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于一爽,女,文化编辑,专栏作家,媒体人,就职于凤凰网。
人物简介
于一爽,1984年生于北京,于一爽,作家、媒体人。她出过两本书,结过一次婚,喝过很多酒,做过传媒,水瓶座,问奇怪的问题,爱信仰中"怀疑"的部分。
作品
结集成书:《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这本小说集,应该是认识我老公之后写的,从2011年年底到2013年年底,差不多两年。《头等舱》,《俩人》,《看电视》,《自行车》,《打炮》,《同学聚会》,《钓鱼岛》和《地三鲜盖饭》,《动物园》,《酒店》,《长颈鹿》《云像没有犄角和尾巴瘸了腿的长颈鹿》,《三里屯》,《马桶垫》,《每个混蛋都很悲伤》。
创作思路
虽然没有人说虚构是判断小说好和不好的标准,但是我觉得虚构还是很重要。然后有一个词我觉得被广告界用坏了--创意,我觉得小说里还是需要很多创意的。这是韩东跟我说的。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可能有时候只是一个点,比如有一篇,一个女的很喜欢一个男的,但她最后见了这个男的老婆跟他说,你不要离婚,因为她觉得他老婆也配得到爱情,只有这一句话,来自于我生活中,我真的跟一个男的说过,可是前前后后连接起来的差不多一万字的小说,好像都为了到达这句话编的吧。 [1]
人物评价
张定浩评论一爽小说头一句"我喜欢她小说里一种轻的东西"。"轻"是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启示录》提出的跟"重"相对的同样高明的艺术,是一种"灵悟美"。我愿意理解一爽是属于中国的80后城市现代派,就像她小说封面的那句总结:"我不会构造故事,而是顺其自然,不是我在写故事,是故事本身就那样,我只是复述出来。人物也是,里面的人物不那么挣扎纠结,好像生活随便怎样他们照样那样,没有愤怒也没有好奇"。
作家曹寇这样评价于一爽:"她是我见过的最为真诚同时又让我难以捉摸的女作家。""难以捉摸"或许是于一爽留给人的深刻印象之一。这个印象既体现在她日常的那些闪烁着智慧与歧义的微博中,同时也体现在她的小说里。这位从"写博客"开始写作道路、"没有任何乡村体验"的都市作家,文字却呈现出某种传统的温厚质地。她的写作似乎轻易地就滤去了时代的浮华,直抵城市人的内心褶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