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馓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馓子

中文学名:馓子

馓子

馓子,又称食馓、捻具、寒具,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馓子色泽黄亮,层叠陈列,轻巧美观,干吃香脆可口,泡过牛奶豆浆后入口即化。

中文名 馓子

分 类 民间小吃,特色小吃

口 味 酥脆香甜

主要食材 水,面粉,食用油,食用盐等

别 名 麻胡子

做法

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许食盐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饧面、切条,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食用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

然后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

营养价值

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条炸制而成,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属高热量、高油脂类食物,不宜多食。

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火时食用的“寒具”即为馓子。那时候,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快餐,既是为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饵,有𫗠𫗮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词人、美食家林洪考证:“粔籹乃蜜面而少润者”“𫗠𫗮乃寒具食,无可疑也”。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谷部》记载:“寒具即食馓也,以糯粉和面,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钏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新中国成立后,寒食节逐步与清明节融合在一天,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也早已遗失,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喜爱,时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时令食品。

滕州馓子

滕州馓子,起源于19世纪末,当地主要以韩、赵、胡、薛几家馓子为主,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馓子作为走亲访友、看望长辈、逢年过节的必备食品。皇娘沟一个800余人的村庄,在馓子这门传统食品手艺最繁荣的时候,

经营馓子的家庭作坊一度达到一百多户,滕州谚语“喝粥泡馓子”便来源于此。

味道正宗,市场上主要流行细条馓子,本地又称焦条馓子,这是80年代以后,根据人们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点为外地人而创新的一款品种2018年皇娘沟馓子采用的炸馓子技术仍是流传了两百多年的老技艺,口味正宗,外脆里香。

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们追求新鲜美食的同时,对这种传统食品的喜好已经远不如从前。传承两百多年的技艺也濒临年久失传,尤其是从事炸馓子这一食品行业的人大幅减少,利润低,保护政策的缺失。

衡水馓子

衡水的油炸馓子以其香脆、咸淡适中、馓条纤细、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人们的喜爱。因售出时多扎成蝴蝶形,故又名蝴蝶馓子。

衡水的蝴蝶馓子外型美观,口感颇佳。董仲舒在衡水任职期间喜食这种馓子。

衡水民间常用馓子泡汤,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疗小儿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热后配馓子汤送下,治疗红痢不止。尤其是产后妇女,在月子里喝红糖茶泡馓子,以利于散腹中之瘀。

不过衡水最喜爱的食法直接吃馓子,有时配以稀粥,吃起来惬意舒坦。[1]

参考文献

  1. [1],下厨网, 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