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罐驿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罐驿镇地处九龙坡区西南部,属主城区,紧靠长江黄金水道,东、南与重庆江津市毗邻,西靠九龙坡区西彭镇,北与重庆市大渡口区接壤,全镇面积23.2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总人口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万人,城镇面积2.53平方公里。
简介
铜罐驿镇位于九龙坡区南部,长江北岸,距区政府25千米。辖第一、第二2个社区,双骑龙、建设、观音桥、陡石塔、新合、大碑、黄金堡7个行政村。成渝铁路,襄渝铁路过境并设站,设有长江客货轮码头。
1930年设铜罐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置乡,1994年建镇。1995年初由原巴县划归九龙坡区管辖。1997年,面积为22.8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双龙、骑龙、建设、石坝子、观音桥、农兴、陡石塔、果园、滴水岩、大碑、仓坝子、黄金堡、汤家沱13个行政村和以序数命名的7个居委会。铜罐驿镇北与陶家镇接壤,紧邻大渡口区,西和西彭镇相连,与江津市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交通优势明显。
基础设施情况
镇内有冬帽、农汤公路等6条公路,2006年按城市干道标准修建的铜陶公路,建成后距杨家坪仅35公里。镇内有水厂2个,日供水量达3万吨;天然气输气管道2条,日供气量25万立方米;镇内及周边有变电站3座,可供电源15000千伏安。铜罐驿镇紧靠长江黄金水道,沿江地带长达7.5公里,在“十一五”期间,将建设铜罐驿港区,实现水运与公路、铁路运输相结合,形成仓储物流中心,预计年吞吐量可达1000万吨以上。
工业介绍
铜罐驿是传统工业重镇,存量资产丰富,镇域内有重庆和邦碱胺有限公司、重庆康华运输公司、重庆冬笋轻质建材有限公司、重庆红恩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等市、区属及乡镇企业42家,其中以重庆和邦碱胺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企业拥有强大的合成氨、纯碱等化工产品及复合肥的生产能力。碱胺公司年产30万吨的高效复合肥项目已获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其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在化工行业的带动下,包装、运输行业发展迅速。镇内工业存量资产多。铜罐驿镇是传统的工业重镇,镇内有原重庆罐头食品总厂、重庆市第一建材厂、四川石油管理局重庆化工厂等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但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管理不善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企业处于停、破产状态,其闲置的厂房、设备、土地等资产逾2亿元,生产用地就达600多亩,而且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城镇周边1.1平方公里的城镇拓展区已完成了规划,可直接用于生产建设。
农业介绍
镇内的农业以柑橘为主,柑橘种植历史悠久,全镇农业人口1.5万人,耕地面积12628.9亩,其中果林地7000余亩,集中于三个村,形成了天然的柑橘园。农业以水果为主,水果以柑橘为主。种植柑橘历史悠久,被九龙坡区命名为“果文化之乡”。生产的红桔曾作为贡品,被清朝康熙赐名为“大红袍”,在计划经济年代作为出口商品远销前苏联。现全镇水果年产量为2600吨,其中柑橘2000吨。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坚持举办以体验采摘乐趣为特色的“重庆都市后花园,铜罐驿金秋采果节”。镇域内有一条贯穿柑橘园的大溪河,是主城区内为数不多的没有受到工业污染的河流之一。沿河两岸地势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农业旅游开发。
经济发展
新农村建设方面
根据区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铜罐驿镇及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制定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请有资质的规划单位对铜罐驿镇的推进村进行规划。根据每个村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做到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并切实可行。黄金堡、大碑村在编制规划上,突出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特点;着力培育休闲果业、乡村旅游及生态产业。新合村,突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点;着力培育新型工业、房产、休闲度假等产业。建设村,依托城镇拓展带动,着力发展三产,侧重以商贸、物流为主。突出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旅游发展
铜罐驿是一座千年古镇,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乡村旅游业条件成熟,在古代作为成渝之间的要道驿站起着交通枢纽的作用,有丰富的民间传说。1954年出土的巴人船棺墓葬和青铜器见证了它是古代巴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长江三峡之一的“猫儿峡”及长江奇观马脑壳,古有传谣“金剑斩龙脑,铜罐煨仔鸡”,铜罐驿因此得名。镇内有一座修建于1898年的神学院,1924年,建造了天主教堂,是重庆市第二大教堂。大溪河流域不仅自然风光秀丽,翠竹葱郁,还有开凿于清咸丰年间的“珞五洞”、“仙女凼”等文物保护单位和民间传说。在橘园周边,还有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次临委会遗址、巴人船棺葬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冬笋坝”传说、“龙脑山”除妖等美丽的传说故事。近年来,铜罐驿镇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历史人文景观丰富的优势,围绕“一河”(大溪河)“一园”(桔乡生态园),把传统农业转向发展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工业与乡村旅游业、城镇与农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1]
相关视频
美丽的铜罐驿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