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郑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起

郑起,男,黑龙江省海伦县人,一九三二年出生,一九四六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第七连司号员。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在连队干部都负伤或牺牲后,他挺身而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他组织全连轻重武器,粉碎敌人冲击,毙伤敌60余人。全连最后剩下7名战士时,他指挥战士们把仅有的1根爆破筒和几枚手榴弹投向敌人,然后机智地吹起冲锋号,迫使敌人仓皇溃逃。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郑起

出生日期:1932年

主要成就: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

出生地:黑龙江省海伦县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简介

郑起,男,黑龙江省海伦县人,一九三二年出生,一九四六年七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七团第七连司号员。一九五一年一月三日,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在连队干部都负伤或牺牲后,他挺身而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他组织全连轻重武器,粉碎敌人冲击,毙伤敌60余人。全连最后剩下7名战士时,他指挥战士们把仅有的1根爆破筒和几枚手榴弹投向敌人,然后机智地吹起冲锋号,迫使敌人仓皇溃逃。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事迹

郑起担负阻击南逃之敌任务的志愿军347团钢铁七连,由于在英军的轰炸下,已经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七连的战士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但伤亡也十分严重,郑起吹响冲锋号,敌人疑惑,不敢进攻,转而逃跑。从此一把小号破退敌军的传奇故事,在团里一代代传承下来。

1951年新年前夕,志愿军在朝鲜东起东海岸,西至临津江200多公里的战线上,突破了敌人的38度防线。就在志愿军某部向汉城突进时,联合国军命令曾经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英军精锐部队第29旅的皇家来复枪团占据釜谷里一线有利地形,企图迟滞我军行动,掩护其主力向南逃窜。

釜谷里是个距离南朝鲜首都汉城仅30公里的小镇,是通往汉城公路上的一个重要的三岔口,对于英军来说,这个高地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因此,英军的炮火极其猛烈,高地上的一尺多厚的雪立即变成发烫的泥水。

担负阻击南逃之敌任务的志愿军347团钢铁七连,由于在英军的轰炸下,已经没有办法修筑工事和掩体,七连的战士们就在泥水中抗击着英军士兵的一次次的进攻。经过一天的激战,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但伤亡也十分严重。

很快,指导员张鼎先牺牲,接着,排长们也全部牺牲。当敌人再次进攻时,连长厉凤堂身负重伤,被通信员强行背离战场。临行前,他吃力地把压在身下的手枪掏出来给司号员郑起,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郑起明白连长的眼神,如今,阵地上已没有干部了,连长在对他说:去指挥战斗。郑起对奄奄一息的连长说:放心,阵地由我负责,坚决守住!

当郑起望着通信员背着连长下去,忽然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不禁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现在全连只剩下17个人了,我一个司号员指挥得了这场战斗吗?

但当他一想起七连,是支由中国工农红军发展至今的连队,想起连队那些辉煌的历史时,便感到信心倍增。现在是考验七连战士,关系到七连命运的时刻了,不能再犹豫了。

大家听我指挥,我们是全军闻名的钢铁英雄连,剩一个人也要打到底!19岁的司号员郑起主动担起了指挥责任。

哪怕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员,也必须坚守

司号员,我们听你的,你指到哪我们打到哪!大家纷纷说道。

大家好好打,也要留神,明天就进汉城了!郑起说。 他把全连的6名共产党员召集到一个工事里,说:我们的伤亡很大,能坚持战斗的人不断减少,而且与团主力的联系中断了。我们面临的困难非常严重,但我们都是共产党员,我们要像连长、指导员还有牺牲的英雄们那样坚守阵地,哪怕只剩下一个共产党员,也必须坚守……

他重新布置了兵力,把现有的人编成3个战斗小组,并由剩下的6名共产党员分任正副组长,分成三角形把守,自己在前面负责整个阵地的指挥。

这时,敌人的迫击炮向这个高地猛烈地轰击,并连续发起了进攻,都被高地上的勇士们打退了。

激战中,轻机枪手李家福的枪管被打坏了,接着有战士喊道:没有子弹了!郑起向堑壕周围扫了一眼,发现防御阵地前沿有许多敌人的尸体,心里暗自高兴起来:从敌人身上取子弹。他正琢磨着怎么通过敌人的封锁取到子弹时,李家福已熟练地把打坏的两挺机枪拼成一挺,举起来说:司号员,你看,这不又是一挺好机枪吗?

