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鴻(?―95年),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東漢官員、將領,高密侯、大司徒鄧禹的小兒子。

  • 建初七年(82年),鄧鴻擔任度遼將軍。永元元年(89年),鄧鴻與大將軍竇憲、征西將軍耿秉等,擊敗北匈奴。
  • 永元六年(94年),鄧鴻再次與諸將大敗北匈奴,斬殺北匈奴一萬七千多人。
  • 永元七年(95年),鄧鴻等率軍班師回朝,鄧鴻被指控有逗留不進、坐失軍機之罪,於是下獄處死。

基本信息

姓名    鄧鴻 
民族    漢
官職    度遼將軍、車騎將軍     
職業     將領     
出生地   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95年
所處時代  東漢
主要成就  東漢官員、將領,高密侯、大司徒鄧禹的小兒子

人物生平

初為將軍

  • 鄧鴻為人喜好謀略,永平年間(58年―75年)被封為侯爵。鄧鴻曾經被帶上朝參與商議邊防軍事,漢明帝認為鄧鴻很有能力,於是任命他為將兵長史,讓他率領五營士兵屯守雁門。
  • 建初七年(82年),鄧鴻以張掖太守之職,被任命為度遼將軍(一作為代理度遼將軍)。
  • 永元元年(89年)六月,鄧鴻率軍從稒陽塞(今內蒙古固陽縣境)出發,與大將軍竇憲、征西將軍耿秉等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爾泰山東脈)會合共同攻打北匈奴。不久,漢軍擊敗北匈奴軍。
  • 永元二年(92年),朝廷升任鄧鴻為大鴻臚,任命定襄太守皇甫棱代理度遼將軍職務。[1]

擊敗匈奴

  • 永元六年(94年)七月,南匈奴單于師子繼位後,有五六百投降的北匈奴人乘夜襲擊師子。安集掾王恬率領衛士迎戰,將他們擊敗。於是投降的北匈奴人互相驚擾,十五個部落、二十餘萬人全部叛變。他們脅迫前單于屯屠何的兒子日逐王逢侯單于,將他立為北匈奴單于。然後,屠殺搶劫官吏百姓,焚燒郵亭和廬帳,帶着輜重前往朔方,打算穿越大漠北去。
  • 九月,朝廷任命時任的光祿勛的鄧鴻代理車騎將軍職務,與越騎校尉馮柱、代理度遼將軍朱徽一道率領左右羽林軍、北軍五校的士兵和郡國士兵,烏桓校尉任尚率領烏桓、鮮卑的部隊,共計四萬人,討伐北匈奴。當時,師子和中郎將杜崇駐紮在牧師城,逢侯單于率領一萬餘騎兵進攻包圍牧師城,未能攻下。
  • 十一月,鄧鴻等人到達美稷,逢侯單于於是由冰上越過險要處,向滿夷谷退去。師子派他的兒子率領一萬騎兵以及杜崇部下四千騎兵,與鄧鴻等人在大城塞追擊逢侯單于,殺死三千多人(《資治通鑑》作四千多人),擄獲的以及投降的有一萬多人。馮柱又分兵追擊逢侯單于的其他部眾,又殺死四千多人。任尚率領鮮卑大都護蘇拔魔、烏桓首領勿柯的八千騎兵,攔截在滿夷谷的逢侯單于,再一次大敗北匈奴。前後一共殺死北匈奴一萬七千多人。逢侯單于於是率領部眾逃出塞外,漢軍因無法追擊而返回。[2][3]

下獄處死

  • 永元七年(95年)正月,鄧鴻等率軍班師回朝,馮柱率領虎牙營留駐五原。鄧鴻被指控有逗留不進、坐失軍機之罪,於是被下獄處死。[4][5]

人物成就

  • 鄧鴻曾參與竇憲討伐北匈奴勒石燕然之役。永元六年(94年)七月,北匈奴降戶20多萬人叛亂北返,鄧鴻率軍追擊,於大城塞取得勝捷。

人物評價

  • 范曄《後漢書》:「禹少子鴻,好籌策。」[6]

史籍記載

  •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6]
  •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7]
  • 資治通鑑·卷四十七》[8]
  • 《資治通鑑·卷四十八》[9]

參考資料

  1.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二年春,鄧鴻遷大鴻臚,以定襄太守皇甫棱行度遼將軍。
  2.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冬,鄧鴻等至美稷,逢侯乃乘冰度隘,向滿夷谷。南單于遣子將萬騎,及杜崇所領四千騎,與鄧鴻等追擊逢侯於大城塞,斬首三千餘級,得生口及降者萬餘人。馮柱復分兵追擊其別部,斬首四千餘級。任尚率鮮卑大都護蘇拔廆、烏桓大人勿柯八千騎,要擊逢侯於滿夷谷,復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
  3. 《資治通鑑·卷四十八》:冬,十一月,鄧鴻等至美稷,逢侯乃解圍去,向滿夷谷。南單于遣子將萬騎及杜崇所領四千騎,與鄧鴻等追擊逢侯於大城塞,斬首四千餘級。任尚率鮮卑、烏桓要擊逢侯於滿夷谷,復大破之,前後凡斬萬七千餘級。逢侯遂率眾出塞,漢兵不能追而還。
  4.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出塞追畔胡逢侯,坐逗留,下獄死。
  5. 《資治通鑑·卷四十八》:春,正月,鄧鴻等軍還,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鴻坐逗留失利,下獄死。
  6. 6.0 6.1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國學導航.2014-03-18
  7.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國學導航.2014-03-20
  8. 《資治通鑑·卷四十七》.國學導航.2014-03-20
  9. 《資治通鑑·卷四十八》.國學導航.201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