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

別名: 38型坦克殲擊車

火炮口徑: 75毫米

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即38型坦克殲擊車,簡稱Jg.Pz. 38(t),是二戰時期德軍最有名的裝甲戰鬥車輛之一,在二戰後期有傑出表現。"追獵者"坦克殲擊車從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產了2584輛。[1]

總體評價

38型坦克殲擊車在二戰後期的傑出表現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極大的裝甲防護傾角。許多西歐的戰史專家都持有這樣的觀點--只有"追獵者"才是德軍應付數量龐大的美制M4謝爾曼型坦克和蘇制T34型坦克的唯一方法。當然,我們在評價"追獵者"的戰鬥力的時候,除了車前身大傾角的防護裝甲和長身管的火炮之外,還應考慮許多別的因素。

近30年來,隨着越來越多原西歐國家的保密文件的解密,終於能夠讓世人對"追獵者"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評價。而在"追獵者"還未下線之前,一場關於它的歸屬的爭論就已經上演。事實上"追獵者"這款輕型裝甲戰鬥車輛從設計上來講應該算是一種經典的突擊炮(一種在坦克底盤上架置火炮的裝甲戰鬥車輛,比起坦克更易於大量生產,又稱自行火炮)。也正是因為如此,主管德軍輔助車輛的將領便宣布將這種型號的自行火炮納入自己的管轄範圍並將它定名為新型突擊炮。然而,二戰名將、德軍坦克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大將出於私心決意將"追獵者"作為坦克殲擊車來使用,在他的命令中將"追獵者"定名為38型輕型驅逐戰車。到了最後自然還是將勛顯著的古德里安將軍獲勝,軍方在開始時便將"追獵者"定名為38型驅逐戰車,主炮為75mm Pak39(L/48)型。到了1944年的9月11日,軍方又重新將"追獵者"定名為38型坦克殲擊車,而主炮、編號則照舊。 說起"追獵者"這個稱呼的來源,各種報道的說法更是五花八門。最新德國的軍方資料顯示,"追獵者"這個綽號原先按計劃是要授予設計中的E-10坦克(德國設計師們的又一個超前的"奇思異想",擁有400馬力的超強發動機能使坦克殲擊車獲得高達70公里/小時的時速),而不是準備授予低速,低馬力的38型坦克殲擊車。到目前為止仍沒有任何的正式官方紀錄能將"追獵者"與38型坦克殲擊車聯繫在一起。"追獵者"第一次提及是在德軍軍需六局與BMM公司的武器設計會議上,而很顯然在當時捷克人並沒有意識到"追獵者"是德軍官方準備授予競爭對手車輛的稱呼,而不是給他們自己的產品的名稱,便擅自在車輛下發部隊的時候使用了這一名稱。1944年7月31日,駐紮華沙附近的第743坦克殲擊營在向上級部門的報告中首次提及他們已經裝備了28輛"追獵者",並且還有14輛"追獵者"將在8月3日裝備到它的第3連。然而,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該部隊8月3日戰鬥力報告中有重新將它改為38型驅逐戰車。而在古德里安將軍1944年12月4日給希特勒關於車輛命名的說明文件之中,他也將錯就錯地將"追獵者"的命名來源說成是來自於士兵們給38型坦克殲擊車起的綽號。

使用

總體上來說,"追獵者"就裝甲戰鬥車輛而言算得上是一個相當小的目標,它的高度僅為1.845m(連機槍防護裝置在內一共2.1m),寬2.526m(連邊圍裙2.63m),同樣它也是一個相對較短的裝甲車輛,底盤長僅為4.766m(連炮管長共6.27m),而它的火炮離地面的高度也僅為1.402m。"追獵者"在車型的設計上應該說也是相當成功的,所有的裝甲表面都有着極佳的傾角,車前身的上表面覆蓋着傾角為60 度的60mm鋼板而相應的前下表面的傾角為40度,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裝甲的防護能力。而德國人精良的軋制鋼板焊接技術則是為"追獵者"的裝甲防護錦上添花。而20mm厚側後裝甲的上下車身的傾角相應為40度和15度。車身上方和尾部的艙門厚度均為8mm的軋制鋼板。

