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蔡叔, 西周人,姬姓,名度。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三弟。武王灭商后,封于蔡,和管叔等共同在商都附近统治商代遗民,为周初“三监”之一。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他与管叔等不服,扬言周公将不利于成王,联合纣王子武庚一起叛乱,不久被周公平定,他被放逐。流放死后成王又封其子胡于蔡,称蔡仲,为蔡国始祖。[1]
早年经历
蔡叔度是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蔡叔度的母亲名叫太姒,姒姓,是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部落之女,周文王的正妻。太姒勤劳持家,恪守妇道,因此号称文母。
太姒与周文王生有十子,依次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郕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蔡叔度十兄弟自幼深受母亲大姒的教诲,所以他们从小到大,就没有做过违背常理、荒唐离谱之事。
受封蔡国
周文王死后,因蔡叔度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蔡叔度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周武王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周朝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把管地分封给三弟管叔鲜,建立管国,居住管城;把蔡地分封给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国,居住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周武王还将商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王(帝辛)之子武庚(禄父),与诸侯同等地位,以奉持他祖先的祭祀不致断绝。周武王因为武庚还没有心悦诚服,恐怕他有异心,便让蔡叔度和管叔鲜、霍叔处辅佐、监督武庚,一起治理商朝遗民。
三监之乱
周武王死后,太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登基时少不更事,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当时周朝又是初定天下,政局还不是十分稳定,蔡叔度的四哥周公旦于是当国摄政,代行周成王之职,处理国家大事。蔡叔度和管叔鲜、霍叔处怀疑周公旦要篡夺王位,三人心里愤愤不平,就到处散布流言。周成王二年(前1041年),三人扶持武庚一起叛乱。
周成王四年(前1039年),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和管叔鲜,将蔡叔度流放到郭邻(在今蔡国故城西北蟾虎寺一带)。周公旦流放蔡叔度时,只配给他十辆乘车和刑徒七十人作为随从。蔡叔度最终死在流放之地。[2]
蔡叔的子女后人
蔡仲:姬姓,名胡,周文王之孙,蔡叔度之子,周武王的侄子,西周时期诸侯国蔡国第二任国君,亦称蔡仲胡。蔡叔度与管叔鲜、霍叔处挟持武庚作乱,蔡叔度被流放。蔡仲因不与其父同流合污,于是被周公旦提拔为鲁国卿士,辅佐其子鲁公伯禽。周公旦因蔡仲辅佐伯禽治理鲁国的政绩卓著,便将蔡仲续封蔡国,以奉祀蔡叔度。
蔡叔度陵园
蔡侯叔度公陵园是西周时期蔡国第一任国君蔡叔度的陵墓,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城西部,总面积314平方米。
蔡叔度墓为一圆形土冢,坐北朝南,墓冢底部直径20米,高5米左右,周围沟涧环抱,古树参天。墓前树碑三通:主碑为《蔡叔度之墓》碑,左侧为上蔡县人民政府《重修蔡国始祖蔡叔度墓记》碑,右侧为清咸丰八年上蔡知府金宝符《蔡叔度墓记》碑。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管蔡作乱,无足载者。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成叔、厓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司马贞《史记索隐》:“武王之弟,管、蔡及霍。周公居相,流言是作。狼跋致艰,鸱鸮讨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