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

原文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1],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2]。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3],而李信出太原、云中[4]。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5],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6],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7],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8],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9],异物间进[10],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11],以顺适其意。

段意

写荆轲见太子丹,太子丹对荆轲讲述了燕已危在旦夕的形势,以及想找人行刺秦王的意图。经太子丹的恳请,荆轲答应替他当刺客。

注释

  [1]不肖:不成材、没出息。此处表示太子丹的自谦、客气。

  [2]不厌:不满足。

  [3]王翦:秦国名将。距:抵达。漳、邺:漳水、邺城。时为赵国的南境。

  [4]李信:秦国将领。云中:郡名,郡治在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太原、云中原皆属赵,此时已属秦。出:由此出兵。

  [5]窥:诱也。

  [6]则不可:倘若不行。

  [7]擅兵:掌握兵权。

  [8]不知所委命:不知把这件事委托给谁。委命:委托这件事。

  [9]太牢:古代祭祀或待客的最重礼品。

  [10]间进:隔不多长时间进送一次。

  [11]恣:任由、放纵。[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