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别名: 38型坦克歼击车

火炮口径: 75毫米

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即38型坦克歼击车,简称Jg.Pz. 38(t),是二战时期德军最有名的装甲战斗车辆之一,在二战后期有杰出表现。"追猎者"坦克歼击车从1944年4月到1945年5月一共生产了2584辆。[1]

总体评价

38型坦克歼击车在二战后期的杰出表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极大的装甲防护倾角。许多西欧的战史专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只有"追猎者"才是德军应付数量庞大的美制M4谢尔曼型坦克和苏制T34型坦克的唯一方法。当然,我们在评价"追猎者"的战斗力的时候,除了车前身大倾角的防护装甲和长身管的火炮之外,还应考虑许多别的因素。

近30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原西欧国家的保密文件的解密,终于能够让世人对"追猎者"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而在"追猎者"还未下线之前,一场关于它的归属的争论就已经上演。事实上"追猎者"这款轻型装甲战斗车辆从设计上来讲应该算是一种经典的突击炮(一种在坦克底盘上架置火炮的装甲战斗车辆,比起坦克更易于大量生产,又称自行火炮)。也正是因为如此,主管德军辅助车辆的将领便宣布将这种型号的自行火炮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并将它定名为新型突击炮。然而,二战名将、德军坦克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大将出于私心决意将"追猎者"作为坦克歼击车来使用,在他的命令中将"追猎者"定名为38型轻型驱逐战车。到了最后自然还是将勋显著的古德里安将军获胜,军方在开始时便将"追猎者"定名为38型驱逐战车,主炮为75mm Pak39(L/48)型。到了1944年的9月11日,军方又重新将"追猎者"定名为38型坦克歼击车,而主炮、编号则照旧。 说起"追猎者"这个称呼的来源,各种报道的说法更是五花八门。最新德国的军方资料显示,"追猎者"这个绰号原先按计划是要授予设计中的E-10坦克(德国设计师们的又一个超前的"奇思异想",拥有400马力的超强发动机能使坦克歼击车获得高达70公里/小时的时速),而不是准备授予低速,低马力的38型坦克歼击车。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任何的正式官方纪录能将"追猎者"与38型坦克歼击车联系在一起。"追猎者"第一次提及是在德军军需六局与BMM公司的武器设计会议上,而很显然在当时捷克人并没有意识到"追猎者"是德军官方准备授予竞争对手车辆的称呼,而不是给他们自己的产品的名称,便擅自在车辆下发部队的时候使用了这一名称。1944年7月31日,驻扎华沙附近的第743坦克歼击营在向上级部门的报告中首次提及他们已经装备了28辆"追猎者",并且还有14辆"追猎者"将在8月3日装备到它的第3连。然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该部队8月3日战斗力报告中有重新将它改为38型驱逐战车。而在古德里安将军1944年12月4日给希特勒关于车辆命名的说明文件之中,他也将错就错地将"追猎者"的命名来源说成是来自于士兵们给38型坦克歼击车起的绰号。

使用

总体上来说,"追猎者"就装甲战斗车辆而言算得上是一个相当小的目标,它的高度仅为1.845m(连机枪防护装置在内一共2.1m),宽2.526m(连边围裙2.63m),同样它也是一个相对较短的装甲车辆,底盘长仅为4.766m(连炮管长共6.27m),而它的火炮离地面的高度也仅为1.402m。"追猎者"在车型的设计上应该说也是相当成功的,所有的装甲表面都有着极佳的倾角,车前身的上表面覆盖着倾角为60 度的60mm钢板而相应的前下表面的倾角为40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装甲的防护能力。而德国人精良的轧制钢板焊接技术则是为"追猎者"的装甲防护锦上添花。而20mm厚侧后装甲的上下车身的倾角相应为40度和15度。车身上方和尾部的舱门厚度均为8mm的轧制钢板。

