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卜易居的图片

襟(拼音:jī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见于西周金文 ,本义指衣服领口相交的部分,又指衣服的胸前部分。襟的位置正对胸口,所以又比喻为胸怀,抱负。又指姐妹的丈夫之间的称呼。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襟

拼音; jīn

注音字母; ㄐㄧㄣ

平水韵; 下平十二侵

部首; 衤

总笔画; 5+13

造字法; 形声字

汉字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五笔; PUSI

四角码; 3429

统一码; 基本区 U+895F

仓颉码; LDDF

字级; 一级(编号3449)

异体字; 䘳、衿、৛�

文字溯源

形声字。其形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金文作图1,外部是"衣",作形旁,意指这个字的本义与衣着有关;内部是"金",作声旁,指示这个字的读音。金文字形, 隶定后其实是"䘳",因为"金"仅为声旁,其声符还可以换成"今""禁"等,其义仍不变。《说文解字》小篆(图2)将声旁"金"移至"衣"右部。

到了晋代,人们将声符"金"换为"禁",将其字写作"襟"以代"䘳",《释名·释衣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这种写法后来广为流行,一直保留到楷书。在楷书阶段中,人们又改从"今"声,造出了一个"襟"字异体"衿",与之同用,后来人们将这两个异体字分工,以"衿"专门表示衣领,以"襟"专门表示衣襟,襟、衿遂分化为二字。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衣部】居音切(jīn)

䘳,交衽也。从衣金声。

〖注释〗①䘳:经典作襟,也作衿。②交衽:徐灏《说文段注笺》:"衣前䘳内外相交,故谓之交衽。"

说文解字注 䘳,交衽也。

段注:《释器》曰:衣皆谓之襟。孙、郭皆曰:襟,交领也。《郑风》:青青子衿。毛曰:青衿,青领也。《方言》:衿谓之交。按䘳之字一变为衿,再变为襟,字一耳。而《尔雅》之襟。《毛传》《方言》之衿,皆非许所谓䘳也。《尔雅》《诗传》《方言》皆自领言之。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注:袷,交领也。

占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玉藻》:袷二寸。注:曲领也。《曲礼》:天子视不上於袷。《玉藻》:侍於君,视带以及袷,注皆云交领也。袷者,交领之正字,其字从合。《左传》作襘,从会与从合一也。交领宜作袷。而《毛诗》《尔雅》《方言》作衿。殆以衿袷为古今字与。若许云䘳,交衽也。此则谓掩裳际之衽。当前幅后幅相交之处,故曰交衽。䘳本衽之偁,因以为正幅之偁。正幅统於领,因以为领之偁。此其推移之渐,许必原其本义为言。凡金声、今声之字皆有禁制之义。禁制於领与禁制前后之不相属,不妨同用一字。

从衣,金声。

段注:居音切。七部。汉石经:青青子䘳。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 襟·康熙笔画:19 ·部外笔画:13

《唐韵》《韵会》并居吟切,音金。《说文》:交衽也。《广韵》:袍襦前袂也。《尔雅·释器》:衣眦谓之襟。屈原《离骚》:沾余襟之浪浪。《释名》:襟,禁也,交于前所以禁御风寒也。亦作衿。《类篇》:又作盛。《玉篇》:又作䘳。[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