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黔灵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枣山路187号,建于1957年,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贵阳市中心1.5千米,面积426万平方米。

气候类型

黔灵山一带大气候背景处于高原地带,具有与典型中亚热带地区有所不同的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沛、生长期长,年均气温15.3℃,一月均温4.9℃,最高气温33-34℃,最低气温4―5℃,无霜期270天。

地形地貌

黔灵山属黔中山原中部的一部分,园区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海拔在1100米—1396米之间,地形各有起伏,相对高差不大,约200米左右。黔灵山公园山体有:白象岭、八角岩、大罗岭、象王山、七冲岭、檀山、杖钵山。其中大罗岭海拔高1396米,是园内及贵阳中心区西北第一高峰。

黔灵山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在不大的范围内出露较多的地层,包括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上统吴家坪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安顺组,中统贵阳组及上统三桥组、二桥组和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群。 1944年4月,经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黔灵山弘福寺寺址属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窑”。在地貌上黔灵山一带为浅切割的低山丘陵,地貌变化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影响,形成若干种地貌类型,成为其它自然地理成分及整修自然景观发育的基本骨架。本区岩石包括碳酸盐岩和非碳酸盐岩两大类。地貌类型按照成因的不同,分为岩溶地貌和常态侵蚀地貌两类。

生态资源

植物资源

黔灵山植被以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自然更新的次生植物为主。植物已知共计128科350属,其种数约占贵州省植物的8.17%,(其中蕨类植物占10.12%,裸子植物占26.56%,被子植物占8.06%)。 黔灵山公园内有各种植物1500余种,其中有贵州特产并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如半枫荷、银杏、琪桐、水杉、秃杉、鹅耳杨等;稀有植物有岩生红豆树;观赏植物价值较高的有马尾松、珊朴、云南梅、灯台树、火棘、汤饭子等;还有药用价值较高的苍耳、菌陈蒿、千里光、蒲公英、麦冬,以及蕨类植物、食用木油茶等。

动物资源

黔灵山公园各处鸟类繁多,猴群时现。猕猴主要活动于七星潭喂猴场及弘福寺周围。黔灵山公园鸟类多达102种,分布在山谷、黔灵湖及其上游的湿地。102种鸟类隶属11目35科,稀有鸟类占总种数71.6%。其中留鸟63种,占鸟类总种数的61.8%,其余为候鸟和旅鸟;从区系从属来看,有东洋种52种,占总种数的51%,古北种和广布种分别为20种和30种。 黔灵山公园动物园有黑熊、金钱豹、非洲冠鹤、孔雀等70个动物种类共400余只。

水资源

黔灵山地区由于岩石组合多样、构造复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也较复杂。公园内有较多的地下水出露地表形成井泉,形成大罗溪、七星潭谷地以及动物园谷地中溪水;泉眼众多水质良好,主要有圣泉、檀泉、白象泉、冷翠泉、大罗泉等。黔灵湖为人工水库,蓄水面积约22万平方米。圣泉附近有其他泉眼出现。

景区简介

黔灵山公园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而得名。黔灵山由弘福寺、黔灵湖、三岭湾等六个大的浏览区构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黔灵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体池等古迹,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药材。[1]

主要景点

弘福寺

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之一。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赤松和尚创建。“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求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 沿九曲径,经二十四拐,可抵达弘福寺。弘福寺主要建筑有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有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建筑72座,加上放生池与茶楼等处,占地近11433平方米。径旁摩崖石刻不绝,其中“虎”字高6米余,题名岱山赵德昌书,实为清著名书画家孙清彦(竹雅)代笔。寺后象王岭望城台上(海拔1270米),建有“瞰筑亭”(1986年春刘海粟大师亲书)。

猕猴园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中西上式建筑,包括会议室、招待所等。解放后,此处一度作为贵阳市人民政府的临时办公场所。1957年黔灵公园建园,该地即划归公园管理。1985年,政府投投资对此处进行了整修,拆除原招待所,配以长廊及江南亭榭,以供游人休息及欣赏。1991年,公园在该景区建成城市公园野生猕猴观赏园。尔后,公园在此进行野生猕猴散养的科研,经过十余载的努力,猕猴从当初的20余只发展到五大群,300余只。到2010年,这一数量增加到了500只以上,最大的猴群猕猴数量超过200只。

