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州民》唐朝·白居易
《別州民》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前四句寫杭州父老擋住道路,設盛宴送別的場面。後四句寫詩人向杭州父老告別,送別者淚水潸然,告別者情意真摯。這首詩雖有用典,但語言風格仍不離樸實通俗,通篇敘事,而又將深切情感寄寓其間。
[1] 作品名稱 別州民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白氏長慶集》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目錄
作品原文
別州民⑴
耆老⑵遮歸路,壺漿⑶滿別筵⑷。
甘棠⑸一無樹,那得淚潸然⑹。
稅重多貧戶,農飢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⑺,與汝救凶年。
注釋譯文
⑴州民:杭州之民。
⑵耆(qí)老:地方鄉紳,年長者。 ⑶壺漿:代酒。 ⑷別筵(yán):離別筵席。 ⑸甘棠(táng):《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此後,「甘棠」亦象徵對德政清明之官員的懷念。 ⑹潸(shān)然:淚漣漣。 ⑺唯留一湖水:作者曾修西湖堤,蓄水防旱,故言。
白話譯文
父老們遮住去路,筵席上擺滿酒杯。
我沒辦什麼好事,哪來惜別的眼淚。
薄田養不活饑民,窮人負擔着重稅。
只留下一片湖水,為你們消除旱災。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至長慶四年(824年),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在任三年中,他替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疏浚六口舊井,供人民飲用;在西湖加築長堤,攔洪蓄水,使湖周農田免受旱澇威脅等。這首詩作於長慶四年(824年)五月,是作者離杭時寫的告別詩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