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象溪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象溪鄉,地處福建省仙遊縣中北部粗溪上游盆地,東北毗鄰石蒼鄉,東南接壤鐘山鎮,西南交界社硎鄉,西北靠近西苑鄉。象溪鄉總面積74.53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71個村民小組,人口1萬多人。耕地62209畝,山林82511畝。鄉政府駐象星村,距縣城52公里。 [1]

象溪鄉平均海拔372米,是仙遊縣的重要林區之一。象溪鄉境內有著名的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菜溪岩風景區」。

中文名稱: 象溪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福建省

下轄地區: 象星村

政府駐地: 象星村

電話區號: 0594

郵政區碼: 351200

地理位置: 莆田市仙遊縣中北部

面 積: 76.21平方公里

人 口: 1萬多人

方 言: 仙遊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菜溪岩

車牌代碼: 閩B

平均氣溫: 18.7度

經濟作物: 油茶

鄉鎮概況

象溪鄉土地總面積76.21平方公里,林業用地面積8.1萬畝,林地面積8萬多畝,毛竹林基地1.4萬畝。

其中生態公益林2萬畝,豐產毛竹林2萬畝,水果、油茶等經濟林8500畝,國家一級珍稀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2000畝(紅豆杉提取紫杉醇可以治癌),是竹林、雜果等生產基地。

象溪鄉有1.5萬畝山地,土層厚,坡度緩,機耕路四通八達,適宜種植柿、批把、李子、板栗、油茶等,具有規模種植果樹的潛力,特產象溪茶油,名揚各地,種植4000多畝。

象溪鄉耕地面積多,工壤鬆軟肥沃,雨量充足、氣候濕潤,晝夜溫差明顯,適宜種植油菜,大白菜、蘿蔔、介菜、荷蘭豆等蔬菜,是發展蔬菜產業化得天獨厚的基地。

象溪鄉境內有菜溪、前溪等,水資源豐富,水質清純,是發展淡水養殖業的寶地。耕地面積6208畝,人均0.6畝,素有小糧倉之稱,農田主要種植水稻,發展食用菌、蔬菜種植,年均栽培食用菌20萬平方米,可增加農民收入500萬元。

象溪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各村所在海拔一般在360-500米之間,地形為小盆地,平均氣溫18.7度,最高氣溫33度,最低氣溫0度。仙遊著名的「四大景之一」菜溪岩風景秀麗,以山碧水秀、古木參天,石奇崖峻、谷深徑幽而著稱,是一個天然的旅遊、避暑勝地,具有巨大的旅遊開發潛力。

歷史沿革

象溪歷史源遠流長,它以一山勝似一隻巨象屹立於溪岸之邊而得名。唐至宋初,隸屬泉州府仙遊縣游洋鎮。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至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隸屬興化軍興化縣福興里。明正統十三年至清,隸屬興化府仙遊縣興泰里。民國屬興泉道仙遊縣潯陽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晉江專區仙遊縣第九區、十區、石蒼區。1958年9月,屬晉江專區仙遊縣社硎公社。1961年底,成立晉江地區仙遊縣象溪公社。1984年12月,象溪公社改稱象溪鄉,隨仙遊縣隸屬莆田地區至今。

基礎建設

象溪鄉三條公路直通仙遊縣城,即象溪經鐘山鎮直達縣城49公里,象溪經榜頭鎮直達縣城38公里(其中象溪至黃洋10公里沙石路,其他均是水泥路面),象溪經社硎鄉直達縣城45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水泥硬化。

電力與縣網併網,消滅了無電戶。閉路電視實現與仙遊縣併網的有象星村、溪邊村、象山村、菜溪村,其他四個村都建立差轉台。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鄉現有程控電話1200部,移動通訊信號覆蓋象溪鄉。

象溪鄉基礎建設一是群眾集一些。加大宣傳村道硬化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提高村幹部和群眾的思想認識,經「一事一議」、投工投勞等方式,群眾自籌資金70多萬元。二是社會捐一些。

通過村兩委、老協會發動外出務工人員、企業老闆捐資,募集資金15.6萬元。三是上級扶一些。通過各方努力,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幫扶,累計已爭取各級幫扶資金83萬元。四是政府投一些。

象溪鄉政府在財政拮据的情況下,擠出35萬元資金支持各項目村的村道硬化。象溪鄉共籌集203.6萬元資金投入村道硬化,為村道硬化提供有效的資金保證。象溪鄉所有項目村的村道水泥硬化已全部竣工,計16.1公里,完成象溪鄉項目庫路網5.7公里的28.2%。

地理環境

氣候狀況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各村所在海拔一般在360-500米之間,地形為小盆地,平均氣溫18.7度,最高氣溫33度,最低氣溫0度。

交通狀況

象溪鄉現有三條公路直通縣城,即象溪經鐘山鎮直達縣城49公里,象溪經榜頭鎮直達縣城38公里(其中象溪至黃洋10公里沙石路,其他均是水泥路面),象溪經社硎鄉直達縣城45公里。

基礎設施情況

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水泥硬化。電力與縣網併網,消滅了無電戶。閉路電視實現與縣併網的有象星村、溪邊村、象山村、菜溪村,其他四個村都建立差轉台。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鄉現有程控電話1200部,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