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玛丽·璧克馥

玛丽·璧克馥[1](Mary Pickford,1892年4月8日-1979年5月28日), 原名叫格拉蒂斯·史密斯,1893年4月9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是美国早期的电影明星。极盛时期曾是全世界最美最富有、名气最大的女人,也是联艺影业公司的创立成员之一,1929年以《卖得风情》一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玛丽·璧克馥
玛丽·璧克馥
原文名 Stephen Dillane
出生 1892年4月8日
逝世 1979年5月28日
国籍 加拿大多伦多
职业 演员
知名作品 《卖得风情》
《俏姑娘》
《风骚女人》
《隧道谜案》

目录

早期经历

5岁开始在加拿大演出话剧,1892年4月8日,玛丽·璧克馥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原名叫格拉迪斯·路易斯·史密斯。身高1.54m。5岁时父亲死于工伤事故,玛丽过早地挑起了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艰苦的工作造就了玛丽的生存能力。开始在加拿大演出话剧,8岁时她就参加巡回演出团,足迹遍布加拿大和美国,14岁时,玛丽决定进军百老汇献艺。她贸然冲进百老汇领军人物剧作家戴维·伯拉斯科的办公室,以秀美的容貌和婉转的言辞打动了伯拉斯科,遂得以在他的话剧《弗吉尼亚的勇士》中担任主角。此后伯拉斯科还为其更名为玛丽·璧克馥。

演艺经历

16岁进入美国电影界,逐渐在D.W.格里菲斯等人的影片中成为美国默片时代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1916年她自己组建璧克馥制片公司。1919年与卓别林等人的公司联合组成联美影片公司。1933年退出影坛。她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因主演《俏姑娘》(或译名《风骚女人》)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不过她却是靠拉票赢得奖项的,这也是当时有名的丑闻。1975年,她获得奥斯卡特别荣誉奖。其代表作还有《冷落的别墅》、《灰姑娘》、《可怜的小富女子》等。 第一位电影明星。

1909年,渴望成名的玛丽恋恋不舍地离开舞台,凭借同样的魅力和决心得到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D·W·格里菲斯的赏识而进入美国电影界。格里菲思的夫人琳达·阿维德森回忆说:"那是5月的一个明媚早晨。当我离开片场时,注意到有个小女孩静静地坐在门旁的角落。她看上去14岁左右,后来我知道她已17岁了。她身穿海军蓝哔叽套装、蓝白相间条纹衬衫,头戴金边托斯卡纳水手帽,上面饰以蓝色蝴蝶结。她的面容是那么鲜艳、那么可爱、那么温和……"见到格里菲思时,玛丽告诉他:"你必须认识到我是一个演员、一个艺术家。我在真正的舞台上演过重要角色。我一周需要演出25场,还有额外的工作。"格里菲思被她坚决的态度征服了,于是玛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冷落的别墅》中的女主角。

玛丽有一头金发,被观众称为"金色女孩"或简称"小玛丽"。连续拍摄几部影片后,遂名声大振,逐渐在D·W·格里菲斯等人的影片中成为美国默片时代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玛丽不仅经常主演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自己还写剧本。这充分显示了她多才多艺的才华。1910年玛丽被帝国影片公司从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挖走,该公司在广告中自豪地宣称:"小玛丽现在属于帝国影片公司的演员。"玛丽是个机敏的人,她看出了自身的价值。为了更高的片酬和更大的表演权,他不断地改换门庭,艰苦地操纵着合同。随着名声的增长,玛丽的薪水也稳步攀升:1909年初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时,周薪40美元;1910年在帝国影片公司时,周薪已升至175美元;1911年到美琪影片公司又升至275美元;1912年转到A·朱克的名演员影片公司,周薪已达到500美元。之后其薪金一直周期性翻番。到1916年中期,玛丽与朱克签订了一项令人惊愕的合同:索抽打每周1万美元外加30万美元奖金,同时要求成立一分公司--玛丽·璧克馥影片公司,专门摄制由她主演的影片,并参加制片厂的利润分成。翌年玛丽又与第一国家影片公司签约,每部影片索价35万美元。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玛丽也为制作公司源源不断赚进了数不清的钞票。1909年,美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从纽约转移到好莱坞,自此玛丽几乎每10天便完成一部作品。只1909到1912这4年间她就拍摄了约140部电影。玛丽有着姣美的容颜,一颦一笑都能使观众魂销魄散。其票房价值更连续多年居全美首位,崇拜者遍布全球。