郑起把到敌人尸体中间去取子弹的想法告诉了李家福,让他掩护,然后爬出堑壕,迅速地向前奔跑。他的出现,惹来敌人机枪的好一阵扫射。他赶紧蹲到就近的一个炮弹坑里,机灵地截断一根树枝挑起了自己的军帽。军帽一露出弹坑,敌人一阵密集的机枪射击,把帽子打得左右摇晃。他趁机一跃而起,从一具一具敌人尸体上搜集弹药,一下子抱回10条子弹袋和一大堆手榴弹。

不一会儿,敌人又发动进攻了,炮击延续了半个小时,漫天的烟雾、尘土,小山上什么也看不清,又有4名战友牺牲了。

到了黄昏,阵地上只有7个人,大家又渴又饿,弹药再一次严重短缺。郑起鼓励大家说,现在是战斗的关键时刻,我们已坚守了一整天,绝不能在最后的一刻让阵地丢失。就是拼刺刀,也要把敌人拼下去!

郑起把干粮袋中的最后一点干粮给大家分了,然后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英军发起了最后一次进攻,六辆坦克参加了向高地上的冲击,而步兵人数是前面数次进攻的几倍。

等到已经能把英国人的钢盔看得很清楚了的时候,郑起发出了开火的命令。

阵地上仅剩的七名中国士兵几乎是同时站起来开枪了,并扔出手榴弹。郑起一边打一边喊:阵地是同志们用血换来的!不能让敌人夺去!

我就是牺牲,也要让首长和战友们再听一听我的号声

敌人离前沿越来越近了,战士们的子弹全部打光,轻重机枪都不响了。英军士兵已经拥上阵地,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端起了刺刀,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时的郑起,多么希望能找到一件迎敌的武器呀。他的手摸到自己心爱的军号。他心想:我就是牺牲,也要让首长和战友们再听一听我的号声。

嘀嘀哒嘀嘀嘀……郑起跑向阵地上最高的地方,站在那里,举起了自己的小钢号。站在被打塌了的堑壕上,挺起胸膛,忍着伤口疼痛,用尽力气,吹起了冲锋号。

嘹亮的号声在釜谷里上空震荡。就在这时,稀奇的事情出现了:眼看就要到达山顶的敌人,一听到这震撼人心的军号声,疑惑了一下,突然停止了射击,急忙掉转过头没命似的往山下跑。

在三四七团指挥所一直紧张地观察这个高地动向的人也迷惑不解:这军号声是什么意思?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郑起一遍一遍地吹,吹得嘴唇出血,一直把敌人吹到公路上。

郑起站在山上一看,公路上已经起了大火,英军的汽车在三四七团主力的打击下开始燃烧,只有一辆空车突出了火网,一大群英国鬼子在后面狂叫着追赶……

郑起知道他们跑不掉了。

当团长李刚和政治委员任奇智登上阵地时,看见的是7个衣衫被刮成碎片、满脸烟尘遍体鳞伤的士兵。

谁在这里指挥战斗?

司号员郑起!郑起立正敬礼。

团长政委大恸,和7个士兵热泪交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被击溃,两个连被全歼。

敬毛主席一杯酒

釜谷里的战斗结束一年以后,郑起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在北京参观了几天之后,9月30日,郑起接到了一个红色请柬,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毛泽东宴请200多名各界来宾。

毛泽东所坐的桌子是一百号,郑起坐的桌子是六十六号,由于排列的原因,郑起和毛泽东仅仅相隔一张桌子。

19岁的郑起,出生于一个苦命人家,两岁时父亲去世,三岁时母亲改嫁。他要过饭,放过猪,要不是参了军,他根本不知道人吃饱饭是什么滋味。

郑起端着一杯酒,走向毛泽东。

他说:敬毛主席一杯酒。

毛泽东问:是志愿军的代表?

郑起说:是,从前线来。

毛泽东放下酒杯,拉起了这个年轻士兵的手。

郑起回到朝鲜的战壕后,对他的战友们说,[1]毛主席的手热热的,又厚又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