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石龟 |
石龟黄喉拟水龟(学名:Mauremys mutica)为龟科、拟水龟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越南、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海南、西至云南等地,常见于丘陵地带半山区的山间盆地或河流谷地的水域中, 常于附近的小灌丛或草丛中。该物种在中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海南。
简介
黄喉拟水龟最原始最古老的品种,民间素有“古石龟”之称并认为该品种龟与金钱龟一样拥有助饲养者提升财运与事业运的风水功效。黄喉 拟水龟最大的特征,就是有一副几乎每底壳都是线形式或者是块形式黒色的底板。因为和三线闭壳龟的黒色底板很相近,(而南方地区只把三线闭壳龟才称作金钱龟)所以两广民间亦称这种全黒色底板的石龟为正宗“金钱底”,也是南方部份地区 把黄喉拟水龟统称:“石龟”和“石金钱”的原因之一。这种“古石龟”大都栖息于漂离大陆的沿海岛屿、或半岛中近海的一端,数量稀少并不多见。但民间的养殖着众多,已经可以大量人工繁殖。从黄喉拟水龟的分布可见这一物种对栖息地的食物、水质及气候环境等都有很强的适应能 力。黄喉拟水龟还具有耐热、耐寒、耐饥渴的特点,是生命力极顽强的龟种。
评价
头骨具一骨质颧弓;方轭骨与眶后骨、轭骨(颧骨)相接切;额骨一对,前端与一对前额骨呈“W”形相接切,后端与顶形态描述依据广西、江苏、安徽、湖北6雄、6雌共12号标本描述。背甲长雄性118~138mm,雌性95~138mm;宽雄性79~94mm,雌性69~102mm,头较小,宽16~23mm,光滑无鳞;吻部超出下颚,向内侧斜切;上颚正中略凹;鼓膜明显。背甲平扁,具3条纵棱,脊棱明显,两侧较弱。颈盾小,呈梯形;椎盾5枚,第一、第五椎盾五边形,前宽后窄,其余各盾片呈六边形,宽大于长;肋盾4对,除最后一对外,其余均比相邻椎盾为宽;缘盾11对;臀盾1对,略呈方形。个别老年个体背甲各盾片凹陷皱缩,似呈蛛网状。甲桥明显,背腹甲以骨缝相接,腋盾和胯盾小。腹甲略短于背甲,前缘钝凹而上翘,后缘凹缺深,呈三角形;喉盾略呈楔形,前侧尖出呈犄角状;腹盾缝>胸盾缝><股盾缝>肱盾缝><肛盾缝>喉盾缝。四肢扁平,前臂外侧具若干横排大鳞,指、趾全蹼,有爪。尾短细。骨平截相接;顶骨末端达上枕骨中部;鳞骨前端与眶后骨相接,大多不与轭骨相接,末端呈锐角状;上枕骨后部向下斜截,呈楔形。咀嚼面窄而无嵴。骨质内鼻孔位于眼眶前缘同一平面上。下颚纤细;冠状骨骨突弱。椎板7枚,六边形,短边在前;肋板8对;缘板11~12对。腹甲与背甲以骨缝相接,甲桥纤薄。腋柱和胯柱纤弱。内腹板被肱胸盾缝在后部1/3处横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