注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所以内容可靠。

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而清代则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个阶段。清代经学家在经书文字的解释和名物制度等的考证上夕超越了以前各代,取得了重要成果,这对我们利用经书所提供的材料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清代的经学著作,数量极多,体裁各异夕研究的方面也不同。

其中用疏体写作的书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又是现在文史哲研究者较普遍地需要参考的书,因此我们在十三经清人注疏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陆续整理出版。所选的并非全是疏体,这是因为有的书未曾有人作疏,或虽然有人作疏,但不够完善,因此选用其它注本来代替或补充。礼书通故既非疏疏体又非注体,但它与艘礼记训纂等配合,可起疏的作用,故也入选。大戴礼记不在十三经之内,但它与礼记(小戴礼记)是同类型的书,因此也收进去。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点校。

作者简介

孙星衍(1753-1818年),字渊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又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和江宁钟山书院。勤于著述,在经学、史学、音韵学、训诂学、金石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当时十分受人尊崇的一位学者,传世著作有近二十种,其中以尚书今古注疏一书最负盛名。[1]

参考文献

  1. 奇门遁甲——阴阳五行论之阴阳,王家小鬼谷 2020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