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匠
圖片來自天眼新闻

竹匠,汉语词汇,读音zhú jiàng,释义是指用竹子编作器具的手工业者[1]

竹匠简介

地处江南的嘉兴地区过去广泛使用竹器,品种涵盖生产生活用品的方方面面,种类细分可超过木器。

竹器虽多,但制造它的竹匠却不分行当。这并非竹匠全能,恰恰相反,任一竹匠会制作的品种并不多,有的甚至只会做一两样。比方做非篾编类竹器的,有的专做竹椅、竹凳、竹榻等坐睡之器;有的只做菜柜、蒸架、筷笼或其中一种;有的只会削竹扁担或竹筷;还有的专门用熨竹技术,把新鲜的长竹子在稍弯处用火熏软后拉直,冷却后制成船篙,或者把竹爿熏软后压弯,熨成粪桶环。

竹器的大宗货是篾编类的。这类竹匠也大多专做部分产品。比方有只做粗糙的土筐、谷箩、草篮、(桑)叶篰、畚箕等农具的;有只编较光洁的蚕匾、晒匾和各式竹筛的;有专编菜篮、饭篮、蒸笪等厨房用品的;还有仅编篾席一项的;另有少数竹匠专攻精细的女红盘、首饰盒、祭祀篮和花篮之类。

多各种形状的竹篮。其中一种长方体形,四周成圆角、人们称之为“杭州篮”。也许原产地为杭州,也许为沾一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喜气。

那个年代,乡下人到镇上买东西叫“上镇”。手挎着杭州篮上镇,来时空空,返回时满载而归。洒下一路满足,成了一道流行的风景线。[2]

竹匠不分专业行当,缘于各种竹器的制作技术都相对简单,只需锯子、劈竹刀和拉钻三件工具。大部分竹匠未经拜师,一个村上只要有一位竹匠,其家人、亲友、邻居们反复看了他的操作后都能动手干,不会的地方相互交流一下,熟练了即是竹匠。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按技术差别和师承门派分成不同行当。再说,未经拜师靠自学来的技术欠广泛,只能制作若干品种,这就形成了上述的自由分工。

发展历史

一般说,用户不会买好原料竹,像请木匠、裁缝那样请竹匠上门来加工竹器,而是按照需要的品种、数量随意购买。竹匠们都在家里制作,制成后拿到集市上叫卖或者批发给商户商贩。也有个别小老板在集镇上开设前店后作坊的竹器铺,雇请几位能生产不同品种竹器的竹匠,自产自销。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集体化运动中,本地的大多数竹匠都加入了集镇上的竹器社(竹木社、农具社),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则参加农业社的副业组。接着,在手工业向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竹器被金属、塑料制品替代,大批竹匠改行,竹器业规模缩小。而发展到如今,没被替代的那部分竹器生产已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半机械化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