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裴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裴社镇

图片来自网络

中文名 :裴社镇

所属地区: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

裴社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地处闻喜县城西南部,东与桐城镇相接,南与夏县埝掌镇相邻,西与鸣条岗相接,北与河底镇接壤,距闻喜县人民政府约12.5千米,区域总面积83.89平方千米。2019年末,今裴社镇户籍人口为19839人。 1949年,今裴社镇境域属闻喜县第三区;1984年,由裴社公社改为裴社乡。2021年4月,撤销裴社乡,设立裴社镇。截至2020年6月,今裴社镇下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裴社村。 2019年末,今裴社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1]

位置境域

裴社镇地处闻喜县城西南部,东与桐城镇相接,南与夏县埝掌镇相邻,西与鸣条岗相接,北与河底镇接壤,距闻喜县人民政府约12.5千米,区域总面积83.89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有洪水、干旱、霜冻、冰雹等;旱灾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2—9月,严重的一次发生2010年3月,表现为耕地龟裂,粮食减产,苗木干枯发黄,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5万元。

自然资源

裴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矿石、大理石等;其它自然资源有地下水资源。2011年,裴社乡有耕地4.06万亩。

人口

2011年末,裴社乡总人口1998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679人,城镇化率43.42%;另有流动人口354人。总人口中,男性10336人,占51.7%;女性9650人,占48.3%;以汉族为主,达19971人,占99.92%;有回族15人,占0.08%。2011年,裴社乡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4.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9.2人。2017年末,裴社乡常住人口为17990人。2018年末,裴社乡户籍人口为19849人。2019年末,今裴社镇户籍人口为1983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裴社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2018年末,裴社乡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2019年末,今裴社镇有工业企业14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裴社乡农业总产值1.53亿元,比2010年增长6%,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0.3%。裴社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裴社乡生产粮食12640吨。裴社乡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2011年,裴社乡棉花种植面积6400亩,产量1850吨;大棚蔬菜种植面积10000亩,产量3750吨。裴社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裴社乡生产肉类718.4吨;畜牧业总产值0.288亿元。2011年,裴社乡水果种植面积390亩,产量343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核桃。

工业

2011年,裴社乡工业总产值为13.6亿元,比2010年增长12%;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2011年,裴社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36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裴社乡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16人,专任教师21人;小学5所,在校生892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8人,专任教师5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裴社乡有各类科技人才329人,其中专业科技人才68人,经营管理人才185人,技能人才56人,农村实用人才20万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裴社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5个,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4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5人。裴社乡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大泽女子秧歌队、宋家庄锣鼓队等。截至2011年末,裴社乡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有广播喇叭24只,通响率100%,广播综合覆盖率8%;有中央、省、市、县等50多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720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裴社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8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专业卫生人员7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人。2011年,裴社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600人次,出院病人91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5%。

社会保障

2011年,裴社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0户,人数687人,支出89.3万元,比2010年增长43%,月人均155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人,支出1.5万元,比2010年增长16.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0人,支出8万元,比2010年增长28%;农村医疗救助3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8人次,共支出2.46万元,比2010年增长21.3%;农村临时救助285人次,支出5.84万元,比2010年增长3%。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