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王存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王存玉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出生 1963年8月23日
江苏省兴化市
国籍 美国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美的荟萃》等7部诗集、杂文、散文集

王存玉,1963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1]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讲席教授,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副院长 。

王存玉主要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首次发现了TNF激活核因子κB(NF-κB) 。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简介

王存玉,美国密西根大学讲席教授,1963年10月出生,江苏省兴化市陶庄镇人。现为美国密西根大学R:chard Kingery讲席教授,领导着独立的教研室,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198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1989年获北大口腔临床博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Forsyth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1998年获北京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密西根大学建立自己独立的研究所,五年内成为了密西根大学的终身正教授。他是TNF激活核因子KB(NF-KB)的发现者,该发现对细胞凋亡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单篇引用率1488次)。

2011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来自中国内地的学者第一次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63年,王存玉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高中就读于兴化市大顾中学 。

198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 。

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作。

1990年,赴美国波士顿福赛思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至1995年)。

1995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博士(至1998年),同时接受专科医生训练 。

1999年,进入密西根大学任教,并建立自己独立的研究所(至2007年) 。

2007年,转至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先后担任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和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留学美国的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4年10月14日,北京京蒙高科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举行王存玉院士聘任仪式 。

2017年7月16日,在兴化市人民医院举行王存玉院士工作室揭牌仪式 。

2018年4月4日,受聘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3]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存玉领导着独立的教研室,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他是TNF激活核因子κB(NF-κB)的发现者,该发现对细胞凋亡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头颈部和口腔鳞癌生长和转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发现慢性炎症和骨代谢疾病中骨形成受抑制以及肿瘤骨转移的分子机理;首次发现了三个组蛋白甲基化酶表观遗传调控成人干细胞的功能和命运 。

2002年王存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30228028),在此基金和其他基金支持下其与中国国内合作者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李盛林和俞光岩教授合作论文发表在Cancer Cell 和Cellular Signaling等国际重要刊物上 。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王存玉在包括有囯际影响的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多篇,累计被引次数超过13000次 。代表性论文如下 :

Ding X., Pan H., Li J., Zhong Q., Chen X., Dry S.M. Wang, C.Y. “Epigenetic activation of AP1 promote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astasis.” Science Signaling, 2013 Apr 30;6(273):ra28.

Ye L., Fan Z., Yu b., Chang J., Al Hezaimi K., Zhou X., Park N.H., Wang C.Y., "Histone demethylases KDM4B and KDM6B promotes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SCs." Cell Stem Cell. 2012 Jul 6;11(1):50-61

Fan Z., Yamaza T., Lee J.S., Yu J., Wang S., Fan G., Shi S., Wang C.Y. “BCOR regulates mesenchymal stem cell function by epigenetic mechanisms.” Nat Cell Biol. 2009 Aug;11(8):1002-9.

Chang J., Wang Z., Tang E., Fan Z., McCauley L., Franceschi R., Guan K., Krebsbach P.H., Wang C.Y. Inhibition of osteoblastic bone formation by nuclear factor-kappaB. Nat Med. 2009 Jun;15(6):682-9.

Li J., Wang C.Y. “TBL1-TBLR1 and beta-catenin recruit each other to Wnt target-gene promoter for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and oncogenesis.” Nat Cell Biol. 2008 Feb;10(2):160-9.

王存玉
王存玉院士

人才培养

王存玉长期以来倾心支持中国科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研究,为中国国内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

讲授课程

王存玉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硕士生讲授《Oral Biology(260)》,为博士生讲授《Oral Biology(212)》 。

获得荣誉

王存玉,多年来他还在Wnt信号传导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成人干细胞永生化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前沿性研究,取得了国际同行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就。他曾获得IADR的"年青调查者"奖和"Gie Award"(JDR最佳论文奖),他领导的实验室在干细胞、肿瘤、炎症方面多次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口腔医学学者能在国际一流杂志如:《Science》,《Nature Medoclne》,《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Biotcchology》,《Cancer Cell》等发表50多篇文章的专家之一。

王存玉博士受聘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讲座教授、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客坐教授,他热爱祖国,热爱母校, 对国内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十分关心和支持。他多次应邀回国、回母校讲学,与母校共同申请科研基金项目,为母校培养人才,积极为母校的科研工作出谋划策,并直接进行指导工作,是十分优秀的合作者。在他的积极关心和支持下,国内口腔医学科研思路、科研方法和科研实力,在国际领域得到提升。

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颅颌研究所(NIDCR)牙医科学家奖,(Dentist Scientist Award)

1999年,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青年科学家奖[4]

2003年,美国牙科研究杂志(JDR)的最佳论文奖,(William J. Gies Awards)

200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颅颌研究所,(NIDCR)MERIT奖

2009年,美国牙科研究杂志(JDR)的最佳论文奖,(William J. Gies Awards)

2009年,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杰出科学家奖[5]

2011年,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13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社会任职

2003年开始王存玉作为海外专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网上函审并参加学科评审会及重点项目答辩会 。2010年开始担任学术期刊《口腔生物医学》第一届编辑委员会顾问。他还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讲座教授 。

人物评价

王存玉在分子信号,口腔医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就,关于NF-κB转录因子调控癌细胞死亡和耐药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工程院评) 王存玉在肿瘤细胞的耐药机理、头颈肿瘤的发生机理、炎症与感染以及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绩,对中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

视频

“王存玉院士工作站”在市人民医院揭牌

参考来源