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衙前鎮是一個位於蕭山區瓜瀝新城西端的鄉鎮。(瓜瀝新城:瓜瀝新城是航塢山經濟區和蕭紹邊界區域的區域政治、經濟、商貿和居住中心),距蕭山城區14公里,區域面積19.8平方公里。2019年10月,衙前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1]
中文名: 衙前鎮
外文名: Yaqian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杭州市蕭山區
地理位置: 杭州灣南岸
面 積: 19.8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2個社區
政府駐地:衙前鎮衙前路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區碼: 311209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2238人(2017年)
著名景點: 李成虎烈士墓、衙前農民運動舊址
機 場: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火車站: 杭州南站
車牌代碼: 浙A
著名企業:浙江東南網架集團有限公司
著名人物:李成虎
鎮黨委書記:俞沈江
目錄
基本概況
2005年村規模調整後,老區以鳳凰村改造為中心,實施「三園兩區」建設,已完成鳳凰大廈為標誌的老區相關改造項目;新區以政府行政大樓為中心,構建行政、商貿、金融、衛生為一體的「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建設規劃。按照布局合理,資源整合的要求,規劃調整村行政區域,設立行政村11個,社區2個。
地理位置
該鎮地理位置優越,「坎赭鎖重門,屏藩疊嶂;東西分兩浙,吳越通衢」,前人這樣記載。104國道複線、蕭紹運河、杭甬鐵路、杭金衢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8公里,交通便捷。
歷史文化
衙前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境內有4處省級歷史文物,縣、鎮級歷史文物20多處,為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21年9月,爆發的衙前農民運動是我黨領導下第一個農民革命運動。衙前農民協會發表的《衙前農民協會章程》和《衙前農民協會宣言》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一部農民革命的行動綱領。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為蕭山區惟一的「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鎮歷史上人才輩出,古有廉吏朱仲安,近代有李成虎、陳晉生等農民運動先驅、資產階級革命家朱執信(祖籍衙前翔鳳村)
歷史發展
全鎮實現工企業總產值329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273億元,同比增長30.2%,實現工業增加值47.5億元,同比增長22.6%,實現工企業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18.2%。恆逸集團、東南網架集團、開氏集團、興惠集團4家企業進入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榮獲2007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袖稱號。企業自主創新加快。全年共投入技改資金7.75億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達到28隻,其中列入市級以上重點工業技改項目6隻。特別是恆逸集團聚酯裝置系列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恆逸」牌滌綸長絲成功創建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東南網架集團參與資本市場,成為我鎮第一家上市企業。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衙前鎮緊緊依靠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開拓進取,勇於爭先,克難攻堅,經受住了各種考驗,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第三,全市、全區第二。
