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志
陈忠志
陈忠志 | |
---|---|
出生 |
1935年 广西贵港市 |
逝世 | 2008年07月9日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授、画家 |
陈忠志,1935年生于广西[1]。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早期受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的影响,后来受长安画派主将赵望云、石鲁等人艺术的感染,加上他在黄土高原的生活体验,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陈忠志,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1935年生于广西贵港市,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专。代表作《黄河儿女》编入全国通用小学语文课本,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国际荣誉金奖;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3]。
目录
人物简介
陈忠志,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35年生于广西贵港,1956年毕业于中南 美专,代表作<黄河儿女>编入全国通用小学语文课本,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国际荣誉金奖: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 画展”。代表作<黄河之鹰>于1960年以国务院总理名义赠朝鲜;前北京市委书记,诗人邓拓在北京日报上撰文“美术创作的中国风格与中国道路”中第一位被首肯赞 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邵大箴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撰文“质朴自然、雄健大方”中称:自五·四以来,陈忠志继徐悲鸿、蒋兆和等人之后,在振兴现代水 墨人物画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长安画家陈忠志》以中、英、日、粤语向全球播出。2002年中央电视台再次以《陈忠志与黄河儿 女》专题片在文化与生活栏目播出。2008年7月9日逝世。
人物生平
1935年2月生于广西贵县。 1951年7月考入广州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同年参加广东土改运动。
1953年7月调入中南美专学习。
1956年7月,毕业作品油画《山村早晨的喜悦》及插图《雨》双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并双获中南青年美展二等奖。 毕业于中南美专,同年分配到西北艺术学院任教。
1956年7月,毕业作品油画<山村早晨的喜悦>及插图《雨》双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并双获中南青年美展二等奖。
1957年2月,开始合伙建立中国画系,编写教材教案。3月,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油画作品《山村早晨的喜悦》。
1958年2月,下放到陕北锻炼体验生活。
1960年6月,创作《黄河之鹰》入选全国美展,并出国巡回展,后以国务院总理名义赠朝鲜;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邓拓在北京日报(60年7月10日)撰文“美术创作中的中国风格与中国道路”中被第一人热情评论(同时提名的有石鲁、陈秋草等人)。同届入选全国美展的还有本人《送跃进粮》。
1964年创作《评五好社员》入选全国美展。 “美术”杂志1964年6期及1965年1期连续刊发《评五好社员》,人民日报对此作品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1966年作品《评五好社员》被杂志《人民中国》作为1966年第一期封面。
1977年创作《人民胜利了》入选全国美展。创作《黄河儿女》入选全国美展。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天津、辽宁、浙江等人美纷纷出版单副画、专刊。编入全国通用语文本第四、五册课内(语文课中易名《望着远方》),之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文汇报”、“美术”……等报刊连年有发表。
1978年8月,作品编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胜利前进》大型画册。 1981年3月,任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创作《功勋与流逝》。人物作品被人民日报增刊《大地》整版刊发。7月,创作《功勋与流逝》。8月,作品赴日本参加《国际水墨画研究展》。
1982年12月,批准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3年人民日报以“雅似春光”为题对其作品进行评论报道。3月,出访日本。12月,论文“中国写意人物画教学体会”在美术论集第二集发表。
1984年创作《黄河源头》入选全国美展。
1985年美国、加拿大、日本部分媒体对作品进行了全面报道,其中美国《加华时报》以“陈忠志人物画有新风”为题对其作品进行了赞誉。 1986年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河儿女》复制品在英国爱丁堡博物馆展览。入编由商务印书馆编著的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国美术家传记《现代中国画家百人传》。
