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https://nimg.ws.126.net/?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blPfDTUpA9A%3D475DFQKzEcDg8R4obqbZcNggDBtFB5OKv1551932631462compressflag.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原图链接] 图片来自网易网

《史记·大宛列传校尉王申生》

原文

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侦)〔偩〕而轻之,责郁成[2]。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3]。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4]。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5],今生将去,卒失大事[6]。”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7],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8]。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9],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10],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11],见天子,因以为质焉[12]。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后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13],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14],以此物故众[15]。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16],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17],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18],上官桀为少府[19],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20],以適过行者皆绌其劳[21]。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22],凡四岁而得罢焉。

段意

补记伐下大宛前后的三件事:一是当初遭郁成王抗阻,致使汉军伤亡惨重,是上官桀攻破郁成,捉到郁成王,并被所部上邽骑士赵弟斩杀;二是当初汉约乌孙同伐,乌孙观望不前,待破了大宛,乌孙才与诸小国臣服汉朝;三是破大宛后的封赏不公,连有过错的李广利也封了海西侯。

注释

  [1]道上国不能食:途中小国不能供给粮食。

  [2][偩]而轻之,责郁成:(倚仗汉军军威)而轻视郁成守军,责怪郁成王不供给粮食。偩(fu),同“负”,倚恃。

  [3]走贰师:跑到贰师将军那里去。

  [4]缚守诣大将军:将郁成王捆绑押送到贰师将军处。

  [5]毒:痛恨。

  [6]今生将去,卒失大事:如今要让他活着跑掉,恐怕会误大事。

  [7]上邽(gui):古县名,今甘肃天水。

  [8]逐及:追赶上。

  [9]持两端:不进不退,在观望。

  [10]之东:从东路进兵。

  [11]入献:作为献礼。

  [12]因以为质焉:就用(这些子弟)作人质,以表示诚信。

  [13]不能多:不算多。

  [14]侵牟:侵犯掠取。

  [15]物故:死亡。

  [16]不录过:不记过错。

  [17]身斩:亲手斩杀。

  [18]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的官。

  [19]少府:西汉时掌山地海泽的税收和皇室手工业制造的官。

  [20]奋行者官过其望:自愿奋身从军征战的授官超过了他们(依实绩而有)的愿望。

  [21]以適过行者皆绌其劳:因谪贬有罪过而从军征战的,就降减他们的功劳。適,同“谪”。绌(chu),同“黜”,贬退。

  [22]再反:往返了两次。[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