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象明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象明乡位于勐腊县西北部山区,是州、县唯一的彝族乡,也是全县最大、最远的山区乡。东与曼腊、易武乡接壤,西与景洪市勐养、基诺乡交界,北与普文的勐旺毗邻。东西宽37.4千米,南北长44.5千米,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9780人(2008年)。

有彝、汉、傣、基诺、瑶等多种民族,其中彝族人口5082人,占总人口53%。辖倚邦、安乐、曼林、曼庄、龙谷5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66个自然村。乡政府驻大河边,东径101°18′40"、北纬22°07′36〞,距县府160千米,距州府170千米。

地势东部高、南部低,最高海拔1950米,最低海拔565米。象明是普洱茶产地之一,在出茶的六大茶山中占有四大茶山(倚邦、莽枝、革登、蛮砖),倚邦茶被清政府列为贡茶。茶马古道穿境而过。乡境内大黑山上有古墓一座,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另立有贞洁牌坊一座。[1]

简介

象明乡位于云南省勐腊县,面积约1066平方千米,人口约0.93万人。乡政府驻大河边。

全乡共辖5个村委会,分别是倚邦、安乐、曼林、曼庄、龙谷。此地1913年属第六区行政分局。1927年置象明区,象明县府驻倚邦街,属普洱道。

1929年象明县并入镇越县,1957年置象明区,1959年改属勐腊县。1969年设象湖公社,1970年为东方红公社,1972年称象明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置象明彝族乡。

沿革

汉语地名,象:野象山,明:孔明山,各取一字而名。历史上是倚邦土司领地,属车里(今景洪)管辖。1912年普洱府思茅厅设第六行政分局于易武(后移至倚邦),领倚邦、易武、整董、龙得四土司地。

1927年改第六区(象明区),为象明县驻治倚邦。1929年12月裁除倚邦、易武二土司职,将象明、普文两地合并,改属镇越县(思茅县)。1953年成立西双版纳州后,改属版纳勐旺,版纳办事处设在倚邦。

1957年底设易武县时,设立象明区。1959年撤销易武县,改属勐腊县,1969年改称象明公社,1970年改为东方红公社,1972年复称象明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

1988年区改乡(象明彝族乡),乡改村公所。1997年,面积1066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倚邦、曼拱、曼林、曼庄、新发、安乐、龙谷、大河边8个行政村。2004年村公所改为村委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