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咀驛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咀驛鎮,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地處清澗縣北部,東與店則溝鎮、李家塔鎮接壤,南和寬州鎮折家坪鎮相連,西北鄰子洲縣淮寧灣鎮,北與綏德縣田莊鎮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4千米,總面積242.20平方千米。[1]

石咀驛鎮是國家「三北」防護林營造先進鎮,榆林市文明鄉鎮。

截至2020年6月,石咀驛鎮下轄32個行政村。截至2018年末,石咀驛鎮戶籍人口23902人。2011年,石咀驛鎮農業總產值1.28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362.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800萬元。

中文名:石咀驛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

地理位置:清澗縣北部

面 積:243 km²

下轄地區:3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石咀驛村

電話區號:0912

郵政區碼:718302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陝K

人 口:23902人(2018年)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因明代在延榆古道上,有一壺嘴狀巨石之處設驛站而得名。

明清屬清澗縣騫二里。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民國政府設石嘴驛聯保,轄10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3月,成立石嘴驛區,轄石嘴驛、盆則溝、樂堂堡、賀家岔、郝家墕、盤石岔6鄉,有60個行政村。

1958年9月,成立石嘴驛公社,轄32個生產大隊。

1984年,改設為鎮。

2011年,郝家墕鄉併入石咀驛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咀驛鎮轄石咀驛、慕家河、李家溝西溝、牛家溝、賈家溝、棗林則溝、吳家溝、槐卜鹼、盆則溝、王家堡、馮家渠、康家灣、石場溝、師家川、糜山河、惠家河、徐家河、橋渠、中莊、柳溝、二郎岔、張家渠、郝家南溝、王家砭、拓家灣、榆灣則、盤石岔、高郝家溝、呼家塔、宋家坪、寺則河、神咀、郝家墕、高里寺、芝芳皋、康肖慕家溝、曹家塔、賀家岔、後馬蘭岔、老莊裡、楊小慕家溝、駝巷、唐家河、大碾河、郝家寨則、郭家咀、前馬蘭岔、湫池溝、郝家灣、郝家上山、徐家圪嶗、郝西家溝、郝家山、武家溝、賀家灣、郝家興莊、孫家河、慕家興莊、洞則溝、趙家灣6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石咀驛鎮下轄32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石咀驛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咀驛鎮地處清澗縣北部,東與店則溝鎮、李家塔鎮接壤,南和寬州鎮、折家坪鎮相連,西北鄰子洲縣淮寧灣鎮,北與綏德縣田莊鎮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7.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4千米,總面積242.20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石咀驛鎮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9.5℃,極端最低氣溫-23.7℃,極端最高氣溫38.1℃。無霜期年平均160天,年均日照時數為2735小時,年總輻射141.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水系水文

石咀驛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無定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石嘴驛河、寺則河、郝家墕河等。

自然資源

石咀驛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岩鹽等。農業耕地面積8.4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4萬畝,林地面積7.4萬畝。

自然災害

石咀驛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冰雹、大風、低溫、霜凍等。最嚴重的一次暴雨災害發生在1977年8月5—6日,全境遭暴雨襲擊,致山洪暴發,共淹沒窯洞106孔,淹沒農田3530畝,摧毀水庫2座,土壩134座,抽水站3處,糧食作物損失嚴重。1983年,境內春夏連旱,共31000畝秋季作物受旱,減產50—80%。

視頻

石咀驛鎮吳家溝村駐村工作隊曹波上電視了(哈嘍清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