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鞍斑蝴蝶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鞍斑蝴蝶鱼 学 名  : Chaetodon ephippium 又称鞭蝴蝶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

俗 名  : 月光蝶、蝶仔(台东)、红司公(澎湖)、米统仔(澎湖) 。

地理分布 :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自可可斯-基林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北到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包括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台湾分布 : 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见其踪迹。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目: 蝴蝶鱼目 Chaetodontiformes

科: 蝴蝶鱼科 Chaetodontidae

属: 蝴蝶鱼属 Chaetodon

种: 鞍斑蝴蝶鱼 C. ephippium

形态特征

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吻尖而突出,但不延长为管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上颌齿具6-8列,下颌齿约7-10列。体被中大型鳞片;侧线向上陡昇至背鳍第IX-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XIV,软条21-24(通常为XIII,23-24);臀鳍硬棘III,软条20-22(通常为21)。

体前部灰褐色,后部黄色;体下半部具6-7列纵向褐纹;体后上方具一大形卵形黑斑,覆盖背鳍的大部份,黑斑下缘另具有宽白缘。幼鱼具黑色眼带,随著成长逐渐消失,仅于眼部仍具有些许痕迹;幼鱼尾柄亦具有伪装的眼点,但随著成长而完全消失。背鳍末缘延长如丝,且与尾柄皆具橙色带缘;臀鳍白色而其橙色带及黄色缘;尾鳍上下及末端皆具黄色至橙色缘。[1]

栖所生态

栖息于潟湖、清澈浅水域及面海的珊瑚礁区。单独、成对或群集成一小群而一起觅食,杂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珊瑚虫、鱼卵及藻类碎片为食。

渔业利用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幼鱼较易存活于水族箱内,成鱼不易驯饵。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沈等, 1993) Randall, J. E. etc. 1981 沈世杰 编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参考资料

  1. [1]台湾鱼类资料库-鞍斑蝴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