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酸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网络 的图片

酸饺,乔木,高6~25米,胸径可达1.6米。

树皮褐灰色,成片状开裂。

小枝具有短柔毛:皮多孔,褐色。

互生,偶数羽状互叶,长8~18厘米。

叶对生,10~19对,长约2厘米,宽约6厘米,先端钝,微凸,基本不对称,全橼无毛。

总状花序,顶生,两性,淡黄色,有紫红色纹线。

【别名】通血图通血香木罕曼姆罗望子酸饺酸豆甜目坎。苏木科酸豆属性。

分布范围

酸角原产热带非洲,后经苏丹引入印度繁衍栽植,生长非常适宜,以致人们误认为酸角是印度土生土长的植物。

后来酸角由亚洲南部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等地。

公元前4世纪酸角曾一度风靡古埃及和希腊

在世界上所有的热带果树中,酸角分布最为广泛,除南极洲外,其它各大洲均有分布。

 别称  通血图、通血香、木罕、曼姆、罗望子、酸饺、酸豆、甜目坎。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15(-25)米,胸径30-50(-90)厘米;树皮暗灰色,不规则纵裂。

小叶小,长圆形,长1.3-2.8厘米,宽5-9毫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基部圆而偏斜,无毛。

花黄色或杂以紫红色条纹,少数 ,总花梗和花梗被黄绿色短柔毛。

小苞片2枚,长约1厘米,开花前紧包着花蕾。

萼管长约7毫米,檐部裂片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2厘米,花后反折。

花瓣倒卵形,与萼裂片近等长,边缘波状,皱折;雄蕊长1.2-1.5厘米,近基部被柔毛,花丝分离部分长约7毫米,花药椭圆形,长2.5毫米。

子房圆柱形,长约8毫米,微弯,被毛。荚果圆柱状长圆形,肿胀,棕褐色,长5-14厘米,直或弯拱,常不规则地缢缩;种子3-14颗,褐色,有光泽。花期5-8月。

果期12-翌年5月。

民族医药

【傣药】麻夯荒,马脏,麻康矿:果实治牙痛,口舌生疮,腹痛《傣医药》。麻夯荒:

果实治牙痛,口舌生疮,腹痛腹泻,蛇、虫、狗咬伤,养肝,保肝《版纳傣药》。麻夯荒,曼姆(西傣):

叶、果肉治牙痛,口舌生疮,腹痛,腹泻,蛇虫狗咬伤;玛簪,麻姜(德傣):叶治腹痛《滇药录》、《傣药录》。

【白药】孙巴紫:果肉治消化不良《滇药录》。

【景颇药】马荣希:果实治慢性胃炎,食积,消化不良 ,养肝,保肝。腹痞痛,预防中暑,小儿疳积,蛔虫症,便秘;树皮治腹泻《滇省志》。玛用西:果肉治气虚体虚,食欲不振《滇药录》。

【德昂药】功用同景颇族《滇省志》。果实用于牙痛,口舌生疮,腹痛,腹泻,蛇,虫,狗咬伤《滇药录》。

【僳僳药】四鲁九:果实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怒江药》。

【维药】塔马力印地:果实用于体倦多汗,病后体虚,视物昏花,血热妄行的出血症,食欲不振,阳痿,肠燥便秘,恶心呕吐,高血压《维药志》。酸角:果荚治中暑,食欲不振。

【基诺药】丘标阿增:树皮治痢疾,腹泻《基诺药》。

食用价值

酸角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还原糖、有机酸、果酸、矿物质(以钙、钾和磷为主,较少为镁和锌)、维生素和89种芳香物质及多种色素,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等。

种子占果实的30%,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灰分、单宁等物质。果肉除直接生食外,还可加工生产营养丰富、风味特殊、酸甜可口的高级饮料和食品,如果汁、果冻、果糖、果酱和浓缩汁、果粉。

浓缩汁用于配制生产果汁等,果粉供生产多糖食品,而且种子胚乳加工制成的多糖产品。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消食化积。

育苗与造林

2~3月育苗。播种前用温水浸种1~2天,待种子膨胀后,条播或点播,播后5天左右开始发芽,20天以后芽基本出齐。

幼苗出土后最初几天生长迅速,1个月后平均高可达15~20厘米,根深达10厘米以上,根幅5厘米×5厘米,在这期间幼苗宜稍加荫蔽。

5~6个月后苗高达50厘米,可在8~9月移苗,翌年雨季定植较好,春季换叶时也可定植。[1]

营养成分

酸角及其产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矿物质元素。

其产品果露在生产过程中未加入有机溶剂和合成色素,该饮料味酸甜适口,夏季饮用,既可清热解暑、开胃健脾,又能获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參考來源

  1. 酸角树盆栽怎么保养,盆景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