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山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山島江蘇省為數不多的近岸海島,距離贛榆濱海新城約8公里,距海頭港約10公里,面積約0.19平方公里,岸線長度約2.8公里。島上有棋子灣、秦山神路、受珠台、徐福井等20餘處主要景點,素來享有「秦山古島,黃海仙境」的美譽。[1]

2011年4月,秦山島被國家海洋局列入我國第一批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也是江蘇省首個向國家申請專項資金進行整治修復的海島。

2018年11月,秦山島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中文名: 秦山島

外文名: Qinshan Island

地理位置: 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海島

全島面積: 0.1928平方公里

全島長度: 1000米

全島寬度: 200米

關於秦山島

秦山島,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境內,在贛榆新城區東15.3公里的黃海海面上,面積0.1928平方公里,全島狹長形,呈單面山形態,東西長1000米,寬200米,分為東、中、西三峰,西峰高37米,中峰緊挨西峰,高32米;東峰為主峰,高56米,與中峰相距千米以上,是島上最為平坦最繁華的地段,原駐軍營房都集中於此,現為漁民租住。島上名勝很多,有千年古亭、李斯碑、徐福井、天妃宮、受珠台、秦東門、古炮台等20餘處主要景點,其中秦東門高達10餘米,蔚為壯觀。2011年4月12日,國家海洋局公布了第一批176個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秦山島名列其中。

地質構造

秦山島上地質結構比較簡單,全島由石英岩及大理岩構成,夾有雲母片岩,雲母石墨片岩夾層,岩層走向北西,傾向北,傾角40°~50°,呈一單斜構造。石英岩及大理岩均厚層堅硬,多斷裂構造。構造線走向北東及北西向,沿此發育二組節理,節理傾角60°~70°,岩層受海蝕後多沿節理面裂開,成巨大的岩塊崩落。片岩夾層受深度風化,成紅土狀風化殼,風化層剖面厚度達14米。

受海浪的長期衝擊以及歷史時期海平面的升降變化,秦山島經歷幾度滄桑演變,形成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整個島嶼岸線均受海蝕,海蝕崖高20~50米,崖下部受海蝕,崖上部岩層沿節理斷面崩落,在崖麓堆積着直徑幾米至十幾米的巨大岩塊。島的北部及醅現代磨蝕階地寬150~200米,有15米高的海蝕柱、海蝕穹,海蝕現象非常壯觀。島的北側及西側已被蝕去大半,地形上不對稱,島的東西兩側岩灘上部堆積一些岩屑礫石,構成礫石壩。

秦山島南部有一條礫石連島壩,自島向陸地方向延伸,長2.6公里,北部寬400米,南端尾產寬50米,壩頂高出高潮位0.8米,其厚度(海底以上部分)5~5.8米。顯然,該礫石連島壩為一自然堆積體,物質來自秦山島海蝕產物,連島壩的發育阻攔了海州灣南部沿岸的泥質沉積物沿岸北上,造成以連島壩與贛榆興莊河口為界,南部沿岸為淤泥質海岸,北部為沙質海岸。沙灘上沙軟潮平,海水潔淨,是海水浴的一個適宜場所。

秦山傳說

秦山,俗名奶奶山,又名神山。明顧乾《雲台山志》:「墟溝西北二十里,上有碧霞宮,僧人守之。先名秦山,後因春融屢現樓台人物之狀,與蓬萊海市無異,故以神名。」這便是神山的來歷。因山形東大西小,宛若一張橫臥海天之間的瑤琴,所以《雲台新志》又稱其為琴山。

秦山雖小,古蹟卻相當豐富。據史籍記載,秦山東首,有秦始皇刻石。《續漢書·郡國志》載:秦山「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長一丈八尺,廣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則三尺見也」。《水經注》載其內容大體相同。據《雲台導遊詩鈔》作者張百川考證:秦山東道碑座有云:「其碑是李斯大篆,被好古者用船裝至江南。「李斯是秦始皇的丞相,自始皇令他刻石紀功之後,便開立了碑碣之風,刻字刻畫始盛行全國。「豐碑隱久訪嬴秦,萬里洪濤莫問津。」(《雲台導遊詩鈔》)始皇碑刻雖然僅存碑座,但到此訪古,仍能激起感慨萬千!

秦山島的歷史,最早可追述至東夷部落的少昊之國,是古羽山(即今雲台山,古時為海中群島,其原始居民,史有羽夷、郁夷、島夷、朐夷諸稱謂)的組成部分,以農牧為主、漁獵為輔的夷昊人,以山形稱此島為「奶奶山」,或傳說系顓頊大帝拋神琴於此而稱「琴山」。從出土的古陶來看,最遲在西周已有人居住,到了秦初,贛榆縣方士徐福,為秦山島的開發、宣傳直至成名,起到了「開山祖」作用。因為他,秦始皇才相信「海上有仙山」「似在飄渺間」,三次東巡皆到朐界,登上了秦山,並立石為秦東門,島名由此稱「秦山」。又命丞相李斯督建「碧霞宮」、「授珠台」、「海神廟」、「龍女亭」,還立碑以祀。該碑幾次被南方人偷竊時,皆被漁民發現,後來實在無法,為防偷竊,據說將其沉入海中。久無蹤。漢時維持秦之遺存,唐朝佛教盛行,島上建有觀音殿、通天塔、大佛寺等,形成佛道共存一島之格局;宋金元時毀於戰火,明清逐步復建,規制已大不如前,後來日本侵略者不僅毀壞建築,掠奪文物,還以此島為據點,侵擾我沿海居民,至民國時,僅有漁民為佑出海平安籌資建的「天后宮」(即原碧霞宮)、「李斯碑亭」等。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為防蔣台政權反攻大陸,秦山島成為海防重地,島內密布地下坑道網,和島上戰壕炮台組成了海上鋼鐵壁壘。經駐軍近二十年的綠化,松樹、灌木林、冬青等植被達90%以上,菜地十數畝,百餘官兵,基本自給。八十年代末,駐軍撤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