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1]。

原文

   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1]。”信哉[2]! 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輓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叔孙通希世度务[3],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4]”,盖谓是乎?

段意

这一段是作者的论赞。司马迁肯定了刘敬、叔孙通等人在巩固政权、定国安邦方面的作用,但对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代儒生的缺点,也作了不客气的批评,明显地表露了个人的好恶。

注释

  [1]语曰数句:出自《慎子》,意谓价值千金的狐裘,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的枝子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完成的。

  [2]信哉:真是这样的啊!

  [3]希世度务:阿顺世俗,随波逐流而行事。

  [4]大直若诎(qu)二句:语出《老子》,意思是,真正直的东西,看来像是弯的;万事万物的道理本来就是曲曲折折。诎:同“屈”,弯曲。委蛇:同“逶迤”,也是曲曲折折的样子。[1]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