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芜湖神山公园

芜湖神山公园位于芜湖城区的东北部,但随着城区的扩张,特别是三环路的建成,神山公园将和曾经的芜湖赭山一样,成为城中之山,是一块闹中取静的好地方。神山公园有五座山峰组成,分别是南面的大火炉山和小火炉山,北面的马鞍山,以及东面的两座主峰赤铸山(海拔74米)和神山,其中,赤铸山是五座山峰当中海拔最高的一座,由于山顶有一钢制三角架,估计是当时用于地质测量时建的,因此也得名“三脚架”。

中文名称:芜湖神山公园

地理位置:芜湖城区的东北部

占地面积:4890亩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别 名:赤铸山、火炉山

解放以后:神山地区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新曙光

公园定位:城市中央公园

目录

发展历史

解放前夕

神山地区枯草丛生,坟冢累累,沦为荒山秃岭。

解放以后

神山地区迎来了建设发展的新曙光。

1950年,市人民政府与皖南大学(今安徽师范大学)、郊区东河、花塘、神南等乡合作营造神山山林。1953年,市人民政府与郊区各乡订立《造林合约》。1958年2月,团市委发动团员青年6000多要在大小火炉山、马鞍山(包括四褐山)造林4.96万株,其中黑松2.16万株、侧柏1.5万株、融槐1万株;市人民政府颁布《林木管理暂行办法》,实行封山育林,各乡成立护林小组。1962年,市园林管理处与鸠江公社花塘大队签订《保护森林协议书》,明确划定神山地区国有林范围。1965年5月,市园林管理处成立“神山林场”,接收管理神山山林;1966年3月,把1600余亩山林移交给刚刚新建的“农垦学校”,原神山林场撤销。文革期间,神山地区先后设立“五七”干校、师范学校和市区各中学学农基地,山林遭到毁坏。1973年3月,市园林管理处在神山公园兴建苗圃,位于五山环抱的低凹处,苗圃地百余亩;同时,新营造山林,植树1.6万株,播种连生树种籽250公斤,外购小苗培植。1975年,苗圃地达204.08亩,绿化荒山530亩。1976年,市人民政府成立“改造神山指挥部”,迁移、平整坟冢12万座。1977年至1980年,开荒绿化,重新营造山林1000余亩。1978年,开辟马鞍山梯田200亩,栽植果树和竹。1979年,撤销原“神山改造指挥部”和“神山绿化管理委员会”,正式设

立神山苗圃机构,258亩苗圃地生产的苗木,除供应全市绿化外,开始对外销售。

改革开放以来

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注重城市绿化工作。首先把各类学农基地和师范学校农场土地111亩划给神山苗圃,正式用界桩区分苗圃与相邻的鸠江乡土地。1990年,正式设立神山公园机构。神山公园现有面积4890亩,土质为微酸黄壤土,经过多年绿化建设,建成苗圃1742亩,拥有适合城市绿化、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苗木240多种;多种树龄在40年以上,林木覆盖率达98.4%,树木蓄积量约5000立方米;园内地被30多种,鸟类20多种,野生动物数十种;园内有面积800平方米的温室4幢,面积300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4个,引进国内外植物新品种约50种;建于1990年的盆景园,拥有海派、徽派盆景3000多盆;建成水面达70亩的人工“芙蓉湖”,铺设了4000米的自流灌溉管道和1136米的水泥路面,安装了50千瓦的供电设施;恢复了“铁门槛”、“淬剑池”、“试剑石”和“志喜亭”等一比人文景观。

市委、市人民政府积极为民兴办实事,组织实施城市“绿色工程”,造福于民,还绿于民,拨款搬迁了殡仪馆,新建了长503米、宽60米的神山大道,为建设森林公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主要景点

李卫公祠

李卫公即唐初军事家李靖,辅佐唐高祖平定天下,战功赫赫,封卫国公。李卫公祠建于北宋初年(公元960年),纪祀唐初军事家李靖,宋末倾废;明代重修,后又废,北宋以来,历代文人都曾赋诗咏李卫公祠。

志喜亭

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芜湖地区大旱,县令沈端节到神山李卫公祠遗址祈雨,两天以后,果降大雨,他取意于北宋文豪苏轼《喜雨亭记》,在神山修建“志喜亭”。该亭在清嘉庆(公元1796-1820年)年间毁坏,在原址上改建“三茅群殿”,后也毁坏。1985年,神山公园重建“志喜亭”景点。

黄庭坚读书处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23岁考中进士,北宋哲宗(公元1086~1100年)时做过校书郎、秘书丞兼国史编修官。他出于苏轼门下,讲究韵律,锤字炼句,为宋代江西派首领,而与苏轼齐名,也称“苏黄”。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出知宣州时,遭到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弹劾,在停职待问处分期间,“山谷初寓太平州之芜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52、别集类第1113册第915页《山谷年谱》),携全家寓居赤铸山,闲暇无事,埋头读书,曾咏诗赞美赤铸山,诗云:“读书在赤铸,风雪弥青萝,汲绠愁水断,村酤怯路蹉。玉峰凝万象,绿萼啄群螺。古剑摩空宇,寒光启太阿”。此处是黄庭坚在芜湖寓居留下的赤铸山、赭山广济寺滴翠轩和鹤儿山下净土院三处读书遗迹之一。