"追獵者"的75mm Pak39型主炮被設計師創造性地安裝在了車體正面的右側,向右轉動的角度為11度,而向左側只有可憐的5度,而一般情況下如果按照常規的居中布置的情況下主炮向左右轉動角度應均為15度。這種奇特的火炮布局也導致了該車右側的行走系統要比左側多承擔850公斤的負載,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車體的平衡性。

"追獵者"的第二個主要武器是安裝在車頂上的7.92mm的機槍,車體內的乘員可以通過潛望鏡和車體右側手把上的扳機來進行瞄準和開火,所存在的一個明顯缺點便是機槍的彈匣並不是鏈式供應,在打完子彈後必須由乘員親自打開艙口蓋進行更換。

由於車寬相當的狹窄,駕駛員,炮手和裝填手的位置排成一列的被安置在車體的左側,他們唯一逃生之路只有在位於裝填手後方的艙門。而在計劃中75mm Pak39型火炮是準備安放在車體的中央,相應的裝填手和所有大炮的控制和安全開關在最初的設計中都被安置在右側,但也同樣是由於追獵者車體太過狹窄的緣故,在最後定型時75mm Pak39型火炮被安裝在了追獵者車體中儘可能右的地方。因此,裝填手不得不從車內的另一側費力地為火炮填充彈藥,操控開關。而車長的座位則是在火炮製退器後方一定距離上的一個相對封閉的位置上,這也使得他無法直接與車內其它乘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追獵者的動力系統應該說也相當不錯,6缸,7754立方厘米汽油發動機為其提供了超過150馬力的動力。共有5個速度不同的前進檔和一個倒退檔可供駕駛員選擇。而追獵者車內的懸掛系統則基本上沿用了38型系列坦克的基本設計配置,只是在一些細節方面略有不同。更令德方設計師們感到安慰的是,當戰鬥全重僅為16噸的追獵者配上與地面接配長度3.02m,寬35cm的履帶的時候,他給地面造成的壓力僅為0.76kg/cm2,這一數字無論是在德軍或是盟軍的裝甲車輛中都算得上是相當低的,也使得追獵者可以毫無顧忌的行駛在歐洲大地上而不用像虎式坦克那樣整天盤算着橋樑和道路的承重能力。而滿載的320升汽油油箱足以使追獵者在一般的公路上走上180公里或是越野奔馳130公里。當然追獵者自身的缺陷也是相當明顯的,由於主炮位置偏右引起的車體失衡和僅為40km/h的最大時速都離德方理想中的設計目標相去甚遠,而正是這些看似工程人員在設計上的"漏洞"(我更願意稱它為權宜之計)成就了"追獵者"設計時間4個月這一坦克車輛研發史上的速度傳奇,而快速投產和大批量的生產也正是當時德軍對付東西兩線如潮水般的盟軍坦克部隊的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追獵者則正恰恰滿足了這兩點,再聯想到西方戰史學家把它比喻為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評價

平心而論追獵者沒有獵虎戰車的顯赫威名,性能也不如獵豹全面突出,設計上的非議也不在少數,但正所謂瑕不掩瑜,追獵者不但生產簡單,而且可靠性高,2戰中敵我雙方都對其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戰鬥性能在戰後也得到了眾多歐洲國家的認可,捷克斯洛伐克就將其更名為SF-1繼續生產了249輛,而瑞典的追獵者則服役到了六十年代,並且以其為藍本設計了其第一代S系列坦克,而永遠的中立國瑞士也對追獵者情有獨鍾,在1947年前後共以G13的編號購買了158輛(火炮改為75毫米STUK40型),作為其反坦克力量的核心,直到70年代才退伍。

可以說,追獵者在百年戰車史上有着其獨特的地位和功績,雖然西方將其喻為希特勒最後的希望可能言過其實,但卻道出了只有性能與產量的結合才是裝甲車輛生產的真諦,而追獵者正恰恰是二戰德國唯一符合這個信條的戰鬥車輛,只可惜德國人醒悟的太晚,追獵者也來得太遲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