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苑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苑乡,自古是兴化府仙游县的一个生态旅游重镇,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是木兰溪的发源地。她东北毗连石苍乡、象溪乡,东南承接社硎乡,正南接壤度尾镇,西南靠近德化县龙门滩镇,西北毗邻德化县水口镇、南埕镇,正北交界永春县嵩口镇。西苑乡辖16个行政村。西苑乡是仙游县的主要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林、茶、果开发前景广阔,森林覆盖率达77.8%,是全国绿化造林“百佳乡镇”之一,2001年被省环保局确定为“福建省省级生态示范乡”。2017年,西苑乡行政区域面积30626公顷,常住人口6605人。[1]

中文名: 西苑乡

外文名: Sai'yuen

别 名: 兴贤里、文贤里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福建省仙游县

地理位置: 仙游县西北部

面 积: 30626 公顷

下辖地区: 西苑、岭峰、广桥等1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西苑村

电话区号: 0594

邮政区码: 351267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6605人(2017年)

著名景点: 九座寺、仙水洋、石谷解、十八股头等

车牌代码: 闽B

旧 名:狮永

地理概况

西苑以山的形状似一只雄狮永远立于山间,而得名狮永。清代邑内有一书生上京应试,看到京都繁华景象,其间有座“西苑”画廊,他触景生情,联想到家乡的“狮永”与“西苑”方言谐音,他返乡后,把情况告知庶民,便把“狮永”易名为文化气息浓厚的“西苑”一直沿用。西苑,位于东经118°33′,北纬25°29′,地处仙游县西北部,隶属戴云山脉,海拔600米,莆仙人母亲河木兰溪发源地,距县城32公里。东北与永泰毗邻,西北与永春县、德化县接壤,南临度尾镇,东邻象溪乡、社硎乡。辖16个行政村,共有146个村民小组,有13个革命老区基点行政村和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

气候概况

西苑乡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日照总时数1815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cal/cm,年平均温度16.9℃,年降雨量在1800—2500mm之间,海拔在200—1800米之间,夏季气温比县城低4—6℃,有人以“林海风声六月寒”来形容,最适合夏季避署、森林浴和山地疗养。

行政区划

2002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70号)批复同意仙游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风山乡,并入西苑乡,调整后西苑乡辖西苑、岭峰、广桥、前洋、西乾、半岭、仙山、仙东、仙西、凤顶、凤山、前县、前溪、柳园、白岩、顶东湖16个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西苑村。

历史沿革

西苑,宋至元属归德乡(今度尾镇)。明至清属兴贤里、文贤里。民国属凤顶乡(乡署驻西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七区(度尾)、十五区(西苑)。1958年9月,成立西苑公社。1984年12月,改称西苑乡。2002年,撤销凤山乡,并入西苑乡。

基础设施

公路交通方面,投资280万元建设度凤公路西苑段15.2公里,投资150多万元开通了18.8公里的仙游山公路,改写了仙东、仙西、仙山三个村不通公路历史,全乡实现村村通公路。自2004年起,西苑乡充分利用上级优惠政策,全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共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完成13个村近100公里村道的拓改和水泥硬化建设,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度凤公路晋级拓宽改造建设正扎实有序推进;仙游县环山区公路西苑凤山至象溪南溪段公路全长8.25公里,已完成全线测设和施工图纸设计。村级供水网络逐步完善,13个村率先实现通安全自来水,有效解决群众卫生安全饮水问题。电力通讯方面,2004年投资200万元建设西苑程控电话模块局并开通了直拨世界各地的程控电话;2005年新增移动通讯基站2座,实现边远山区通信信号全覆盖,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入户普及率逐年提升,实现有线电视与县联网。新建扩建牛溪隔和仙西小水电站2处,装机容量1500千瓦,已完成投资503万元。2005年7月西苑乡引进外资在西苑村投资开发建设“阳光新村”,共平整土地40余亩,搬移土石方32万立方米,完成下水道开挖、自来水工程、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解决120余户群众住房困难问题。与此同时,加快筹建“仙西新村”步伐,科学规划新村布局,平整4000平方米山坡地,解决20多户群众住房困难问题,提升了村庄品位和良好对外形象。完成仙西、仙东、西乾中心村建设。全乡16个村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家园清洁行动”,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池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先后新建了西苑、仙西、柳园村卫生公厕6座,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自然资源