麒麟洞

原名唐山洞,因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故又称麒麟洞。洞穴宽敞,可容百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洞前曾建一庙宇,称为白衣庵。当年镇守贵州的太监杨金曾为此洞写景有云:“白云深处一唐川,枕石烟萝洞口莲”,“千重岚气千峰翠,万颗垂珠万象悬”足见此洞明代就已为游人所重。白衣庵迭经废坏,现已改筑精舍,面山临涧。洞口石壁,藤葛缭绕,有似织帘;阶前双桂,临秋扬芳,小院精雅,饶有幽趣。1941年5月至1942年10月和1949年2月至8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关押于此。1985年这里设立了张、杨二将军文物陈列室,恢复了他们当年在此的卧室,内陈珍贵的历史文物、图片物资,并简要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经过和两位名将被关押的情况。1982年2月23日,麒麟洞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4月,麒麟洞被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七星潭

七星潭源于檀山泉,泉水从麒麟洞涌出至公园正大门,形成七个潭,取北斗七星作潭名,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赤松和尚曾咏诗赞道:“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

黔灵山公园动物园

黔灵山公园动物园坐落在杖钵锋山坳台地上,是一繁育、研究野生动物的园地,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75500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从大门向后呈台地形上升。依山顺谷修建各种笼舍和饲养场,建有黑叶猴馆、熊猫标本陈列室、狮虎馆、熊池、鹿园等,笼舍面积3300平方米。展示有各种珍稀动物,其中有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孔雀、驼鸟、鸸鹋、大天鹅、羚牛等,有贵州特有的名贵动物华南虎、黑叶猴、长尾雉、红腹锦鸡、白鹇等。 在饲养和繁殖野生动物方面,动物园成功的繁殖了51头华南虎,支援了国内13个城市动物园,并曾出口到苏丹、朝鲜等地。

黔灵湖

黔灵湖于1954年拦大罗溪水筑坝而成,湖面积28万平方米。 黔灵湖畔还可游览“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明代就被列入贵阳八景之一的“圣泉流云”。

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56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碑前广场宽64米,长34米,可容万余人。台阶6层,58级,最高一层耸立着高约30米的石碑,碑上李子光书写的“解放贵州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十二字。石碑顶端为两层,呈塔型,每一层均有四只翘角,下刻半圆型石花和一枚五星。碑座呈正方形,边长4.2米,高1.5米,四面中间雕刻有一花环,花环两旁为系着的红绸,以一定的弧度伸向两边,边向下垂挂,两侧雕刻有齿轮、稻谷、麦穗组成的图案。石阶三重,分别筑有雕花石柱、石拦,离碑座高1.2米的上端,四面雕刻有白云托着的和平鸽两只。齿轮象征着工人阶级,旋转的齿轮仿佛带动着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稻谷、麦穗象征农民阶级,同时也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花环则寄托了人民对浴血奋战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衰思;鸽子象征着祖国和平、安宁;五星则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关刀岩

关刀岩位于黔灵山公园东北角,南与小梅湾相连,西侧紧贴贵州省人民政府,有道路与中华北路相通。

小梅湾景区

周边山岭多为松树林,部分为阔叶林,谷中则以竹林为主,另有部分银杏林。

九曲径

九曲径乃通往弘福寺之山道,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开辟成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贵州布政使、按察使陈大文倡导重修。咸丰五年(1855年)主刹悟证募化修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拨款拓宽加固。曲径依山势越悬崖峭壁筑石而成,凡石阶三百八十三,十数步一折,数十步一曲,经九道险峻的“之”字拐,始达弘福寺山门,故称“九曲”石径通幽,九曲径沿径有“古佛洞”、“吹螺壁”、“响石洞”、“杨柳井”、“洗钵池”、“翠竹龙潭”等自然景观,又有“第一山”、“黔灵胜景”、“多行好事,广积阴功”、“虎”等历代名家摩崖石刻和“亭”、“灵官亭”、“一泉亭”等人文景观,不时还有猕猴于路旁乞食。