1987年创作《创造的双手》;创作《蜂恋奏鸣曲》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88年10月,参加在台北“长安画派源流展”。11月,在台北举办个展。
1991年创作《黄土雪》。创作《宽厚的草原》获加拿大枫叶奖。人民画报、中国画报以“笔墨情怀—陈忠志”等为题,并以多国文字对作品进行报道。
1991年创作《宽厚的草原》获加拿大枫叶奖。
1992年创作《打草鞋》。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摄制《长安画家陈忠志》专题片、由央视一套、二套、四套、卫视《龙之乡》、《华夏掠影》等栏目用英、汉、日、粤语向海内外播出。8月,人民日报刊登《自然质朴、雄健大方》为题的评论文章,并配发作品《草原的风》。9月,由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11月,光明日报刊登《自然质朴、雄健大方》,并配发作品《地动山摇》。
1994年论文“精神内涵—中国画之魂”在“美术”发表。
1995年美国名人传记协会《世界500名有影响的领导人》提名。 1996年获美国名人协会提名96AB1杰出成就金奖。11月,人民日报刊登《活的传统艺术》的评论文章,并配发作品《林梢》。
1996年获美国名人协会提名96AB1杰出成就金奖。
1997年第一批加入中国美协国际互联网。7月,创作《雪百年国耻》入选中央文化部主办的“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画展”。
1999年《黄河儿女》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评选中“国际荣誉金奖”。
1999年《黄河儿女》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评选中“国际荣誉金奖”。
2000年中央电视台《文化与生活》栏目播出《陈忠志和他的黄河儿女》专题片。
2001年7月,创作《一位老人》入选“延安颂”美展并获一等奖。9月,《黄河儿女》入选中央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创作《我愿化作和平鸽》参加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1年7月,创作《一位老人》入选“延安颂”美展并获一等奖。
2003年作品《创造的双手》参加第二届全国画院双年展。
2005年入选“陕西当代国画名家优秀作品展”。11月,经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以418万元的价格把《黄河儿女》成功拍出。
2005年入选“陕西当代国画名家优秀作品展”
200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陈忠志画展”。
艺术追求
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是陈忠志的追求,除过不可避免的商品性质需要外。对于自己的过去,也尽可能地不重复,重复的风格式样让人总有点厌倦,这是陈忠志的作品无定格的特征,没有固定的个人面貌,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画的基因,中国画的气味,中国画的韵律。陈忠志的模式是要传承,但不同于古人;要吸取,但不同于洋人;要时代气脉,但不同于大潮;要有法,但又无法。 崇尚写意,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可以是写意的,想象构成的题材更是写意的,因为它不是生活的本来式样,不是客观本来的面貌,但又不是闭起门来的空想,是一种境界,是有来自许多间接生活,来自许多姐妹艺术的灵性。音乐、舞蹈、诗歌、戏剧……把音符变成凝固的点线,把休止变为空白,把音色变为冷暖;舞姿的奔放或含蓄,变成笔墨倾泻或凝练的指使;诗的韵律,造就画的气韵,不着之处,即使落虚,亦感实而不空。大象无形,是主客体碰撞的火花,不全是具象,也不全是抽象。
艺术形式是个性的迸发,精神内涵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血脉,就是陈忠志追求的目标。
艺术形式与精神内涵本是艺术创造中不可分割的机体,也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表里一致,表里统一,是事物构成的定律。
作品特色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忠志,几十年来,围绕着“打进去,打出来”的课题,在中国画领域辛勤探索,为现代水墨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陈忠志擅长人物,也画花鸟山水。他的人物画的一大特点,是有民族气派。他是一位谙熟中国画传统的画家。他既掌握了写意文入画的技巧,又对汉唐传统绘画有很深研究。他作画很注意笔墨,把文人画笔墨的放纵、简练运用到现代人物的创造中。他笔下的线之所以刚劲有力又灵动活泼,无不得益于他自由的书写即书法运笔入画的能力。在充分发挥传统绘画线造型技巧的同时,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从西方引进来的素描造型,他既反对用素描来取代传统的线,也反对固守线造型而否定素描的引进。他认为这两者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所在在陈忠志作品中,很有民族特色的人物造型,很自然地融入了西方的写实技巧。我以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现代人物画的创造,常常出现两种偏向:一味复古,迷恋简笔写意而忽视形的塑造;或者,机械地把写实的素描造型引进中国画,丧失传统人物画固有的特色。在陈忠志的人物画作品中,传统线和西画块面结合得水乳交融,毫无牵强附会之感。所以,我认为兼有中西之长,是他的人物画的另一特色。
