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翅椋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翅椋鸟

中文学名: 紫翅椋鸟
拉丁学名:Sturnus vulgari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椋鸟科
属:椋鸟属
种: 紫翅椋鸟
亚   种: 13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 Common Starling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紫翅椋鸟[1](学名:Sturnus vulgaris):全长约20-24厘米,是中等体型的椋鸟。体羽新时为矛状,羽缘锈色而成扇贝形纹和斑纹,旧羽斑纹多消失。闪辉黑、紫、绿色。具不同程度白色点斑。虹膜深褐色;嘴黄色;脚略红。 叫声为沙哑的刺耳音及哨音。食性较杂,结小至大群于开阔地取食。冬季集大群迁至其分布区的南部。栖息于荒漠绿洲的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

外形特征

紫翅椋鸟全长约20-24厘米,是一种羽色具闪辉黑、紫、绿色椋鸟。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和冬羽稍有变化。

具不同程度白色点斑,体羽新时为矛状,羽缘锈色而成扇贝形纹和斑纹,旧羽斑纹多消失。虹膜深褐色;嘴黄色;脚略红[2]

生活习性

迁徙: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夏候鸟,迁徙时可见,为台湾冬候鸟。

习性:数量多,平时结小群活动,迁徙时集大群。有时与粉红椋鸟(.pastor)混群活动,往往分成小群,聚集在耕地上啄食,每遇骚扰,即飞到附近的树上。喜栖息于树梢或较高的树枝上,在阳光下沐浴、理毛和鸣叫。

食性:杂食性,以黄地老虎、蝗虫、草地暝等农田害虫和尺蠖、柳毒蛾、红松叶蜂等森林害虫为食,但在秋季也聚集在果园中窃食果子或在稻田中啄食稻谷。

叫声:为沙哑的刺耳音及哨音。

栖身环境

栖息于荒漠绿洲的树丛中,多栖于村落附近的果园、耕地、或开阔多树的村庄内。

生长繁殖

紫翅椋鸟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紫翅椋鸟也可以在屋檐下甚至是信箱里繁殖。人工巢箱对它们来说很友好。它们的巢通常是由干草或其它材料编织的。

这种鸟儿一窝平均可以生4~5个蛋,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浅绿蓝色。不到两周就能孵化,再过三周小宝宝就能出巢了;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小宝宝出巢后,大鸟还会再喂一到两周。繁殖早且成功的父母有可能会在繁殖季过去前再生养第二窝。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欧亚大陆。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西部的农耕区、城镇周围及荒漠边缘。亚种poltaratskyi繁殖于准噶尔盆地北部;porphyronotus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区;poltaratskyi迁徙时有记录作为过境鸟见于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并偶见于华东及华南沿海。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紫翅椋鸟高加索亚种 Sturnus vulgaris faroensis Lorenz, 1887
2 紫翅椋鸟法罗群岛亚种 Sturnus vulgaris faroensis Feilden, 1872
3 紫翅椋鸟亚速尔群岛亚种 Sturnus vulgaris granti Hartert, 1903
4 紫翅椋鸟喜马拉雅山亚种 Sturnus vulgaris humii Brooks, 1876
5 紫翅椋鸟巴基斯坦亚种 Sturnus vulgaris minor Hume, 1873
6 紫翅椋鸟阿富汗亚种 Sturnus vulgaris nobilior Hume, 1879
7 紫翅椋鸟欧洲亚种 Sturnus vulgaris oppenheimi Neumann, 1915
8 紫翅椋鸟贝加尔湖亚种 Sturnus vulgaris poltaratskyi Finsch, 1878
9 紫翅椋鸟准噶尔亚种 Sturnus vulgaris porphyronotus Sharpe, 1888
10 紫翅椋鸟亚美尼亚亚种 Sturnus vulgaris purpurascens Gould, 1868
11 紫翅椋鸟小亚细亚亚种 Sturnus vulgaris tauricus Buturlin, 1904
12 紫翅椋鸟指名亚种 Sturnus vulgaris vulgaris Linnaeus, 1758
13 紫翅椋鸟设得兰群岛亚种 Sturnus vulgaris zetlandicus Hartert, 1918

种群现状

为了控制害虫,人们将紫翅椋鸟引入到了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在成功活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种群之后,它们还扩散到了周边更多地区。

1862年,欧洲人把紫翅椋鸟带到了新西兰。如今,这里的紫翅椋鸟和很多其它从欧洲引入的鸟一样变得十分常见。白天,它们在庭院、路边草地、公园和牧场中成群结队地觅食,或在空中短距离飞过;傍晚,它们则会飞进树中,准备休息,一棵树上能有上百只一同夜宿,叽叽喳喳十分热闹。

1890年,人类成功将紫翅椋鸟引入北美,并且成功得过头了——紫翅椋鸟在那里大量繁殖,占领了其它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此后很长时间都是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并且人类再也没能把它们驱逐出境。今天北美已经有两亿只紫翅椋鸟了,铺天盖地的它们对农业、畜牧业和航空业造成了无数损失[3]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视频

地球脉动第2季:数百万只紫翅椋鸟在空中表演杂技

紫翅椋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