圣泉

黔灵山中的“圣泉”亦称“百盈泉”、“漏勺泉”,位于黔灵山湖西南约600米的黔灵乡三桥村境内的下五里,海拔1180米,比黔灵湖水面海拔1090米高出约90米。圣泉从山腰两山夹峙的一个洼地边缘的石罅中渗出,一天中盈缩百余次,故称“百盈泉”。圣泉在明代就已成为“贵阳八景”之一,名曰“圣泉流云”。

檀泉

檀泉位于黔灵山公园麒麟洞东侧。据《云岩区志》记载,该泉始建于清代以前。井前为一水池,井水静止不动,边上有泉水流向水池。

白象泉

白象泉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黔灵山公园白象岭脚的荷花池畔,始建于清代以前。据古代传说,喝了白象泉泉水不只能防止生病,还能消灾免难。

月亮井

月亮井位于黔灵山公园弘福寺后门正下方,康熙三十年(1691年)凿此月亮井。

人文历史

黔灵山寺之开创后,又经过三十年的擘划经营,黔灵山遂成为贵州第一名区。时人以为“遥映天童、曹溪、庐埠、嵩少,并传不朽;且上续鸡足、峨眉,直追西域,是又在嗣赤松之者”。赤松亦有题壁诗二首,自述黔灵胜景:“青山隐隐白云横,一片闲花野色晴。溪上数椽茅屋隐,绿阴清画有书声。”“翠嶂清溪跨白牛,乐眠水草已忘忧。横吹铁笛无腔调,水月松风一韵收。”

老一代国家领导人曾登黔灵山峰作诗。董必武诗:“竞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脚尚称顽。泉清树古叶微脱,寺外双峰峙若关”。朱德诗:“黔灵山上望贵阳,十年建设换新装。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被软禁于麒麟洞内。张学良(1901年—2001年)著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主要组织之一。字汉卿,号毅庵。张学良1941年5月至1942年2月囚居在贵阳的麒麟洞。1941年4月9日,蒋介石、蒋经国父子在此会晤囚禁于麒麟洞的张学良将军,并留宿一夜。 1942年2月,张学良又迁往贵州开阳县刘育乡。

据弘治 《贵州图经新志》 记载:圣泉为明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镇远侯顾成所辟。志文云:“圣泉在治城西五里,水自山麓涌出,消长不一。镇远侯顾成甃石为池,覆以亭,池中置一石鼓,以验消长。其流溉田数百亩。亭侧有观音堂,郡人岁时游观焉。” 圣泉属于间歇泉,一昼夜盈缩约百次,古人称“百盈泉”、“百刻泉”,为“奇泉”中之“奇泉”。圣泉为贵阳遗留下最早的古迹之一,利用它来供游人观赏是在明初,圣泉比甲秀楼、东山、黔灵山的兴建还早。圣泉有着丰富的人文史料,明清著名游记,笔记,如徐霞客《黔游日记》、陈鼎《黔游记》、王士禛《池北偶谈》、檀萃《黔囊》和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等皆有记载;历代诗人墨客,明代学者(四川籍状元)杨升庵、清代爱国诗人贝清乔(曾抗击英侵略军)、贵州著名诗人吴中蕃、郑珍等咸来题咏,贵州该地还流传不少有关圣泉的传说。史料上还记载:因为游客不断,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当地民众集资修下五里路,并刻有“永垂万古”的修路碑。

贵阳(专指贵阳老城区南明和云岩)历代留传有文字记载的吟咏贵阳景物的诗句中,吟咏黔灵景物的有40多首,为贵阳之最。 贵阳(专指贵阳老城区南明和云岩)已发现的摩崖石刻有48处,云岩区境内有33处,其中黔灵山公园占21处,历代文人、政要在黔灵山公园内留下墨宝或史迹的有10人,分别是:徐霞客、李四光、刘海粟、张学良、杨虎臣、蒋介石、朱德、董必武、江泽民、赵朴初,也为贵阳公园之最。[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