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背椋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背椋鳥

中文學名: 紫背椋鳥
拉丁學名:Sturnus philippensi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科:椋鳥科
屬:椋鳥屬
種: 紫背椋鳥
亞   種: 無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Forster,1781
英文名稱: Chestnut-cheeked Starling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紫背椋鳥[1](學名:Sturnus philippensis):是一種體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鳥,體長17厘米。雄鳥頭淺灰或皮黃,肩、背紫色具金屬光澤;頰赤色;前胸栗色;腹乳白色;脅藍灰色。下體偏白,背閃輝深紫羅藍色,兩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深綠。

棲息於農田耕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也出現城鎮公園和海岸地帶。叫聲是響而尖。常成批結群活動於樹枝間。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蟲。有時也在地上覓食。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有時也吃植物性食物。

分布於日本、菲律賓、加里曼丹島和中國。

外形特徵

雄鳥:頭部、頦與喉均為淡灰色。耳羽、兩頰及後頸兩側為栗色塊斑。肩羽、下背和腰紫色並有金屬光澤;尾上覆羽橙黃色。兩翅羽外翈黑色,羽緣和羽端具金屬綠色;第2-4枚初級飛羽有黃色狹緣;兩翅翅緣、中覆羽、腋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次級飛羽外翈具灰白斑;飛羽內翈白色。前胸栗色;後胸和腹乳白色;兩脅和胸側藍灰色。尾下覆羽棕黃色。

雌鳥:額和頭部、耳羽及頰灰褐色;喉污白沾黃;背灰褐色;胸污白色;翅及尾為黑褐色。

虹膜桔紅色;嘴角黑色;跗蹠鉛灰色,爪灰黑色。

生活習性

遷徙:中國大陸為偶見遷徙鳥(旅鳥),台灣為冬候鳥。遷徙中國大陸時間在3-4月9-10月間。

習性:常成批結群活動於樹枝間。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蟲。有時也在地上覓食。飛翔時鼓翅迅速,成橫隊直線飛行,喜盤旋飛翔於樹梢附近。在大陸較為稀見,在台灣為常見種。

食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有時也吃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蟲種類主要有鱗翅目幼蟲、螟蛾幼蟲、螞蟻、虻、胡蜂、蝗蟲、葉甲、金龜子、象鼻蟲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雙翅目昆蟲。秋冬季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主。

叫聲響而尖的叫聲及尖叫[2]

棲身環境

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開闊平原地帶的疏林草甸、河谷闊葉林,散生有老林樹的林緣灌叢和次生闊葉林,也棲息於農田耕地、路邊和居民點附近的小塊叢林中,也出現城鎮公園和海岸地帶。繁殖於日本的千島;冬季遷徙至菲律賓及婆羅洲。遷徙時不常見於中國東部沿海。越冬在台灣及蘭嶼島。結小群生活,棲於開闊原野。

生長繁殖

繁殖期5-7月。營巢於闊葉樹天然樹洞或啄木鳥廢棄的樹洞中,也在水泥電柱頂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營巢。巢呈碗狀,主要由樹皮、枯草莖、枯草葉、草根、紙屑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和細草莖。雌雄鳥共同築巢,每窩產卵通常4-6枚,1天產1枚卵。卵為長卵圓形,青綠色或淡藍色,光滑無斑。卵的大小為25-26mm×18-19mm。第四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有時雄鳥亦參與孵卵,孵化期12-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繁殖於日本的Kuril島;冬季遷徙至菲律賓及婆羅洲。

分布狀況:遷徙時不常見於中國東部沿海。越冬在台灣及蘭嶼島。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視頻

濱江新雨後(黃眉姬鶲、灰紋鶲、蟻鴷、紫背椋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