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人類早期的歷史和藝術方面的資料所知甚少。儘管如此,歷史上的許多學者還是在這一領域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這些學說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類藝術發生的某些條件和根據,對學習藝術和進行藝術教育有着重要的價值。雖然這些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必然涉及到人類藝術的方方面面,但其中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論述通常都是這些學說的重要方面。以下我們就來簡要介紹、評析一下歷史上幾種主要的關於人類藝術起源的學說。

目錄

模仿說

這是一種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這種理論直到19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遊戲說

遊戲說認為藝術起源於遊戲,它是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人們也因此把遊戲說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遊戲和審美自由之間關係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於遊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遊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遊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遊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遊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餘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遊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他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物質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遊戲與藝術活動。斯賓塞和席勒一樣,也認為遊戲是過剩精力的發泄,它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實用價值,卻有助於遊戲者的器官練習,因而它具有生物學意義,有益於個體和整個民族的生存。

遊戲說強調了遊戲衝動、審美自由與人性完善間的重要聯繫,對於我們理解藝術在審美方面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藝術發生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某些必要條件,如剩餘精力是藝術活動的重要條件,藝術的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

表現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誌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誌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巫術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有勢力的一種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最早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這種觀點用實用性來解釋藝術的起源,認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有着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按照這種理論,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於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如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和雕刻,往往是處在洞穴最黑暗和難以接近的地方,它們顯然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製作的,而是史前人類企圖以巫術為手段來保證狩獵的成功。還有些動物身上畫有或刻有被長矛或棍棒刺中和打擊過的痕跡,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的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繫,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着他們在實際的狩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原始壁畫中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擊傷痕跡的動物形象,成為支持藝術產生於巫術學說的有力證據。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1]

勞動說

認為藝術起源於勞動。代表人物:畢歇爾、希爾恩、馬克思德索、普列漢諾夫。正確性:首先,勞動是原始藝術最主要的表現對象。其次,史前藝術在內容與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勞動生產活動的印記。但是,過分注意勞動與藝術發生的直接關係,也不免有些簡單化。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卻不是社會生活的全部。勞動以外的其他社會生活的內容,也與藝術的發生有着密切的關係。此外,藝術的生產是以人的手由於勞動而達到的高度完善為前提的,但藝術起源主要的是指社會學意義和心理學意義上的推動力,也就是說指原始人最初的創作動機究竟是什麼,從這一意義上來探討勞動與藝術的關係,還很難判定它在藝術起源方面的作用究竟如何。

勞動說是關於文學起源的重要學說之一,勞動提供了文學活動的前提條件;人類的生產活動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動的前提。這一方面在於人要滿足基本生存需要後才能從事其他活動,另一方面在於人就是在這種生產活動中生成的。在勞動中為了需要而創造出具有豐富表意功能的語言系統,恩格斯說:「勞動是一切人類活動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其次,勞動產生了文學活動的需要。人的活動都伴隨一個自覺的目的,這一目的源於某種需要而設定。再次,勞動構成了我們所描寫的重要內容。最後,勞動制約了最早的文學的形式。各民族最早文學體裁是詩,必須吟唱,載歌載舞,早期的文藝是詩、樂、舞的結合體。這種早期文藝的形式同勞動過程直接相關。原始人將勞動動作和被狩獵的動物的動作衍化為舞蹈,勞動時的號子與呼喊發展為詩歌,而勞動時發出的各種聲音和體現的節奏,則為原始人提供了音樂的靈感。詩、樂、舞三位一體實則是勞動過程中這幾種藝術形式的萌芽因素統一在一起的反映。相對於其他學說更具體、更科學,從根本上闡釋了文學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文學起源的最根本的學說。同等學力綜合文學1(文藝學) - 道客巴巴

多元決定論

人類實踐與藝術起源的多元決定論 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理論研究範圍相當廣泛,尤其是他將結構符號學與精神分析學結合起來,用於研究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理論,出於意識形態批評研究,他認為,社會發展不延一元決定的,而延多元決定的,並進而提出了多元決定的辯證法,或者說是結構的辯證法;文化現象的產生,都有多種多樣的複雜原因,而不是由一個簡單原因造成的。著名的芬蘭藝術學家希爾恩就認為藝術本身就足一種綜合性現象。因此,研究藝術的起源必須從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藝術起源的奧秘。總之,藝術的產生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着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的衝動和遊戲的本能。藝術的發生雖然是多元決定的,但是巫術說與勞動說更為重要。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事實上,巫術在原始社會中同樣是人類的一種實踐活動。歸根結底,藝術的產生和發展來自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藝術是人類文化發展歷史進程的必然產物,藝術的起源應當是原始社會,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過程。

以上關於藝術起源的學說,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方面了解原始藝術的起源及其原因。原始藝術與兒童的藝術雖然有本質的不同,但它們在發生動因特別是在表現形態方面又有不少相似之處,因此,了解人類藝術的發生對我們正確地認識和理解兒童的藝術活動具有借鑑作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