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氏硬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氏硬度是表示礦物硬度的一種標準,又稱摩氏硬度。1822年由德國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Frederich Mohs)首先提出。是在礦物學或寶石學中使用的標準。 莫氏硬度是用刻痕法將稜錐形金剛鑽針刻劃所測試礦物的表面,並測量劃痕的深度,該劃痕的深度就是莫氏硬度,以符號HM表示。也用於表示其它物料的硬度

基本含義

莫斯硬度應用劃痕法將稜錐形金剛鑽針刻劃所試礦物的表面而發生劃痕,習慣上礦物學或寶石學上都是用莫氏硬度。 用測得的劃痕的深度分十級來表示硬度(刻劃法):滑石(talc)1(硬度最小),石膏(gypsum)2,方解石(calcite)3,螢石(fluorite)4,磷灰石(apatite)5,正長石(feldspar;orthoclase;periclase)6,石英(quartz)7,黃玉(topaz)8,剛玉(corundum)9,金剛石(diamond)10。被測礦物的硬度是與莫氏硬度計中標準礦物互相刻劃比較來確定。此方法的測值雖然較粗略,但方便實用。常用以測定天然礦物的硬度。 硬度值並非絕對硬度值,而是按硬度的順序表示的值。 應用時作刻劃比較確定硬度。如某礦物能將方解石刻出劃痕,而不能刻螢石,則其莫氏硬度為3~4,其他類推。莫氏硬度僅為相對硬度,比較粗略。水滑石的硬度為1,金剛石為10,剛玉為9,但經顯微硬度計測得的絕對硬度,金剛石為滑石的4192倍,剛玉為滑石的442倍。莫氏硬度應用方便,野外作業時常採用。如指甲硬度約2.5,銅幣為3.5-4,鋼刀為5.5,玻璃為6.5。 除了原本列出的1~10種礦物,這裡也另外收集了其他常見物品的硬度值供參考。[1]

硬度估計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下列物件的劃痕來大致把握硬度 。 (1)能在紙上劃痕者,相當於摩氏1。

(2)石墨、皮膚為摩氏1.5。

(3)指甲、琥珀、象牙為摩氏2.5。

(4)銅、珍珠為摩氏3。

(5)鋼鐵為摩氏5.5~6,牙齒為摩氏5~6。

莫氏硬度計

簡介 莫氏硬度計是用來測量礦物質硬度的10種礦物質標準。莫氏硬度值並非絕對硬度值,而是按硬度的順序表示的值。

操作方法 選擇被測樣品的尖銳位置。在已知硬度的平面型礦物硬度計平面進行刻劃,刻劃硬度的測試由低至高依次進行。觀察硬度計平面有無刻面,輕擦平面,以防被測樣品的粉末留在硬度計上,

使判斷失誤。 若硬度計平面有劃痕,則樣品硬度大於硬度計。再依次測試更高一級的硬度計,直至介於兩個硬度級別之間或相當於某一硬度計為止。 結果表示:莫氏硬度計所測的相對硬度用1~10數字表示,根據實測情況,可分別用等於、大於、小於某硬度級別,表示樣品莫氏硬度值或範圍在肉眼鑑定礦物時,通常採用刻劃法確定其硬度,並以「莫氏硬度計」中所列舉的十種礦物作為對比的標準。[2]

劃痕硬度

1722年,法國的R.A.F.de列奧米爾首先提出了極粗糙的劃痕硬度測定法。 此法是以適當的力使被測材料在一根由一端硬漸變到另一端軟的金屬棒上划過,根據棒上出現劃痕的位置確定被測材料的硬度。 1822年,F.莫斯以十種礦物的劃痕硬度作為標準,定出十個硬度等級,稱為莫氏硬度。十種礦物的莫氏硬度級依次為:金剛石(10),剛玉(9),黃玉(8),石英(7),長石(6),磷灰石(5),螢石(4),方解石(3),石膏(2),滑石(1)。其中金剛石最硬,滑石最軟。 莫氏硬度標準是隨意定出的,不能精確地用於確定材料的硬度,例如10級和9級之間的實際硬度差就遠大於2級和1級之間的實際硬度差。但這種分級對於礦物學工作者野外作業是很有用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