因擅长扮演可爱、天真的小女孩,玛丽获得了"美国甜心"和"世界的情人"称号。如《善良的小魔鬼》、《暴风雨之乡的苔丝》、《蝴蝶夫人》、《灰姑娘》、《小巷美女》、《异想天开》均为这一类影片。在漫长的从影生涯中,玛丽曾屡次试图改变其已经标准化了的表演方向,但终究拗不过公众压力,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典型角色。

此后,她拍摄了《长腿爸爸》、《小方特罗伊爵士》、《小基德船长》、《罗西塔》、《小安妮·鲁尼》、《麻雀》、《黑海盗》和《我最好的女孩》等默片。由于她的名声显赫、才华横溢,人们把她看成是理想伴侣,从而誉称她为"美国的情人",乃至又被称为"世界的情人"。

1928年,35岁的璧克馥深感再靠"少女风情"去吸引影迷已无可能,决定改变自己的形象。于是她剪掉了标志性的一头金发,改蓄当时流行的短发,并挑选了一个异乎寻常的角色--《风骚女人》中的"摩登"女郎诺玛·贝森特。影片中她饰演的是南方小镇上的时髦女郎,因爱上了一年轻男子,却遭到父亲强烈反对。父亲把她的恋人杀了,她也终于香消玉减。玛丽的表演令人心醉神迷,很多观众都为她的表演流下了眼泪。但是玛丽缺少的是温柔和娴淑,这使她扮演的角色局限在纯真少女的天地里。《风骚女人》是璧克馥拍摄的第一部有声影片,虽然卖座成绩平平,却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据说颁奖前夕,璧克馥把中央评委会的全体评委请到她的别墅里招待"茶点",结果她真的获了奖。由此舆论大哗。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宣布从第3届起撤销中央评委会,得奖名单改由学院的近300名会员投票决定。

拍完《风骚女人》后,玛丽又和丈夫道格拉斯·范朋克合演了由莎士比亚名剧改编的《驯悍记》,但影片遭遇彻底失败。影评人挖苦说,此片唯一值得注意之处是片头字幕上有"编剧:莎士比亚"字样。之后,玛丽的另外两部影片《基基》和《秘密》也相继失败。1933,她拍完最后一部影片《秘密》告别了影坛。玛丽一生中出演影片240余部,监制、制片30余部、编剧10余部。20世纪30年代中期,玛丽经常在无线广播电台播音,也出版了几本书,包括1955年的回忆录《阳光与阴影》

以终生辛勤劳动的汗水而荣获1975年第四十八届奥斯卡:为表彰玛丽·璧克馥对电影事业独一无二的贡献,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她一尊奥斯卡特别荣誉奖。

个人生活

1919年,璧克馥和另外3位炙手可热的大明星D·W·格里菲思查尔斯·卓别林道格拉斯·范朋克携手,共同创办了联美影片公司。翌年,璧克馥嫁给了范朋克。此前,她曾经在1911年1月7日与演员欧文·摩尔结婚,在摩尔变成酒鬼后,玛丽与他分道扬镳。1920年3月2日与欧文·摩尔离婚后,当年3月28日与范朋克结婚。当时,璧克馥和范朋克这两位大明星的联姻成为世界影坛的一件大事。这段美国本世纪初影坛最为轰动的浪漫史,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少见的,他们的结合,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他们原是忧心仲仲地怕声名扫地,不料反而引起亿万观众对他们的欣羡。他们的结合使美国电影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1936年1月10日,玛丽与范朋克离婚,1937年6月26日嫁给了1927年共同主演影片《我最好的女孩》的影星查尔斯·巴迪·罗杰斯(影片《翼》的男主演)同她走完四十二年的人生之路。1936年,她被任命为联美影片公司的首席副总。第二年,她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1953年,玛丽与留任的唯一伙伴卓别林一道将联美影片公司拍卖。

20世纪30年代初,玛丽曾将其早期许多无声片的版权买下,打算临终前付之一炬,后改变初衷。1970年,她将自己130部初期影片中的50部捐赠给美国电影学会。

1979年5月29日,玛丽·璧克馥死于脑溢血,享年87岁。

主要作品

获奖记录

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第四十八届奥斯卡金像奖 荣誉奖:授予为电影企业和电影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玛丽·璧克馥