"追猎者"的75mm Pak39型主炮被设计师创造性地安装在了车体正面的右侧,向右转动的角度为11度,而向左侧只有可怜的5度,而一般情况下如果按照常规的居中布置的情况下主炮向左右转动角度应均为15度。这种奇特的火炮布局也导致了该车右侧的行走系统要比左侧多承担850公斤的负载,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体的平衡性。

"追猎者"的第二个主要武器是安装在车顶上的7.92mm的机枪,车体内的乘员可以通过潜望镜和车体右侧手把上的扳机来进行瞄准和开火,所存在的一个明显缺点便是机枪的弹匣并不是链式供应,在打完子弹后必须由乘员亲自打开舱口盖进行更换。

由于车宽相当的狭窄,驾驶员,炮手和装填手的位置排成一列的被安置在车体的左侧,他们唯一逃生之路只有在位于装填手后方的舱门。而在计划中75mm Pak39型火炮是准备安放在车体的中央,相应的装填手和所有大炮的控制和安全开关在最初的设计中都被安置在右侧,但也同样是由于追猎者车体太过狭窄的缘故,在最后定型时75mm Pak39型火炮被安装在了追猎者车体中尽可能右的地方。因此,装填手不得不从车内的另一侧费力地为火炮填充弹药,操控开关。而车长的座位则是在火炮制退器后方一定距离上的一个相对封闭的位置上,这也使得他无法直接与车内其它乘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追猎者的动力系统应该说也相当不错,6缸,7754立方厘米汽油发动机为其提供了超过150马力的动力。共有5个速度不同的前进档和一个倒退档可供驾驶员选择。而追猎者车内的悬挂系统则基本上沿用了38型系列坦克的基本设计配置,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略有不同。更令德方设计师们感到安慰的是,当战斗全重仅为16吨的追猎者配上与地面接配长度3.02m,宽35cm的履带的时候,他给地面造成的压力仅为0.76kg/cm2,这一数字无论是在德军或是盟军的装甲车辆中都算得上是相当低的,也使得追猎者可以毫无顾忌的行驶在欧洲大地上而不用像虎式坦克那样整天盘算着桥梁和道路的承重能力。而满载的320升汽油油箱足以使追猎者在一般的公路上走上180公里或是越野奔驰130公里。当然追猎者自身的缺陷也是相当明显的,由于主炮位置偏右引起的车体失衡和仅为40km/h的最大时速都离德方理想中的设计目标相去甚远,而正是这些看似工程人员在设计上的"漏洞"(我更愿意称它为权宜之计)成就了"追猎者"设计时间4个月这一坦克车辆研发史上的速度传奇,而快速投产和大批量的生产也正是当时德军对付东西两线如潮水般的盟军坦克部队的唯一可能有效的方法,追猎者则正恰恰满足了这两点,再联想到西方战史学家把它比喻为希特勒的"救命稻草"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价

平心而论追猎者没有猎虎战车的显赫威名,性能也不如猎豹全面突出,设计上的非议也不在少数,但正所谓瑕不掩瑜,追猎者不但生产简单,而且可靠性高,2战中敌我双方都对其赋予了很高的评价,其战斗性能在战后也得到了众多欧洲国家的认可,捷克斯洛伐克就将其更名为SF-1继续生产了249辆,而瑞典的追猎者则服役到了六十年代,并且以其为蓝本设计了其第一代S系列坦克,而永远的中立国瑞士也对追猎者情有独钟,在1947年前后共以G13的编号购买了158辆(火炮改为75毫米STUK40型),作为其反坦克力量的核心,直到70年代才退伍。

可以说,追猎者在百年战车史上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功绩,虽然西方将其喻为希特勒最后的希望可能言过其实,但却道出了只有性能与产量的结合才是装甲车辆生产的真谛,而追猎者正恰恰是二战德国唯一符合这个信条的战斗车辆,只可惜德国人醒悟的太晚,追猎者也来得太迟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