經濟發展
工業=
衙前工業發達,產業集聚,規模企業一馬當先。全鎮600多家企業,其中,億元企業達17家,平均每百名衙前人就有兩家企業,每平方公里年工業產值8億多元。形成化纖紡織、鋼結構兩大產業基地,是唯一的「中國化纖名鎮」。全鎮創省級名牌產品4隻,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承擔國家級火炬項目1隻。2002年,東南網架集團被建設部命名為「中國鋼結構產業基地」,2003年,我鎮被中國化纖協會命名為「中國化纖名鎮」。2005年,恆逸集團建立了杭州市首個「化纖行業研發中心」。2006年,全鎮新產品產值達1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1%。有兩家企業進入全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有四位企業家分別被評為蕭山「十五」時期「十大傑出工業企業家」和「十大優秀工業企業家」。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榮獲2007年中國製造業十大領袖稱號。工業經濟再創佳績。面對宏觀調控、資源要素制約,我們狠抓企業自主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經濟運行質量,有2家企業被評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6家企業分別建立省市區各級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有3家企業的產品被評為區級名牌,有一批項目被認定為省市區各級科技計劃攻關項目,獲專利7項,其中一項獲發明專利。興達布業設計的面料獲得中國流行面料入圍獎。招商引資進展順利。全年協議利用外資1408萬美元,實到外資825萬美元,分別完成計劃的117%和100.6%;協議利用內資1.25億元,實到內資7150萬元,分別完成計劃的115.7%和104%。循環經濟有力推進。新增清潔生產試點企業2家。全鎮日處理工業廢水12000噸,其中有8500噸得到回用。有22家企業拆除26台燃煤鍋爐,每日使用蒸汽量1000餘噸。萬元工業產值能耗降幅超過7.3%。盤活存量取得實效。盤活存量土地155.1畝,新建和改建標準廠房13.3萬平方米。特別是原水泥廠區塊盤活後,有效地緩解了用地矛盾。
農業
衙前農業經濟穩中有升。實現農業總產值1.1億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14750元,同比增長10.9%,村級可用資金達到4500萬元,同比增長33%。基本實現糧食種植面積3000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000畝,苗木種植面積3000畝,水產養殖面積1000畝的「3331」種養格局,並順利完成國家糧食訂購任務。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在原有8家農業企業的基礎上,新辦農業企業2家,新增農業專業合作社1家。
第三產業
衙前三產發展態勢良好。全鎮實現三產銷售產值180億元,同比增長42.8%,三產增加值3.6億元,同比增長22%。「中紡城」興商隆市工作進展順利,一期市場開業率達到90%,投資2000多萬元的紡織工業(浙江)紡織產品檢測中心正式投入運行,投資2500萬元的第二期C區交易中心已開工建設。社區服務取得長足進步,農村連鎖超市基本普及。
社會事業
對於未來五年發展目標,衙前鎮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建新興工業重鎮,興歷史文化名鎮,繪新型人居城鎮」的總體目標,全力實施「工業強鎮,三產興鎮,新型城鎮,文化名鎮,和諧立鎮」五大戰略,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努力緊靠瓜瀝鎮成為瓜瀝組團副中心。
歷史人物
朱雋(?——195),字公偉,東漢上虞人,衙前翔鳳村朱氏世祖。幼年喪父,靠母販絲為生。年少時輕財好義,解人急難,並以孝聞名。初為縣書佐,後任會稽主簿。太守徐圭推薦為孝廉,升任蘭陵縣令。靈地光和元年(178)為交州刺吏,以平息叛亂有功,封為都廳侯,後又任諫議大夫。黃巾起義時,各公卿多推薦朱雋有才略,被任命為右中郎將,持節,與左中朗將皇甫蒿鎮壓穎州、汝南、陳國等地黃巾軍,以功進封為西鄉侯,升任為鎮賊中郎將。後又圍攻南陽、趙弘、韓忠、孫夏等黃巾軍,任命為右軍騎將軍,封錢塘侯。時,其母病故,安葬於小山洛思峰南麓,黃巾起義後,朱雋又升任為城門校尉、河南尹。董卓專權時曾發兵討董卓。後郭汜與李榷互相攻殺,漢獻帝派雋至郭營勸和,被留作人質。雋素剛烈,即日發病,死於郭營中,卜葬於洛思山。其子孫世守不去,自此翔鳳村朱氏起家。
