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乃/西奈,外文名:Sinai,基督教圣经地名。

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1]》《新约》组成。《旧约》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来文(含亚兰文)写成,由犹太教教士依据犹太教的教义编纂而成,囊括了犹太及邻近民族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人文历史资料。《新约[2]》一共27卷。

简介

西乃一名大概与汛有关,甚至可能是其另一个名字(参出十六1,十七1;民三十三11-12)。是住在旷野的人所敬拜的古代月神。西乃山也称何烈山,这名字多见于申命记(又参王上八9,十九8;代下五10;诗一○六19;玛四4)。

传统认为西乃山位于西乃半岛南端的群山之间。至少从四世纪起,基督徒便已尊莫瑟山(阿拉伯文的意思是摩西山)为神把雅各家立为以色列国的地点。一所希腊东正教的圣凯瑟琳修道院,建在7,500呎山峰之麓已超过1,500年,西乃圣山的其他可能性还有附近的凯瑟琳山(8,670呎)和塞尔巴勒山(6,800呎)。有些学者主张较北面,即加低斯巴尼亚附近的位置;有些则坚称是海湾对岸的一座火山,即位于东面的古代米甸或亚拉伯(出三1;加四25)。

提及西乃的经文多半出现于出埃及记(13次)、利未记(5次)和民数记(12次),这些书卷记载了律法的颁布和以色列人在西乃山邻近平原安营两年的事迹。出埃及记十九章和三十四章提及西乃的次数尤其多,因为这两章经文描述了两次颁布律法时,摩西与耶和华的相遇。

在旧约和新约中,西乃都代表了这是神临到祂的子民中间的地方。在摩西的祝福(申三十三2)、底波拉之歌(士五5)、诗篇六十八篇(8、17节)、尼希米时代利未人的忏悔(尼九13),及司提反宣讲的信息(徒七30-38),均提到西乃是神人相遇的重要地点。保罗在加拉太书四章21-26节采用了一个比喻,以西乃山代表旧约、为奴,和当日的耶路撒冷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