第一位在中国剧院门前的星光大道留下印记的女明星


主要作品《卖得风情》简介

《卖得风情》是Sam Taylor执导的剧情片,由玛丽·碧克馥、William Janney主演。

《卖得风情》讲述了玛丽·毕克馥在本片中扮演一个出身高贵、容貌俏丽的南方女孩,名叫杰泽贝尔·诺玛,她常常和周围的所有男孩子打情骂俏,非常亲密。在这些男孩子中间,有一个名叫迈克尔的男孩,身材魁伟,显得很性感,得到了诺玛的特别钟情和喜爱。

当电影音响发展成为电影制作技巧中重要的一环时,很多事情值得大书特书。有声电影的发明,使电影制作作方法上产生全新的格式与体系;但有声电影与无声电影间的过渡时期,由于制作技巧的不同,使观众欣赏时也产生困难﹔制片人、导演及演员的困难更是可想而知。也因此当时许多得奖影片都纯靠"音响"取胜,而无实质上的戏剧价值。

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颁给很有观众缘的玛丽‧毕克福(Mary Pickford),当时她已36岁,曾一度息影,东山再起主演有声影片"卖得风情"(COQUETTE) ,由同名舞台剧改编,故事叙述一个活泼而迷人的南方美女离家随心爱的男人私奔。

主要作品《风骚女人》[2]简介

《风骚女人》又名《卖弄风骚》,是由George Archainbaud导演的一部影片,1929在美国上映,获得​第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玛丽·璧克馥。 玛丽·璧克馥是默片时代最伟大的女演员。她的美是典型的古典美,每一张照片就像油画一般,恬静而高雅。她的小小的、微微翘起的嘴唇显出拘谨、羞涩、宁静、娴淑,而她的卷发使万人着迷。。。。。。鲜花是她最好的配偶。 玛丽·璧克馥原名叫格拉蒂斯·史密斯。1893年4月3日她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4岁丧父,后来当了一名地方巡回剧团的儿童演员。她13岁加入百老汇剧团,16岁进入电影界。从此,她一步也没离开过电影界。她18岁时,身材苗条,容貌秀丽,同与她一起经常配戏的欧文·姆阿结了婚。后来,他们在百老汇的舞台上演了许多戏剧,获得极大的成功。玛丽不仅经常主演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还写剧本。这充分显示了她多才多艺的才华,随着她创作的日益成熟,她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二三年后,她每周的工资竟高达一万美元。经济的富有,使她有可能自己拍片。1916年,她办起了玛丽·壁克馥制片公司。这一时期,她创作了许多无声作品,如《农场的吕贝卡》《小公主》《黑市里的女人》《春天的到来》等。

1929年,玛丽因主演《风骚女人》而获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但只是一次著名的丑闻,是她事先买通了奥斯卡评委才获得此殊荣。1952年以后,她退出戏剧舞台,创办了玛丽·壁克馥化妆品公司,成了百万富翁。 虽然有丑闻在身,但作为美国无声电影时代的女明星,能代表群星灿烂的好莱坞女影星历史的,非玛丽莫属。

人物评价

玛丽有一头金发,被观众称为"金色女孩"或简称"小玛丽"。她18岁时,身材苗条,容貌秀丽。玛丽不仅经常主演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还写剧本。这充分显示了她多才多艺的才华。玛丽·里克馥身材矮小、纤巧玲珑,加上她那漂亮的满头金发和迷人的表演艺术,常常令人倾慕。

由于她的声名显赫、才华横溢,人们把她看成是理想伴侣,从而誉称她为"美国的情人",后来又被称为"世界情人"。


人物争议

玛丽·璧克馥在《风骚女人》获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不过她却是靠拉票赢得奖项的。话说奥斯卡奖刚颁发到第二届就出了桩不大不小的丑闻,当年的影后玛丽·璧克馥,这个好莱坞第一代小甜心居然通过拉票拿到了小金人。当时玛丽的事业已经走过了巅峰期,为了挽回声誉,她必须在奥斯卡奖上得个奖,但是她的在提名电影中的表演却难以脱颖而出,于是聪明的玛丽在家里摆开筵席,宴请奖项的评委,要知道那时候的评委可不是现在的几千之众,否则玛丽还不得请死,而评委们呢,看着玛丽·璧克馥是道格拉斯·范朋克妻子的面子,就都去赴宴了,于是影后的归属成了内定。刚开始这事还算保密,没想到这个精明的小女人太得意忘形,在颁奖之前就找来记者给她和小金人合影,这下全世界都知道了,为此美国电影学会又羞又恼,就此颁布了一系列事关公平的评委法则,杜绝了这种明目张胆的拉票行为。

照片或剧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