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夜二首》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組詩作品。這組詩抒寫的就是詩人由望月所感發出的思回歸而無期、想報國而無門的情懷,第一首詩吟詠中秋之月,先情而後景,寄情於景,第二首詩詠將落之月,先景而後情,以景托情,兩首詩景象鮮明,景情相融,體現了杜詩布局別致的特點。

《夜二首》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作品名稱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出 處 《全唐詩》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 滿目飛明鏡⑴,歸心折大刀⑵。

轉蓬行地遠⑶,攀桂仰天高⑷。

水露疑霜雪,林棲見羽毛⑸。

此時瞻白兔⑹,直欲數秋毫⑺。

其二 稍下巫山峽⑻,猶銜白帝城⑼。

氣沈全浦暗⑽,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⑾,蟾蜍且自傾⑿。

張弓倚殘魄⒀,不獨漢家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明鏡:比喻晶瑩皎潔的圓月

⑵折大刀:折斷大刀。《古樂府》詩:「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樂府解題》:「大刀頭者,刀頭有環也。何當大刀頭者,何日當還也。」環與還同音,古人因之借音取義。折,謂歸心摧折。

⑶轉蓬:也叫蓬轉,蓬草隨風飛轉的意思。蓬,即飛蓬,草名,秋後枯萎斷根,遇風即飛飄無定。

⑷桂:此指桂宮,即月宮。相傳月中有桂樹,故稱。

⑸棲:鳥類歇宿之稱,此指停留。

⑹白兔:神話傳說月中有白兔。晉傅咸《擬天問》:「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因以白兔代指月亮。

⑺數秋毫:見月光之明亮。數,一根一根地計算。秋毫,鳥獸在秋天新長出來的細毛,此指兔毫。

⑻稍下:逐漸落下。巫山峽:即巫峽,一稱大峽,長江三峽之一。

⑼白帝城:故址在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山上。東漢末公孫述據此,傳言殿前井內曾有白龍躍出,因自稱白帝,山為白帝山,城為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雲端。

⑽沈:古同「沉」。全浦:整個魚腹浦,指夔州江邊。浦,水濱。

⑾刁斗:以銅為之,軍中用其晝炊飯食,夜擊以警夜。

⑿蟾蜍:傳說月中有蟾蜍,故以「蟾蜍」為月的代稱。

⒀殘魄:月將滅時的微光稱殘魄。

白話譯文

其一 窗外是滿月,明鏡里也是滿月,思鄉的情緒如同刀在心頭亂割!

輾轉流離,家鄉越來越遠;桂花攀折,天空如此遠闊!

歸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樣潔白,林中棲息的小鳥正梳理着羽毛。

此時月光如水,明亮如晝,好似那月中的兔兒,也秋毫可見!

其二 圓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峽,猶自被白帝城銜掛着。

江上霧氣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車輪一樣傾斜的圓月依然把半座樓照得通明。

兵營里士兵的刁斗敲響了催曉的聲音,月宮的蟾蜍也自然傾斜。

圓月如同張滿的弓,蒼白的魂魄不僅僅照耀漢家營盤。

創作背景

杜甫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雄心壯志,但仕途坎坷,遭際悲苦,一生長期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這兩首詩即是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避亂瀼西(川奉節瀼水西岸地)時所寫的,與《十六夜玩月》《十七夜對月》當是八月連續三晚作於同一地點的作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