朱仲安
(1371——1433),是朱雋第50世孫,朱執信15世祖,祖籍衙前翔鳳村。朱仲安名磐,字仲安,性愛梅,故號梅軒。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仲安中了舉人,時年20歲。後由河南鞏縣儒學訓導,常州府武進縣主簿,知縣而到監察御史,湖廣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他「居官廉重,臨事必存大體」,因而受到當時皇上的器重。朱仲安做了16年郡守,回來時,當時百姓多有饋贈,公(朱仲安)一無所受。但為了不辜負百姓美意,朱仲安只攜石磨一、石砧一,壓裝以歸。他對3個兒子——用常、用初、用泰說「吾惟留清白以遺子孫,二物所以志也」 。
朱啟連
(1852——1899),字跋惠,又字棣宅,東漢錢塘侯朱雋64世孫,朱執信之父,祖籍衙前翔鳳村。年幼時適值太平天國起義,因戰亂,由其父帶至祖父在廣東的任所,自此居家廣東番禺縣(現屬廣州市)。因家貧,自19歲起就讀於汪谷庵的隨山館。汪谷庵即汪,原籍紹興,是汪精衛的叔父,有名的「紹興師爺」,曾為劉坤一、裕寬、曾國荃等人的幕僚。他對朱啟連的為人、才學、文采非常賞識。當時汪家鼎盛,故招朱啟連入門,將次女許配給他為妻。廣總督張之洞幕僚。但人小氣壯,不到一月因與主人一語不合,既拂袖而去。後專門研究古琴,絕意仕途。光緒二十五年(1899)粵中大疫,朱啟連不幸感染病勢,終年47歲。著有《棣宅集》四卷,《外集》三卷,《琴說》二卷,《琴譜》若干卷。
李成虎
(1854——1922),蕭山衙前西曹村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最早的衙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民國10年(1921)9月27日衙前農民協會成立時,先為農協委員,又被選為議事員。同年12月27日,軍閥政府鎮壓農民運動時不幸被捕,次年1月24日,在蕭山獄中犧牲。李成虎出生於清咸豐四年(1854),歲次甲寅肖虎,故取名成虎。時值太平天國戰亂年代,父親李發早逝,家境十分貧困,他和弟隨母親在討飯中長大,後於衙前鎮西之西曹村落腳,直至30多歲才娶妻成家,38歲生一女兒,以後又生一兒子和女兒。弟無子女,領養一子,兄弟便分家各立門戶。家無寸土,長年累月靠租種地主田地、打短工,以及妻子紡土紗、織土布艱苦度強,愛打抱不平。但對鄉鄰卻十分和善,樂於助人,故頗著威望,村里若有什麼糾紛,總由他出場排解,群眾尊稱他為成虎公。民國10年(1921)4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沈定一(號玄廬,排行第三,鄉人稱三先生,後淪為國民黨西山會議派)回鄉創辦衙前農村小學,發動農民運動,支持農民與地主豪紳開展鬥爭。他在鄉里對廣大農民進行多次演講,以「一根麻杆易折斷,一捆麻杆就折不斷」作比喻,指出,農民要改變受壓迫、受剝削的處境,求得自己的解放,就必須團結起來,組織農民協會,反抗地主豪紳的剝削和掠奪。李成虎在沈定一的教育鼓動下,以60多歲的高齡去串聯農戶,和農民兄弟促膝交談,一起討論:為什麼地主不勞動,卻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為什麼農民做牛做馬,卻討飯度日,借債活命?大家只有團結起來,進行減租,才是出路。李成虎在農戶中做了大量組織工作,他們共商成立農民協會的大計。12月18日,各村農民協會在衙前東嶽廟召開聯合會,駐紹興的陸軍旅部帶兵一連,配合蕭山縣警察、警備隊將東嶽廟包圍,搜去各村農民協會委員名冊,追捕農民協會領導人,封閉農民協會。李成虎仍不顧個人安危,組織了一、二千人參加的抗租抗捐示威。12月27日,蕭山縣知事莊倫儀,派出便衣密警到李成虎家,將李逮捕,釘鐐收監,次年1月24日慘死獄中。李成虎被凌虐致死,終年69歲。李成虎犧牲後,其弟帶領成虎的子女駕船到蕭山獄中運回遺體收殮。民國11年(1922)2月1日,李遺體安葬於鳳凰山南的山坡上,墓制高大,周圍植蒼松翠柏,前立墓碑隸書大字「李成虎君墓」,左側刻有「衙前農民協會委員之一,十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害於蕭山獄中,其子張保乞屍歸葬,沈定一書石」字樣。上海共商友誼會聞訊,特派代表童理璋前來祭奠,並在鳳凰山立石碑一座,上書「精神不死」四個大字。此後,圍繞李墓,修建了東、南、北3條墓道。南墓道隔河面對衙前汽車站,河上建一橋,命名為「成虎橋「,橋旁豎起石坊,上書」李墓南道「,兩旁石柱上刻有楹聯,一面是「吃苦在我,成功在人」;一面是「中國革命史上的農人這位要推第一個;四山亂葬堆里之墳墓此外更無第二支」。70年代,在「農業學大寨」開山造田中,李墓被平毀,墓碑被移用建造畜牧場。1983年,蕭山縣黨政部門作出重建李成虎烈士墓的決定。次年10月24日新墓園建成,縣領導各界代表到墓地隆重舉行了李成虎烈士墓落成暨安葬儀式。現衙前農民運動紀念館被列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蕭山尚屬首家。