文人画中的人物画,和山水相比较,传统比较薄弱,除了写实造型不够充分,还缺少汉唐人物的气势。这是文人画脱离现实所造成的后果。“五四”以来,徐悲鸿、蒋兆和、石鲁、叶浅予等人,在振兴现代人物画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陈忠志继续这一革新路线,他自觉地在人物造型,在画面构图中,增强整体的气势。读他的画,不论是《黄河源头》、《宽厚的草原》还是《地动山摇》、《沐浴》,都觉得气满意足,很有内在的力量。这气势、这力量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陈忠志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也善于把生活中的美提炼为艺术的美。他对形式规律很有研究,特别在解决静与动,虚与实的关系上,很有创造性。描绘安塞腰鼓红火场面的《地动山摇》用大写意的笔墨,画了几个人物,但那壮阔的景象和活跃的气氛,都充溢于画面。不同姿式人物的组合、别具匠心的空间设计、还有色彩的大胆配置、使画面意和气相互贯穿、有张有弛、繁繁简简、虚虚实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陈忠志的作品,有的是出自深思熟虑的构想和创造,有的则是即兴的感情抒发。他善于在作画过程中驰骋想象,发挥随机应变的本领。我很欣赏他的《沐浴》、《老房东》等人物小品和近年来画的不少山水花鸟,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笔墨技巧和情趣,似有意,也似无意,随兴所至,形到意到,显示出作者创造过程中酣畅的快意和激越的感情。
陈忠志的作品,人物也好,山水、花鸟也好,之所以能动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善于在可以感知的形象中传达自己的感情。他从不画自己感受不深的物象。他总是对所描绘的客观物象深入观察和体验,一直到感情有所触动,产生共鸣和启发,才开始动笔。他在画中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即主观和客观统一,情与景交融的境界。
在长安画派中,陈忠志的画既自然质朴又有抒情意味,也雄健大方和有宏健气势,可谓独树一帜、个性鲜明。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广泛的好评是很自然的。我相信,这位功底很深,又有创新锐气的画家,在未来的岁月里,还会有更大的作为。他一定会为人们奉献出更美妙的精品。
拍卖作品
“真是舍不得呀!”尽管卖出了418万人民币的“天价”,著名国画家、西安美院教授陈忠志还是在为自己的《黄河儿女》易主而惋惜,因为毕竟“自己珍藏了近30年了”。 2005年11月06日,随着拍卖师的一锤定音,陈忠志的代表作《黄河儿女》以418万元的价格宣告成交,其中包含38万元的佣金。据拍卖方北京华辰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菡介绍,这幅历史题材名作从竞拍一开始就受到买家的一路追捧,最后力压群雄而成为“标王”,“一起参与拍卖的还有陈逸飞的遗作,更有著名的<毛主席视察农机馆>,这幅《黄河儿女》确实厉害。”李小菡表示,“别说是在这一场拍卖会,418万元的成交价在这几年都不多见。毕竟,随着时间推移、健在的名家越来越少,这类历史题材名作也越发物以稀为贵。”
如果说起《黄河儿女》,有些人可能不甚了解,但很多人一定会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课本中《望着远方》一文的插图。谈到此画的创作过程,陈忠志仍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初,省里成立了一个专门创作毛主席在延安13年的历史题材画的创作组,我当时就是组里的成员。我偶然看到一个文字资料,说毛主席当年在佳县黄河岸边视察时,见到孩子们好奇,就让他们挨个拿着他的望远镜观望。”陈忠志1974年开始下笔,而其间,“为了找上画的小孩形象,我跑遍了佳县的所有小学”。最终历时3年完成,并于197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时,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亮相。“展出那天,这幅画前面的观众黑压压一片,都快压倒三角架了。” 据了解,尽管陕西画家的作品近年来颇受收藏家的青睐,但像《黄河儿女》这样以天价成交的拍品,仍是屈指可数的。
人物逝世
2008年07月9日清晨,长安画派著名画家陈忠志因突发心肌梗塞,在西安美术学院的家中逝世,享年74岁。
获悉陈忠志逝世的消息后,07月12日,赵振川、杨晓阳、王西京、萧焕、姜怡翔、刘永杰、罗金保等书画界知名人士及其亲朋、学生前往家中吊唁。陈忠志的学生、西安美院教授刘永杰说:“陈老师毕生专注于书画事业,他心地善良,为人大度,是大家非常尊敬的前辈画家。”
陈忠志对于国画艺术的执著和追求,没有因年岁的增大和病痛的搅扰而中断,就在他去世的前几天,还对他的学生、西安美院教授罗金保说,很想去四川地震灾区看一看,创作一些作品。“老师说,很久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写实创作了,自己也很想为四川灾区做点什么。”回想起这些,罗金保有些哽咽。据悉,陈忠志追悼会初定于2008年7月13日早8:30在三兆殡仪馆举行。
作品赏析
视频
陈忠志、马云、王西京等名师师教上传于 2021-09-08
参考来源
- ↑ 陈忠志,1935年生于广西,孔夫子旧书网 - book.kongfz.com/1... - 2019-5-17
- ↑ 陈忠志,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新浪博客 - blog.sina.com.cn/s... - 2012-5-24
- ↑ 作品入选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搜狐 - roll.sohu.com/20130...- 201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