罗汉寺

北宋政和(公元1111-1117年)年间,在神山山麓建罗汉寺,后在明末清初毁废。明人朱万爵《游神山罗汉寺》咏赞:“此寺藏山腹,青葱引路长。青溪门外水,古柏殿中香。”

园内风景

神山公园是芜湖市最早开辟的风景区之一,也是我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公园。

《芜湖县志》记载,神山“山势逶迤,蟠结幽邃,远眺丹阳,诸峦绵亘相接,赭塔、荆壁东西夹辅”。神山地区处在我市东北面,紧靠市区,离市中心3公里,由神山、赤铸山、大小火炉山和马鞍山五座山头和盆地组成,地貌变化丰富,最高海拔赤铸山高73.72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山水景观、植物景观。

在神山北面的山顶有一座志喜亭,是神山主要景点之一,名称取自著名的词人苏轼《喜雨亭记》一文,遂命名“志喜亭”[1],如今,芜湖三十一中文学社便以志喜亭命名,叫志喜亭文学社。

神山口大转盘东北角有一条不宽的柏油路叫神南路,便通向神山公园,穿过一座石牌坊样式的神山大门,左边便是一片非常幽静的竹林,俨然九华山后山竹海的气势,是旅游休憩的好去处,马路右边则是一座悬崖峭壁,原来是采石场,但是天长日久,悬崖经雨水冲刷,上面又长出了千姿百态的树草,颇有黄山奇松怪石的韵味,其实在通往位于赤铸山脚下回民公墓的山路上,也有一处比这规模还大的采石场,且更加幽静深邃。回到刚才的话题,沿着马路继续朝前走,一直是上坡,在最高处便是芜湖十景之一的铁门槛,那里有着一段干将莫邪的传奇故事。接着便是一路陡坡。一路下坡到底是一个转盘,和神山大道连在了一起,神山大道北边是新修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有一条很宽的石阶路通向马鞍山的山顶,那里是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下有一地下室,里面供奉着先烈的遗骨。每年春天,芜湖市许多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前来缅怀先烈,春游踏青。沿着神山大道向东走,是一片大约半个足球场大小的水杉树林,水杉树又高又直,每逢盛夏,树上知了叫声震耳欲聋,几乎每个树干上都爬满了蝉蜕,如果晚上打着电筒来的话,就一定能拎着一塑料袋的蝉蛹回家,而第二天晚上你再来的话,树上又爬满了一层,树林边上便是芙蓉湖,原来是有好几个小水塘组成的,后来人工将其挖通,成为了

一个大水塘,改其名为芙蓉湖。湖中有一小岛,岛上草木茂盛,宛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在湖中央,夏天很多人来湖边游泳,都以游到岛上为目标。此湖四面环山,风景优美,但山中湖水偏凉,因此经常会传出有人溺水的不幸消息,因此游泳时应当注意安全。

神山虽然风景很美,但芜湖有很多人都怕神山,说神山埋了很多死人,后来又建了火葬场,所以那里有很多鬼魂,小学生春游第一次去神山,都感到很神秘,而且喜欢将神山与他们熟悉的赭山相比较,说神山如何如何的比赭山离家远,神山如何如何的比赭山要大,神山如何如何的比赭山要高,个个说的神乎其神。老师们曾经带小学生到赭山去春游,最头疼的便是小孩不听话到处乱跑,正愁如果在他们又不怎么熟悉的神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该如何是好!可事实证明老师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同学们在神山都非常听老师话,紧紧地围在一起,几乎没人到处乱跑,谁都生怕掉了队。老师们的管理反而轻松多了。

神山的草木相比赭山要茂盛得多,是由于土地肥沃或是另有原因,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是,从芜湖市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规划来看,神山肯定会成为一块炙手可热的宝地!

铁门槛·淬剑池·试剑石·干将墓

《图经》记载:‘干将淬剑于此,上有磨剑池’。《芜湖县志》记载:火炉山有两座,中有一道铁门槛。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干将造剑的炉子就设在此处;神山上有磨剑池,是干将淬剑的地方;破山上有一砥剑石,又叫试剑石,俗名石卵,干将在此处试剑;赤铸山上有干将墓。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指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所记,吴越是最先发明炼钢的地方”。战国时期,“铸剑成功的人,在越有欧冶子,在吴有干将和干将妻莫邪”(《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篇241页)。

“干将作剑,莫邪断发剪爪投于炉中”,头发、鸡爪是属于碳质的,把头发、鸡爪投进炉中的红铁上,再经过锻炼锤打,使铁增加含碳量,“最早的炼钢术从无意中获得了”。据科学分析,铁含碳量达到0.25%~1.70%,铁就成了钢,钢称为“渗炭钢”。因此,干将、莫邪所铸造的剑属于渗炭钢剑,剑刃锋利。这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成就之一,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早。1978年,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到干将、莫邪铸剑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第二年在全国政协会上呼吁保护这一中国和世界最早的炼钢遗址。1985年,神山公园恢复了“铁门槛”、“淬剑池”和“试剑石”等人文景观。

视频

芜湖神山公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