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別諸弟三首辛丑二月並跋》

夢魂常向故鄉馳, 始信人間苦別離。 夜半倚床憶諸弟, 殘燈如豆月明時。 日暮舟停老圃家②, 棘籬繞屋樹交加。 悵然回憶家鄉樂, 抱瓮何時更養花③? 春風容易送韶年④, 一棹煙波夜駛船   

目錄

原文

夢魂常向故鄉馳,

始信人間苦別離。

夜半倚床憶諸弟,

殘燈如豆月明時。


日暮舟停老圃家②,

棘籬繞屋樹交加。

悵然回憶家鄉樂,

抱瓮何時更養花③?


春風容易送韶年④,

一棹煙波夜駛船⑤。

何事脊令偏傲我⑥,

時隨帆頂過長天!

仲弟次予去春留別元韻三章⑦,即以送別,並索和⑧。予每把筆,輒黯然而止。越十餘日,客窗偶暇,潦草成句,即郵寄之。嗟乎! 登樓隕涕⑨,英雄未必忘家;執手消魂⑩,兄弟竟居異地!深秋明月,照遊子而更明;寒夜怨笳,遇羈人而增怨(11)。此情此景,蓋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

辛丑仲春戛劍生擬刪草

【注釋】

①辛丑二月:據《舊日記里的魯迅》載,周作人「上午接大哥十四日函,並詩三首」。「十四日」即辛丑年二月十四日,公曆1901年4月2日。跋: 寫在書籍、文章或詩歌后面的短文。

②老圃:種植花木果蔬的老年農民。《論語·子路》:「樊遲請學為圃,子曰: 『吾不如老圃。』」

③索和: 索要和詩。

④登樓隕涕: 登上高樓,因遙望家鄉而傷心落淚。王粲《登樓賦》: 「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⑤執手消魂:指兄弟握別時無限悲傷的樣子。李陵《別蘇武》: 「執手野踟躕。」江淹《別賦》: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⑥怨笳:悲涼哀怨的軍號聲。笳:原為一種木製的管樂器,此指軍號。羈人: 身居異鄉的人。

⑦仲弟:中國古代兄弟排行為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仲是老二;魯迅的仲弟即周作人。次……元韻:沿用原詩的韻來作和詩。留別,出門遠行者所寫的贈給留住此地者之詩。這裡提到的「去春留別」之詩即魯迅於1900年所寫的第一組《別諸弟三首》。

⑧抱瓮:瓮為盛水的瓦罐。《莊子·天地》:「子貢過漢陰,見一丈人(老人),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這裡指灌溉。

⑨韶年: 美好的青春年華。

⑩棹: 槳,此指船。

(11)脊令: 即鶺鴒,鳴禽類水鳥。《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說脊令困在陸地,兄弟趕來救難。後即以之喻兄弟間的深情。

賞析

【析】 1900年3月,魯迅作了《別諸弟三首》;一年以後,當他寒假結束離家返校時,二弟周作人用原韻作了和詩為他送別;魯迅離家後又和詩三首,從南京寄回來,即第二組 《別諸弟三首》。單從周家兄弟圍繞「離別」主題唱和之頻繁,便可看出當時他們之間的情深意摯、相愛相敬。

這一組詩以夢憶諸弟開始,突出抒發了思念之殷、別離之苦。故鄉親人,在魯迅心裡,白日何嘗忘懷?夜夢之中,神思更下意識地飛回故鄉,使他得以重溫手足親情,喜如之何!但言笑未已,美夢驚覺,醒後悽苦倍加,怎不令他「始信人間苦別離」!前一組詩中他曾道:「最是令人淒絕處,孤檠長夜雨來時。」今番夢回,卻是「殘燈如豆月明時」。然而床前明月之光毫不遜於淅淅瀝瀝的夜雨之聲,他仍然被這眼前之景深深觸動,思鄉懷弟,倚床難眠。萬籟俱寂,我們卻似乎聽到了這位年僅20歲的青年學子心在翻騰。

二、三首則回想離家之後一路的見聞感觸。第二首的情緒與一年前所寫的「還家未久又離家,日暮新愁分外加」完全一脈相承。不過這裡是由暮色之中,從船上看到的老圃之竹籬茅舍,聯想到故鄉的老屋宅院,進而想起在家時親人們朝夕聚首的安樂,思念之極而生反問:「抱瓮何時更養花?」魯迅青少年時代就愛花,也精心採集、培植過不少花草。這裡提及「養花」這種閒情瑣事,流露出細膩深刻的意思:對故居宅院中的花草尚如此珍惜留戀,何況高堂、手足?連往昔生活中如此微不足道的情趣都依戀不已,那麼與整個故鄉、所有親人離別的 「悵然」 程度,也就不難具體地感受了。

第三首是以旅途中夜風鼓帆、水鳥鳴逝為背景,寫風、浪、船、鳥引出的感慨,與前面的夜半夢憶、日暮沉思相比,這一首詩情緒更波動。流逝的是風、是水、更是青春年華。在為生計、為前途、也為家人奔波忙碌的的旅途上,思念諸弟固然是十分突出的一種情緒,所以小小的水鳥脊令在眼前飛、耳旁叫,也會令詩人久久凝視、細細品味,而心裡很是羨慕;但乘着春風、劃開煙波而疾駛的小舟,正載着青年的魯迅走向人生。他嚮往脊令鳥兄弟相從,「時隨帆頂過長天」;更嚮往與諸弟像這些相親相愛的鳥兒一樣,一展羽翼,飛向高遠的明天。一種隱含的情味,即對未來嚮往追求帶來的青年人特有的心態,在流動的時空、開闊的意象中起伏動盪。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我們改一個字,用以形容魯迅此時邁向未來的身姿步履: 「行」如不及,猶恐失之。所以他才會嘆惜「春風容易送韶年」,才目送脊令飛過長天。思鄉懷弟之情確實十分之濃,但成長中的躁動、追尋時的不安,不是仍然如大江,「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從字裡行間透出了青春的消息嗎?

當然,和成年以後魯迅的思想、文學成就相比,這組詩只不過是他青年時代尚未確立革命目標之前的思想、情緒之反映。但在執着與深切方面,又讓人感到完全是同一個人。偉大的詩人生下來第一聲啼哭當然不會就是一首天才的詩,「英雄未必忘家」、「無情未必真豪傑」——這些全是魯迅說過、引用過的話。讀《別諸弟三首》,也就能使我們更多地了解魯迅的成長過程和他的全部人格情操,體察他豐富的情感世界。[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