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
 

近义词1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近义词2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反义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见多识广

出 处 :《世说新语·方正

体 裁成语

属 于 :既可做贬义词,也可做褒义词。

管中窥豹,是中国的汉语成语,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目录

原文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蒱,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毕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1]

故事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在他还小的时候有一次,他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你要输了。”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王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不禁大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甩开袖子走。

王献之所言“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两句的解释,古时的荀奉倩,近时的刘真长,我只对这两个人感到惭愧,不如他们。

王献之受到卑贱门生评论,深以为耻,后悔不该接近并插话,所以就有“远惭”“近愧”这样的话。“管中窥豹”、“拂袖而去”二成语皆出于此。

寓意

“管中窥豹”既可做贬义词,也可做褒义词。一般与“可见一斑”连用,用作褒义词即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意思: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能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视频

成语故事管中窥豹

参考资料

  1. 管中窥豹,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