陳晉生
(1878——1922),衙前項家村人,距衙前西約2公里。幼年的陳晉生,頭腦靈活,曾入私塾讀過幾年書,識字,擅口才。他家原住在南面的草漾村,開着一家磨坊,為附近農民加工麵粉為業。民國10年(1921)9月27日,在東嶽廟成立衙前農民協會的大會上,被推選為農協會6個委員之一。農民協會成立後,提出「三折還租」,地主們恨之入骨。是年12月18日,衙前東嶽廟召開各地農民協會聯合會,紹興軍閥司令部派出載有60名軍警的專輪,包圍東嶽廟,陳就和單夏蘭等人一起被捆綁押往紹興,投入監獄。陳晉生被捕後,受勁嚴刑逼供,終不向敵人屈服。後被折磨成重病,官府才同意保釋,回家時已是大年三十。此後,家裡為籌錢給他治病,先後賣掉15歲的女兒荷姑和12歲的女兒藕姑。但醫藥無效,不到兩月,終於含恨謝世。他的遺體葬於鳳凰山北坡,並親自為他設計一座上尖下方的墓碑,墓碑正面鐫刻為「農民陳晉生墓」6個魏體大字;右側文曰:「陳晉生為農民協會委員之一,民國十年在軍警包圍中演說被捕入紹興獄,刑虐致病出獄尋歿。」左側是:「為群眾謀利益而犧牲者。」
朱執信
(1885——1920),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理論家。原名大符,字執信,筆名蟄伸、縣解、去非、前進等。祖籍衙前翔鳳村。清光緒十一年(1885)十月出生於廣東番禺縣。他幼年在家私塾讀書,清光緒三十年(1904)以公費生出去日本留學,攻讀政法系,三十一年七月加入中國同盟會,選為評議部議員兼書記。三十二年一月,寫成《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片段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動和《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的部分內容,是我國早期將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中國的先行者之一。是年回國後,先後在廣東高等學堂、政法學堂及方言學堂等校任教,並秘密策劃反清鬥爭。自光緒三十三年(1907)到辛亥革命,他參加了廣東的所有反清活動。宣統末年(1911)四月「黃花崗起義」,他是進攻清政府督署衙門的突擊隊成員,在激戰中負傷,流亡香港。武昌起義後,他在廣東發動民軍起義,光復廣東。後擔任廣東軍政府總參議。南北和議達成後,被委任為廣(州)陽(江)督辦和廣東審計院院長。民國2年(1913)「二次革命」失敗後,離開廣州到上海,後又赴日本,參與孫中山領導的反袁鬥爭。民國3年,奉命返粵,策劃反袁武裝鬥爭。民國4——5年,為討伐袁世凱,在廣州及東菀、陽江、雷州等處,陸續策劃了一系列的武裝鬥爭。期間堅持理論宣傳活動,揭露袁世凱禍國殃民罪行。在「護法運動」期間,他一直是孫中山的主要助手之一,民國6年7月,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府軍事聯絡及掌管機要文書的職務。民國7年5月,又隨孫中山到上海,協助孫中山辦理海外僑胞捐款事宜,並擔任與福軍及陳炯明軍的聯絡。民國8年秋至民國9年間,多次到福建與駐紮該地的粵軍進行策劃,積極從事驅逐桂系軍閥的軍事活動。期間還協助孫中山撰寫《建國方略》等著作,並奉命在上海創辦《建設》等雜誌。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爆發後,給朱執信帶來了希望和信心,他撰文予以熱情讚頌,並學習俄文,鑽研蘇俄的革命理論,逐漸認識到來自下層革命群眾的力量,認為中國的革命離不開農工和學生,他熱情讚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熱情讚揚蘇俄布爾什維克的刻苦犧牲精神。民國9年(1920)夏天,孫中山決心驅逐桂系軍閥,「統一南方」,為此,朱執信於6月下旬奉命再次赴廣東漳州,敦促駐紮在那裡的粵軍西進討桂。稍後,他又不避艱險地赴廣東,聯絡國民黨舊部和民軍響應討伐桂系軍事行動。在他的策動和民軍紛起的壓力下,虎門要塞司令丘渭南宣布獨立。9月21日朱執信到虎門調停駐軍與東莞民軍的衝突時,不幸被桂系軍閥殺害,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獻出了生命。
所獲榮譽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衙前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視頻
衙前鎮衙前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