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龙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甘龙镇位于松桃县境西北部,镇驻地甘龙口,为县内西北部重要农贸市场,于农历三:八日赶场,跨县城100千米,西部与重庆市酉阳县南龙乡和本省沿河县晓景乡接壤,东部与重庆市秀山县峻岭乡毗邻,北部与瓦溪乡和印江县刀坝乡交界,南连永安乡。全镇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97个村民组,共7361户30820人。 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328亩,林地面积41078亩,草坡和水域面积分别为6万亩和1500亩。主产水稻、烤烟、油菜、玉米、红苕、洋芋、杂粮。盛产杜仲、黄柏、白术、五倍子、金银花、何首乌等药材,为县内主要药材生产基地。淡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辖主要淡水河流2条,地下水资源以玛瑙山、猫耳洞为主,日流量达400吨之多。[1]
地理位置
甘龙镇位于松桃境西北部,距县城100公里,东径108’42’03”,北纬28’19’08”,地处云贵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延伸的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冬少严寒,夏少醋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均温14.5℃。全镇为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611米,镇内境内山岭层峦迭嶂,溪河如织,空气清新,山川秀美,土地肥沃。与重庆市酉阳县、秀山县和本省沿河县、印江县接壤,为县内西北部重要农贸市场,于农历三、八日赶场。
发展历史
1934年10月,贺龙、关向应、肖克三位将军率领红军在甘龙建设了严家坡苏维埃区政府和大面、天堂、麻阳等10个苏维埃乡政府。并带领当地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为甘龙这片热土撒下了红色的种子。时光如白驹过隙,昔日的战火硝烟已成为神圣的历史,红军桥、会师楼、红军哨、红军烈士纪念碑等经典故地都在向我们述说着那些英雄们动人的故事。甘龙,正以兴兴向荣的姿态沿着先烈们殷切的目光,一步步走向美好明天。
党的建设。积极按照“强基层,打基础”的指导思想来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甘龙镇设基层党委1个,有支部28个,党员633名。其中,“十一五”期间发展的118名。在这个时期发展的党员里,35岁以下的93名,妇女党员22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9名。五年来,建成地级“五好”基层支部3个,县级“五好”基层党支部7个。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3个,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基地2个,培训党员干部2013人次,群众9588人次。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农业农村工作。“十一五”期间,甘龙镇围绕“农业稳镇,产业富镇”做文章,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种养殖大户,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五年来,农业总产值达46452.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891元。其中2010 年全镇粮食产量达23896.8吨,烤烟年产值280万元。五年来,共培育生态畜牧龙头企业2个,扶持养殖大户48个,培养茶叶、药材、蔬菜等种植大户43户;种植烤烟7300亩,新建生态茶叶3150亩、金银花基地3800亩、核桃生产基地2100亩、白术种植面积4500亩。
基础设施。五年来,累积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烟水工程7处,集镇人饮工程1个,界牌水库干渠、龙秀堰等沟渠维修工程4个,界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个,实施通村公路项目11个,总里程108公里。其中,惠及我镇的民生工程有农村敬老院项目、麻兔河流域石漠化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级卫生室建设、农村改水改厕、村村通工程、危房改造、一事一议、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
平安建设。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保稳定,促发展”为目的,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通过大量工作,在“十一五”期内,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平安建设先进乡镇”,2010年被地区政法委评为“无邪乡镇”。
科教文卫工作。五年来,全镇完成了18所小学教学楼的新建工程;投入资金1000万元,征地50亩对镇中学进行了扩建。投入资金55万元,建成11所村级卫生室,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实施了3个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实施了1000户“村村通工程”;实施了20个村的广播基础设施建设;10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五年来全镇共有211430人次得到合作医疗补偿,总补偿金额为684.9万元;平均参合率达95%以上,2010年达97.74%。
今后,全镇人民将围绕镇党委“强农稳镇、产业富镇、旅游活镇、文化新镇”的目标,以“强基层,打基础;建支柱,活市场;构和谐,树形象”为重点,依托本地资源,稳定烟叶产业,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产业建设,大力建设以金银花、白术为核心的中药材,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把甘龙建成武陵山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把甘龙建成黔东最靓丽的门户![2]
经济情况
该镇是纯农乡镇,辖区内没有任何厂矿、企业,财政收入单一。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实现8587.9万元,同比增长7.5%;其中农业生产总值实现6296万元,同比增长7.3%;畜牧总产值达2235.4万元,同比增长7.2%,占农业总产值3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10.6元,同比增长4.5%;农民人均粮食561公斤,同比增长7.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6.5万元。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白术,金银花。
科教文卫
甘龙历史以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乡镇,近年来我镇共有3名学生摘下了高考状元桂冠,其中1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现全镇有博士生4人,研究生3人,本科生426人,大中专1185人。近五年来, 全镇完成了18所小学教学楼的新建工程;投入资金1000万元,征地50亩对镇中学进行了扩建。
实施了3个村的改水改厕工程;实施了1000户“村村通工程”;实施了20个村的广播基础设施建设;10个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卫生建设
甘龙辖区内有中心医院1所,村级卫生服务室20个。 五年来全镇共有211430人次得到合作医疗补偿,总补偿金额为684.9万元;平均参合率达95%以上,2010年达97.74%。
基础设施
全镇基础设施建设较好,326国道线和印秀公路贯穿境内,19个行政村通公路。移动和联通网络已经覆盖全镇,15个行政村通程控电话,拥有卫星接收设施5千余座,80%以上的居民能收看到卫星电视,90%以上的居民喝上自来水,全镇通电。
产业发展
甘龙镇围绕“农业稳镇,产业富镇”做文章,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种养殖大户,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五年来,农业总产值达46452.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2891元。其中2010 年全镇粮食产量达23896.8吨,烤烟年产值280万元。五年来,共培育生态畜牧龙头企业2个,扶持养殖大户48个,培养茶叶、药材、蔬菜等种植大户43户;种植烤烟7300亩,新建生态茶叶3150亩、金银花基地3800亩、核桃生产基地2100亩、白术种植面积4500亩。[3]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甘龙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四时之景,各不相同。本镇历来注重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37.5%,各主要河流清澈见底,游鱼成群。
红色旅游
1934年6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在甘龙浑泉、麻阳一带开创了红色革命新局面。辖区内现有浑泉、大面、寨地、官坟、坝木、麻阳等保存完好的苏维埃遗址及关山红军烈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