西苑林地面积辽阔,森林资源丰富,是仙游县主要林区,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全乡有林地39'5959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天然阔叶林面积19'4890亩,木材蓄积量55'2604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7.8%,为全国绿化造林“百佳乡镇”之一,2001年被省环保局确定为“福建省省级生态示范乡”。西苑地域广阔,古树名木繁多,座落柳园村的大椿王树,树冠覆盖直径约20米,堪称闽中第一椿,乃至全省第一椿。此外,还有百年至几百年的杉木王、柏树王、红豆杉王、桂花树王、罗汉松王等。西苑境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木兰溪、九溪和湄溪等。其中以木兰溪水系最大,该溪发源于西苑乡仙西村长岐山,是福建省八大水系之一,也是闽中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源头在西苑境内全长6公里,流域总面积达119.8平方公里;九溪水系次之,全长45公里,流域面积达130.2平方公里,水源丰富,流量大,落差高;湄溪水系全长12.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落差达665米。境内河流属山地性河流,水量丰富,水力蕴藏量为5万千瓦时。境内已建水电站22座,装机容量达3.3万千瓦(含县开发建设2.65万千瓦)。西苑乡物产丰富。自古以来,西苑乡的自产香菇、天然红菇是独一无二的,巴西菇、蘑菇、真姬菇、凤尾菇、灵芝等食用菌系列产品闻名国内外;当地自养的猪、羊、牛、鸡、鸭为消费者青睐;玻璃笋、根笋、贵笋、竹仔笋、苦笋等绿色食品享有盛名。生长在竹枝上的吊笋更珍奇罕见。民间传统工艺酿制的红酒、地瓜烧酒风味独特。林木、树根、竹木加工的民间艺术品更是旅游者携带的佳品。

科教文卫

西苑山川毓秀,地灵人杰,教育源远流长,向称发达。历代官民戮力兴学,儒士精勤课业,学子科甲连登。巍巍长矛尖,清清兰溪水,哺育着勤劳勇敢的西苑人民,西苑素有“家贫子读书”兴学重教的传统,历史上人才辈出。1994年,为实现教育“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多方筹资,扩大校园面积,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党委办教为先,政府以兴教为本,教师以从教为乐,群众以办教为荣的新风尚。1995年以后实施主体课教学,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04年后,全乡教育发展由“办好山区特色寄宿制小学”向“办好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转化。2005年保留西苑中心、广桥、仙东、凤山中心、墓前、柳园6所寄宿制学校。2007年4月凤山初级中学与凤山中心小学资源整合更名为凤山学校,同年9月西苑初级中学与西苑中心小学资源整合更名为仙游西苑学校。西苑乡已建立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仙游西苑学校、凤山学校、仙东学校,基层完全小学3所,中心幼儿园2所。教职工175人,在校生有1013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94人,小学在校生625人,幼儿园97人。西苑乡共有卫生院1所,辖仙游山卫生分院1所,医护人员15名,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万人,占西苑乡农业人口1.4万人的90.67%,门诊医疗1.35万人次,补助资金28.4万元,住院1.11万人次,补助金额858.7万元。医药总费用757.5万元,补助204.9万元;费用609.1万元,补助221.9万元;乡镇级7781人次,医药总费用838.3万元,补助432万元。有效地缓解了生病群众家庭经济压力,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生。推行合作医疗资金程序化监察。实行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的管理制度,政府统一安排各级新农合医疗经办机构的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实行经办机构、监督管理机构分离,做到“三重审核、三级公示、多方监督”。

视频

西苑乡木兰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